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為何而做?

2023-11-14・食農教育

文/陳玠廷.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資深研究員兼副主任 圖/freepik

你我或許都聽過「食農教育」這四個字,但食農教育到底要怎麼做,來聽聽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兼副主任陳玠廷博士的看法。

在《食農教育法》於2022年正式立法、頒布後,長年於台灣民間社會蓬勃發展的各種攸關環境、農業乃至飲食文化永續發展的各種倡議及實踐活動,開始有了制度性的支持;儘管如此,在許多實務的現場,大家依舊對於食農教育究竟是什麼、要做什麼以及為什麼要做,有諸多的疑問。
 

從多元角度理解食農教育法

在《食農教育法》所明定之食農教育與食農教育體系的解釋與相關條文中,我認為首先可從以下幾個「多元」的角度,理解這部法:

1. 議題的多元:食農教育在內容上所欲傳遞的範疇包括了農業生產、農產加工、友善環境、友善生產育養及畜牧、動物福利、食物選擇、餐飲製備知能及實踐、剩食處理等。目的在增進參與者從自身飲食的選擇,連結環境與農業之關聯,促使國民重視自身健康與農漁村、農業及環境之永續發展。

2. 場域的多元:在推動、執行食農教育活動的場域上,除了傳統大家所熟知的各級校園環境外,從飲食連結至對農業發展關注的訴求,也讓可供食農教育進行的地點涵括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各種場合,包括家庭、社區、通路門市、餐廳,乃至於各類辦公場所等。

3. 參與者的多元:以全體國民為推動對象的食農教育,參與者可依年紀、身分或型態區分出多元類型的參與,諸如幼童、學生、高齡者、專業人員、消費者、公司部門、法人組織等。


進一步,我認為應從問題解決(problem-solving)的角度理解《食農教育法》的推動。從概念上來說,廣義的食農教育涵蓋了與農業發展及飲食環境兩大領域的範疇。因此,當代農業發展與飲食環境所出現的問題與新興議題,即成為有志投入食農教育者切入該領域的下手處。舉例而言,氣候變遷對於在地農業與飲食的影響日趨明顯,而在各國為減緩並因應氣候變遷對各生活領域影響的2050淨零碳排(Net Zero)宣示中,也可見到食農教育扮演的角色。
 

透過理念傳遞淨零排放的共識

在國發會關於《臺灣2050淨零轉型》的四大轉型策略: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與社會轉型中,對於淨零的追求是每一位社會公民責無旁貸的責任,因此所謂的生活轉型是透過理念傳遞的方式,凝聚社會大眾在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各個面向,建立對於「2050淨零排放」的共識目標,進而在具有方向性的共同行動(Collective Action)下,解決問題。

鼓勵消費者在生活中落實零浪費的低碳飲食,是我國淨零轉型策略中的一環,這與《食農教育法》六大推動方針:支持認同在地農業、培養均衡飲食觀念、珍惜食物減少浪費、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深化飲食連結農業,及地產地消永續農業大抵上若合符節,皆取徑於透過消費者認知轉變後的行為改變,成為農產業結構轉型(如:採用再生型農法、有機/友善環境耕作轉作)的助力,進而對大環境所面對的威脅挑戰有所助益。

支持在地農業是《食農教育法》六大方針之一。

從自身關注的議題切入食農教育

除了農業、飲食二大領域外,食農教育的推動也在城鄉均衡發展與地方創生的討論中有所貢獻。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關於鄉村發展政策3.0的論述中,鄉村發展已是一個高度跨領域、跨部門,且需要多元行動者共同參與的公共議題;近年臺灣社會關於地方創生的政策推動與地方實踐經驗中,如何連結外部關係人口參與地方事務成為地方發展的夥伴與動力來源,也有相當豐富的討論。在這些殊途同歸的討論中,飲食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以飲食為中介則是人們即使居住在城市,但勢必會與農業、鄉村建立連結的基本要素。

身處高度現代化、都市化的我們,各種社會議題的出現,就算只是來自食安對個人食材選擇所造成的恐慌,究其源頭無非是因為在種種分工下,對整體資訊認知的不足,也難以組織個別行動者成為問題解決的力量。食農教育的第一步,是希望社會大眾都可以從自身最關注的議題切入,小至對購買農產品的品質要求,甚或對國家糧食主權、自給率的關心,乃至於期待個人的行為改變,為全球氣候變遷的減緩注入活水等等。

對購買農產品的品質要求,也可以是關心食農教育的方式之一。
整體而言,什麼是食農教育呢?我認為是在面對前述社會大眾可能會關心的議題時,針對不同類型的參與者、以合適的場域,提供具有系統、能傳遞參與者清晰認知的資訊。最後,當食農教育的參與者成為消費者時,便能夠在擁有充分資訊的前提下,依據自身條件做出更合宜的選擇。


(首圖圖說:食農教育的對象可以依年齡、身分,做多元推廣。)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