打破世代界限,透過閱讀理解他者
2019-01-01・生活提案
文.照片提供/阿力.筆耕小書店雜工店主
常覺得「閱讀」這回事並沒那麼偉大,不過就是看看書。它能讓讀者踏入「書」這個知識載體的世界,以自己最舒適的節奏自由徜徉;同時,也自然地排除掉,眾聲喧嘩下早已爆炸的外在資訊(大多成了雜訊)。在這個紛亂不休、瞬息萬變的時代,閱讀過程的專注、純真,實屬難得,更是值得!
筆耕小書店從經營寫作坊起家,教學的對象大多是國中小學生,也就是青少年族群。我們深深覺得,教育的本質就是「教學相長」,絕非單向的「老教少」或「你丟我撿」,看似老師教學生的教育現場,背後其實是一段長期體會、自省和雙向學習的過程。我們從青少年的互動經驗當中,坦白說受氣不少,卻也受教良多。學習不分年齡、不分世代,閱讀當然也是,或者說,閱讀更應該如此,只因它是最純粹、最具內省特質的一種學習方式。
這回推薦《上流兒童》、《廢墟少年》等五本近年好書,不諱言有刻意擷取書名含括各個年齡層的趣味用心。更重要的是,無論書名所指涉的是哪一個人生階段,都很適合不同世代的讀者賞讀。惟有對於跟自己不同年齡或世代的人多一分瞭解,對他者在當代社會的處境、困難與憂慮多加關注,方能增進世代之間彼此和諧共處的可能。
家庭失能、社會失序影響下的少年與兒童
這五本書當中,個人最推薦的《廢墟少年》(榮獲2018 Openbook年度好書獎),藉由民間和學界多篇報導和研究文章,帶領讀者看見一般人時常忽略但事實上始終存在社會黑暗角落的一群少年少女。
他們的廢墟對照我們中產階級或知識份子的花園,兩者並非互不相干的平行空間,慢讀此書,可以逐漸理解世俗所謂的「問題」少年,問題往往不在他們自身,而是家庭失能的關係,乃至於衍生社會失序、結構失衡的大問題。
有所理解,才能進一步設身體諒;心懷體諒,才能站到廢墟裡共思問題的解方。《廢墟少年》不僅呈現問題、剖析脈絡,並透過實際案例,呈現出目前台灣各地有志之士解決中輟問題的努力。衝出體制外的這一群青少年,不一定需被拉回體制內,但持續學習、成長並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仍是非常必要的。
如同《廢墟少年》並非寫給活在廢墟裡的人們,更應該讓花園裡的大人、溫室裡的小孩多看、多讀、多瞭解。《上流兒童》這本流暢易讀的小說,也不是寫給那些雙語小學裡力爭上游、掙扎拚求優秀成績的孩童們。作者吳曉樂自出版聲名大噪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後,推出這本帶有一絲自傳性質的新作,讓主角陳勻嫻從裡到外的心境轉折,從外在人物關係的演變再到內心的痛徹了悟,以諷刺又自嘲的筆法,對準大人讀者,尤其是為人父母的家長們,能夠深刻省思我們當下的教育體制。其中也包括,大人世界的階級鬥爭遊戲,是否不自覺地將小孩攪和進來,甚至淪為職場晉升籌碼、充作滿足自身優越感的祭旗?
閱讀與學習是雙向溝通
《我輩中人》、《斜槓青年》和《下流老人》三本書,分別是台灣名作家張曼娟的動人散文,中國部落客青年寫手的隨筆,以及日本社會學者的量化研究析論和建言。某種程度都反映著不同世代當下的生存處境,以及他們對未來的憂慮或想望。
中年世代可能對於張曼娟的書寫最感同深受,面對上有高堂、下有兒女的夾心狀態,如果能夠思索如何活出自己、活得自在,兼善家庭與職場,那何嘗不能追求中年人的斜槓生活?
好書的作者藉由書寫教育大眾、分享經驗,同時也反求諸己、學習適應。透過閱讀,正是作者與讀者雙向溝通、教學相長的美好歷程。
筆耕的願景是成為大人小孩都能安心舒適選擇好書、閱讀好書、討論好書的所在,養成新竹居民共樂的一方人文閱讀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