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台灣雜糧的發展找出路
2013-04-05・從陪伴到培力 社區支持的共同養育
文.圖/施宏昇
農友收成後將穀物裝入麻袋,進入篩選、包裝等程序。(圖/何有倫)
近年來小麥、黃豆、玉米等作物的國際價格上揚,引發國內對於休耕農地轉作雜糧的問題討論,台灣到底有沒有條件發展雜糧產業?若要發展又需要什麼配套措施?政府及民間如何合力投入發展?……二○一二年十月合作社同仁與三位稻米生產者,造訪韓國女性民友會生協的合作生產者,除了解有機稻米產業的生產者如何團結自主,取得官方資源發展加工及市場外,在雜糧產業也看到類似的發展狀況。
雜糧產業在韓國也是屬於古老的產業,一樣需要面對進口雜糧的市場競爭,同時也要解決生產面的採收、篩選、加工、包裝等商品化的問題,所幸在韓國的傳統飲食中,雜糧(雜穀)的運用相當普遍,加上政府與民間均致力於當地飲食的教育,韓國人從小就接受當地生產的食物是最好、最新鮮的觀念,但生產面的種種問題,則需要當地農民團結一致來共同解決。
槐山雜穀務農組合
「槐山雜穀務農組合」位於韓國南部忠清北道槐山郡,自古為以雜糧生產為主的丘陵地,近年來因畜牧業發展,有些農地轉為牧草地,但雜糧生產仍佔有多數面積,主要為小米、黍米、紅米、大麥、玉米、紅豆、黃豆、高粱、紅高粱、薏仁、豌豆、芝麻等作物,這些大小形狀不一的雜糧,從採收到小包裝販售的過程,需要足夠的設備才能讓這些雜糧品質能夠與進口產品匹敵,進而產生更高的產品價值,實非一般小農所能承擔。
因此當地農民自一九八○年代後期開始成立農民組織,一方面由農民集資,並向政府要求設備資金的投入,建立乾燥、篩選、碾製、包裝、倉儲等小型設備,並獨立開發市場,一九八九年成功將產品推進首爾Hansalrim生協,成功結合生產、加工、銷售的環結,有了好的開始,也給雜穀務農組合發展的動力,從親環境生產( 註) 慢慢轉型到有機生產,並計畫性的依照市場的需求種類安排農民生產,同時也增加設備讓產品品質提升;一方面提供女性民友會生協雜糧產品以及加工原料,一方面也發展穀粉加工部門,並於產期舉辦活動與消費者互動,也會將產區內四季的變化呈現在網站中,儘管組成的農民平均年紀都在五十五歲以上,但思維與作法均相當新穎,成功的以產銷結合的方式,將傳統的產業轉型。
在女性民友會生協的貨架上,各式雜糧陳列著。(圖/潘嘉慧)
槐山雜穀務農組合的代表,為我們解說雜糧從生產、加工等過程。(圖/何有倫)
台灣雜糧發展的可能
台灣雜糧的發展在面對農村人口高齡化以及進口產品競爭中衰退,然而面對相同問題的韓國農民卻在困境中找到雜糧生產的出路,台灣有沒有機會發展雜糧作物?如果每年休耕土地的總面積來生產雜糧,似乎能夠減少雜糧進口量(當然仍無法取代飼料)並增加台灣糧食自給率,然而雜糧產業的發展需要地區性的集結,同時也要連結下游產業甚至到消費者,才能將資源集中投入,並作有效的發揮。因此農政單位的主導、農民自發性的發展產銷組織、消費者的正確認知是很重要的關鍵因素。
農政單位若能將主要產區作規劃,並將產區內原本的輔導對象視為核心農民,由核心農民發展地區的生產組織,同時能以農民集資的方式輔導成立公司或合作社,讓農民共同經營與參與,由農民發展加工或促成產業串連,建立整體發展的基礎。例如在嘉雲南地區以縣市為單位成立雜糧專區,並協助規劃適合每個產季的作物,以及加工分級等設備,輔導產品完整商品化的基礎過程。另一方面需強化消費者的飲食教育,支持本土農產品不僅是因為維持糧食自給,它更是新鮮、優質的食物選擇。
寶島台灣可以生產的農產品種類繁多,雜糧的生產在稻作區一直以裡作的方式在二期稻作結束後作短期生產,對農民而言算是農家副業並非主要經濟收入來源,在旱作區則有春、秋兩季的生產型態,台灣的代耕制度行之有年,也讓雜糧栽種採收都高度的機械化,但後段分級篩選的工作多來自採購或契作雜糧的糧商,因此農民所得的農產品價格屬於原料等級,但經過糧商篩選分級後,這些雜糧就會變成商品的價格。由於農民可以取得來自農政單位的休耕或轉作補助款項,且農民習於生產對市場並不關心,對於運銷事宜大都依賴盤商處理,市場資訊較不靈活,國際糧食的進口競爭下,農民也能安於政府提供的休耕補助政策,不像韓國農民有著「不團結無法生存」的危機感。然而台灣的農業不僅是要生存且要有所發展,需要農民團結一致來主導地區農業的發展模式才是合理的發展基礎。
在各個產業中都有形形色色的認證體制,而這樣的驗證目的是在增加生產與消費間的信任,然而生產者若沒有該有的道德良知,儘管通過再多的認證,也只能欺騙消費者一次,因此生產者需要有「以消費者健康為己任」的道德良知來生產,而消費者也能有「以支持生產者的生計」為義務的認知,建立產銷的互信機制是產業永續發展的不變法則,因此消費者要支持守護土地、用心生產的生產者,才能取得安心的食物來源,在面對未來氣候、能源等全球一致性的問題下,台灣農業的發展與支持是身為台灣人所需要努力的方向與認知。
合作社長久的努力
多年來默默的支持願意在台灣生產雜糧的小農,嘉義朴子農會的黑豆、紅薏仁、綠豆、玉米等產品(早期還有黃豆),以及屏東萬丹福來伯的紅豆,嘉義翁錦煌及花蓮羅山村的黃豆,都是合作社支持本地糧食的初衷所延續下來的產品。去年開始喜願小麥的生產團隊延伸到雜糧生產,站在合作社的立場也是樂見其成,希望有更多的人願意為台灣的糧食生產而努力。未來合作社除了鼓勵現有稻米、蔬菜的合作生產者,利用休耕、裡作期間生產雜糧外,也積極的找尋後段篩選、加工的合作對象,去年開始名豐豆腐也支持合作社推廣本土雜糧的理念,特別為合作社生產本土的黑豆漿,未來在農友們的生產量漸漸集中時,相信可以有更多樣的本土產品提供給社員。
(作者:產品部經理)
註:「親環境農業」乃是遵守農藥安全使用基準與作物別施肥基準量,維持適當的家畜飼料添加物等化學資材之使用的標準,並且透過畜產排泄物的妥善處理與再利用,達到環境保護之效,生產安全之農畜林產品的農業型態。
此行參訪的米食博物館、農業博物館,都將飲食教育視為重要的一環。
此行參訪的米食博物館、農業博物館,都將飲食教育視為重要的一環。
完成機器選別後的雜糧,再以人工選別將雜質、壞豆進行再一次篩除。(圖/何有倫)
原刊登於《綠主張》月刊2013年4月1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