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用塑膠,學做地球人
2012-11-01・減塑減廢
文.圖/朱香玲
六月下旬,新竹地區營運專員陳怡如來電,邀請我擔任三葉站七月十二日課程的講師,和孩子分享以「塑膠」為主題的環境教育課。當我舉棋不定猶豫時,在三葉站工作的好友敏靖鼓勵我接下這堂課,她說:「妳的收獲會更多!妳一定要讓他們知道出門自備碗筷,招受他人異樣眼光,並不可恥,反而應該去影響周遭的人」。
懷著誠惶誠恐的心,我開始著手上網(環保署、公共電視的網站)搜查、到圖書館借閱有關塑膠的書籍,並和主婦聯盟基金會的秘書陳儒瑋尋求素材。取得的資料越多,講題的綱要也越發清晰,一份屬於我個人的文稿也隨之誕生了。我認為,身為引領人要思索的,不光是要讓參與活動的孩子、大人認識塑膠製品從何而來,及回收標誌與代表的含義等基本概念,還可以進一步了解使用過後的各類塑膠製品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影響,進而深入思考身為藍色星球上的一員,我們能夠為地球做些什麼?
體認自然界中的環環相扣
雖然本次環境教育課程的主要學習對象是國小三年級以上的大、小朋友,我還是在課堂設計上採用「解說→動手做→播放影片」的方式,希望能夠提高參與者的學習意願。所以,我們花了一點時間來認識我們所居住的星球(地球)及其在太陽系的位置,並概略介紹火星、好奇號的探測任務等等相關知識。
藉由動手做頑皮紙帶(莫比爾斯Moebius紙帶)(註1),帶著孩子探索自然界的各種循環。我們準備四種顏色紙帶,分別代表自然界的四個循環(水、空氣、碳、氮),並在紙帶的A、B兩面寫下各個循環的A、B兩段話。以水循環為例,我們在紙帶A、B面寫上:
A-「湖泊與河流;被太陽加熱;水蒸發」
B-「水凝結;形成雲;水以雨的形式落下」
再將寫好的紙帶扭轉半圈、用膠水或膠帶將A、B兩端黏起來,做成一條莫比爾紙帶。此時,從紙帶短句中任何一句或一面開始,孩子會發現這是一條沒有始端、也沒有結束點的紙帶,代表著水循環,就像季節會更替變換一樣、生生不息。接下來,我們再把紙帶從中央剪開成較細的環,因此得到一個非常大的圈圈。我們也利用不同的紙帶組合(空氣、碳)剪裁成新的循環方式,進而得知在自然界中,每一個循環都會與其他的循環有所關聯。
停止製造垃圾,這是唯一方法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關於有毒塑膠的影片,讓孩子們認識到生活中各式各樣的塑膠用品,並了解台灣為何被稱為塑膠王國。藉由手繪圖表,向孩子們解說塑膠如何由煉油過程中被發現,講解其化學聚合的方式與製造過程。課程也介紹了塑膠的回收標示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回收後的再製品。孩子意識到了日常食器中的塑膠製品對人體可能產生的危害後,即了解為何合作社的活動都要求大家自備餐具,孩子們會因此更積極推廣外食自備餐具的觀念。
我們從英文詞彙的「接龍」遊戲來傳達連鎖反應的概念(註2),利用英文字詞的最後一個字母,當作下一個英文字詞的字首,例如bud→dirt→trash……把找到的字畫成一條線,而完成後會發現沒有被畫線的字母可以寫成一首詩,詩裡清楚明白的揭示我們應該要減少垃圾、噪音等公害。
活動的尾聲,我們一同觀看一部由Chris Jordan在二○○九年拍攝的紀錄片《太平洋垃圾帶對海洋生物的衝擊》(http://youtu.be/TH4x2lXt89Y),看看我們共同製造的海洋塑膠垃圾場(相等於美國第二大洲德洲的二倍大,約為四十個台灣),對整個海洋、生態系造成的破壞。在《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作者曾提到「一個塑膠袋最少要被利用三次,才能抵銷製造出一個塑膠袋所使用的能源」。即使現在有所謂的環保塑膠袋(PLA環保玉米材質,可於自然環境中逐漸分解)取代現今的PE塑膠袋,但是地底下更深層處,因為缺乏氧氣與溼氣,垃圾是不會腐爛的。科學家曾經挖開垃圾掩埋場,發現胡蘿蔔與玉米穗在掩埋二十年後仍未損壞,三十年前的報紙仍可閱讀。
有些東西無法被生物完全分解,而有些利用地球資源製造的東西,性質已經改變,永遠無法復原成為地球的一部分。事實上,解決垃圾問題的最佳方法就是停止製造更多的垃圾。(註3)(作者:新竹分社社員)
【註】
1 一八五八年,德國的數學家莫比爾斯(August Ferdinand Moebius)偶然發現具有令人震驚特性的紙環:它只有一面。莫比爾斯紙帶可以用來論證非生物(沒有生命跡象)成份在自然界中的循環方式,或重複使用。參考Susan V. Bosak著,《發現科學:愛護環境》(遠哲出版,2000年),頁43。
2 美國國家科學教師協會,參考《發現科學:愛護環境》,頁32。
3 《發現科學:愛護環境》,頁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