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或不吃?當放射能進入餐桌時

2011-10-01・反核運動

文/陳炯霖 圖片提供/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311福島核災之後,大量的放射性物質藉由空氣或水釋放到外界,除了造成日本農漁業一片哀鴻遍野以外,也使一向重視食品安全的日本人跌入恐懼深淵。半年過去了,核災尚未平息。面對各種可能存在輻射的食品,到底該選擇吃或不吃,已是個讓人們困擾許久的課題。

一直最讓消費者們擔憂的,就是日本食品的輻射污染「暫定基準」。WHO規定飲用水的污染標準是10貝克(碘 131、銫 137)。但日本的暫定基準卻是嬰兒一百貝克、一般人(包括兒童)是碘 131兩百貝克、銫 137三百貝克,分別是WHO標準的兩百倍及三百倍!

例如蔬菜,發生過車諾比核災的烏克蘭,現在的規定是不得超過40貝克。但日本竟然是五百貝克(銫 137)、兩千貝克(碘 131)!其他如肉類、乳品等暫定基準,都遠遠超出世界平均標準。這叫消費者該如何安心吃下去?

毫無保障的「暫定基準」
日本政府至今仍未有任何將「暫定基準」撤離的動作。這除了更加深消費者的不安之外,也證明政府的束手無策。三月有輻射菠菜、牛乳,七月有輻射牛、九月有輻射菇。每次超標農產品的檢出,都要引起一連串的禁賣、銷毀、賠償等骨牌效應,造成損失不計其數。所以持續維持超高基準是一個方法,抽樣檢查,盡量想辦法或碰運氣不測到污染物也是一個方法。總之,這些輻射吃下肚也不是立刻出事,比起馬上發酵的社會成本損失,以政府的立場而言,想盡辦法推出「安全」產品果然還是首要。

關懷日本農業長達四十年的獨立農業記者─大野和興表示,輻射牛的檢出是因為日本國產牛品管嚴格,容易追蹤。所以才會一舉發現污染源並加以管制。其他食品例如魚,牠在海中四處遊走。儘管福島目前禁止漁獲,但誰能保證福島外海的魚不會游到其他地方?再說
稻米。放射性物質隨風飄散,隨地形降落,連相鄰的兩塊農田,都有可能出現一個有污染,一個沒事的情形。但日本從核災發生後,對於農田就只採取抽樣檢查(土壤一公斤超過五千貝克必須禁止播種)。但事實上除了核災重災區以外,大部分農田為了維持地力,依舊照常耕作。九月收成了,這次又是稻米的抽樣檢查。想當然爾,稻米數量更多,想檢查到污染米將更加困難。「或許現在吃牛才是最安心的吧!」大野和興語重心長的說了這句話。

資訊不透明帶來更大災難
消費者到底該怎麼保護自己?日本坊間雜誌盛傳,多洗、多煮能有效去除輻射,雖然有少數民間團體能提供機器幫人檢測。但大部分消費者能做的,除了相信生產者、流通業者以外,其實也沒什麼辦法去辨別產品品質。太多資訊的不透明化,也造成了另外一個災難─「風評被害」。

核災之後,日本有許多食品製造商,甚至包括部分消費合作社(日文稱為「生協」(忍痛結束了與當地農家長達數十年的合作關係。福島產品沒人要,是個無法抵擋的現象。雖然日本各地掀起「支援東北」熱潮,努力鼓勵民眾多吃、多買東北產品,但福島產品還是乏人問津。儘管福島縣幅員遼闊,有些內陸地區根本完全沒受到污染,比東京還乾淨。但與其他東北各縣相比,卻依然難以挽回信譽。的確,日本的農產品檢測方式確有疑慮。但為了降低福島的風評被害,想支援福島,難怪就只能硬著頭皮狂吃福島產品嗎?

與福島人對話、聆聽當地人的心聲
災後長期在福島、宮城等地擔任義工的早稻田大學講師安藤丈將表示:「我不認為『吃』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我選擇不吃對自己家人可能產生危害的食物。我的方法是,自己親身走訪福島農家,去聆聽當地人的心聲。其實戰後以來,東北地區就是個提供東京食糧、電力的貧窮地區。東北對於東京的地位,彷如戰前日本在亞洲的殖民地一般。如今我們該做的,是增加與東北、福島人對話的空間,為彼此找到新的平衡點。這才是重建再生的第一步。」(註)

核災之後,食材來源更重要了
話題回到吃與不吃的問題。其實若在災後實際走訪日本,會發現壽司店照開,生魚片照賣,一般人還是一如往常的吃著外食。或許現代人的盲目忙碌,真的會叫人忘記所有看不見的影響吧?最為食物煩惱的,結果果然還是有小孩的媽媽們。特別是福島的媽媽,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買菜了。以往便宜的外國農產品在日本是劣品的象徵,但現在躺在超市裡,標籤上只寫著「國產」兩字,也不知道是何地生產的食材,才是最可怕的商品。福島核災所帶來的食物衝擊,恐怕今後也得持續下去。

主婦聯盟的媽媽們,十多年來在追求環保健康安全的食材方面,已經有很好的成績,但在核能與食物的關係上的認識,不知是否已開始做準備?(作者: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工作人員、日本京都立命館大學產業社會學科畢業)

註:上文引用自日本生活俱樂部期刊《生活與自治》,二○一一年十月號。

原刊登於2011年10月97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