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當家─早稻田遇見早蔗田
2014-09-04・實踐下一步的想像
文/陳岫之 圖/五味屋提供
▲五味屋落成前,孩子們幫忙粉刷。
主婦聯盟合作社「合作找幸福」二○一四年的目標是進入大學校園,除了宣傳合作社理念,接下來可以和這些未來的棟樑一起合作什麼?「地區營運」的任務是:連結地區社群,關心在地公共事務。如何連結與關心,這場交流會應是合作社地區營運的學習之旅。
教育部於二○一一年開始推動「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計畫」,規劃借重大學院校所具有之專業、研發人才與能量,透過智慧生活科技與服務的導入或創新,於大學院校發展微型企業與社會企業的人才培育機制,於二○一二年十一月開始執行,為期三年三個月,至二○一六年一月為止,參與的大學院校共六所,東華大學是其中之一。除了解國內青年創業的推動之外,為與國際接軌交流,特別邀請在日本培育新世代創業家與未來領導人有相當成效的ETIC組織於七月中至台灣東華大學進行經驗交流。
年輕世代具有無限可能性
ETIC的二位分享者相當年輕。山內幸治(Koji Yamauchi)在二十歲學生時期即參與ETIC的事業化工作,參與組織已十八年,目前擔任企管總監。石川孔明(Yoshiaki Ishikawa)一九八三年次,學生時期以家鄉的生活產業從事海苔網和魚網的銷售事業。經山內幸治多次的邀約加入ETIC,致力於企業與社會創業者的研究、評論,以及政策建言等,目前擔任青年創業部經理。
當三一一大地震發生沒多久,ETIC投入於振興災區的事業,致力於推動「輔佐型人才派遣方案」(註2)。ETIC和其他地方的團體核心成員,進行相關對策的商討。在討論的過程中,他們一直以「我們自己到底可以做些什麼?」為話題交換意見。面對這種前所未見的大災難,最後的結論是:「這是沒辦法只考慮到自己的重大問題」。災區重建的每個階段都會遇到人才不足的問題,特別這次是人口少且高齡化的區域。初始他們協助社會弱者進行緊急避難,並開始收到「請派遣輔佐領導者的人才到避難所來」的聲音。
山內說明:「我們很快地就把輔佐型的志工人才送到當地,從事協助工作,讓主事者能專心於原本的業務之中。從這次的經驗,我們學到兩點。其一,就算是遇到相同的情況,不同的避難所也會有不同的需求。其二,未來不僅限於避難所,社區協助、地方經濟的創造都一樣會遇到需要人才的問題。」災區真正需要的是「能創造工作的人」,而不是「工作」本身。接受派遣的輔佐型人才是能「為地方創造工作的人」,換句話說,所謂的輔佐型人才派遣,就是一種對未來的投注!「我希望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想開拓屬於自己的人生、對自己的工作有榮譽感、有強烈的企圖心。當然,我不強求每個人都能成為創業者或是輔佐型人才,但是唯有曾經嘗試過創造工作的樂趣的人,才能體會全心投入的那種快感。能與『不斷追求創新,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的人一起做事,真的是很過癮的一件事。」
當與會者提問:「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說,年輕的日本人只要有能力、會說英語,就會選擇移民離開日本,你們怎樣留住優秀人才?」
石川孔明回答:「我雖然不是很有能力,但身邊有許多優秀的人都願留在日本貢獻自己的才能。」山內幸治說:「我的好友雖然在國外經商,但他心裡想的是怎樣把日本的產業推展到世界;由於上一代的父母努力拼經濟,我們這一代不再追求經濟所得為滿足,對國家社區的貢獻是最大的成就感。」許多年輕人為了協助災區發展必須「離開職場」,或者「休學」都不在意。
以上捍衛國家自尊的發言,猶如日本數學家藤原正彥在《國家的品格》一書中所表達,憂心日本社會沉迷於金錢遊戲,導致道德普遍淪喪。強調不要讓日本變成被歐美資本主義主流玩弄於股掌之上的「普通國家」,要找回「孤高的日本」,擺脫二流經濟大國的桎梏,重拾傳統文化,為世界留下典範。
三十八歲的山內幸治笑稱自己在機構裡是老人了,執行理事群最多四十歲出頭,年長的只當諮詢理事,員工平均年齡在三十歲上下,回想學生社團時期,老師不太管事,讓他們自己思考、自己行動。「放手」是一項必要的修行。
向孩子學習
東華大學「壽豐鄉區域經濟實驗方案」以豐田村為實驗場,推動村落社區的微型經濟。其中,五味屋是一個充滿關係,不是塞滿東西的二手舖子。當年豐田火車站前殘破閒置的日式建築將被拆除時,社區的人找了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參與中心的顧瑜君教授商討對策。顧瑜君寫了計畫,與社區社團一起商議與執行,以「帶孩子賣二手物」為由,搭建起孩子自己參與社區的場域。趁機翻轉一直都是「大人主導,孩子配合 」的學習方式,同時爭取保留建築物。
顧瑜君認為,真正創造五味屋的是孩子,我們只是「看懂了」孩子要我們做的事。孩子給我機會,學習跟他們「在一起」,五味屋是向孩子學習的場域。見識到了謙卑的力量,不論年齡多小都可以其為師。
另外一個計畫中的好夥伴─牛犁社區交流協會,成立以前由社區一群好友思考討論如何活化社區生命,並未立案,經營多年後,為了有效與官、學合作才成立社團。聽著楊鈞弼總幹事介紹一路走過的軌跡:社區人的覺醒,自主營運與東華大學合作,帶起整體的生命力:從小學生的團體,預防國中時產生區域性對立,直到被輔導學生成年後願選擇在家鄉工作;楊鈞弼夫妻都投入社區營造工作,大孩子暑期返鄉服務,在此看到的不是技術,是感動力,主事者用生命投入社區經營的感動力。參觀的據點由社區居民提供,協會整理空間供社區使用,亦有社區廚房,村裡老人在此共學同樂與共食,目前社區也在進行產業規劃,提高社區經濟與工作機會等。
豐田村善用歷史、活化老舊空間以引起父老們共同記憶的情感,延續日治時代移民村的在地的社區照顧經濟模式,並著重於地方居民之培力,以及大學生之導入與培育。同時將地方人力納入規劃,從青少年到成人,探索各種微型經濟模式,以公益村為長期耕耘目標。(作者:曾擔任第三屆理事主席)
備註
註1 早期東華大學為甘蔗田,學生們自稱為「早蔗田」大學,並製作紀錄片,紀錄當時荒蕪的校園生活。
註2 「輔佐型人才派遣方案」是派遣能夠做為災區重建領導者的「左右手」的人才派遣計畫。主要的派遣對象,是願意在災區生活一年,年齡介於20到39歲的年輕人,願意與領導者共同為災區的振興事業努力。這項計畫自2011年起至2014年5月止,已經吸引了187名輔佐型人才到117處災區進行相關的支援工作。
ETIC─青年創業訓練與培力
文字整理/楊金燕
ETIC(Entrepreneurial Training for Innovative Communities)是在1993年由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生所創立的社團,當時的目標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與相關技能。在2000年正式轉型為非營利組織,同時也是一個社會企業,目前約50多位員工。
ETIC初期以座談、研討會的形式,邀請創業家來分享,但ETIC發現就算是找大企業家來分享,也不可能培育出創業家,只有把大學生送進企業裡實地操作,才能真正學到東西。
六個月的企業實習計畫
日本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希望大學畢業後能在政府機關或大企業工作,因此壓縮到微創企業的人才招募,ETIC為了解決這個現況,開啟了「創意家實習計畫」,媒合學生到中小型、微型企業實習。基本條件是,學生必須在企業至少待上六個月,由企業支付派遣薪資,ETIC則負責媒合「派得上用場的學生」進入企業實作,如此企業能取得可用人才,學生也能打下基礎,學到真正的創業精神。
起初,大部分的學校都反對,擔心影響課業,只有四所學校支持這個計畫。但經過許多年的努力與成效,如今已有五十所大學與ETIC合作。後來,政府也希望企業能接受學生去實習,並提供補助方案,讓這個計畫更能落實。此外,政府每十年會確立相關的實習政策,ETIC則扮演政府顧問的角色,在政府的計劃中擔任領導者,媒合學生與企業。
支持「社會創業家」
2000年時,日本興起成立NPO的風潮,但這跟一般微創企業或創投企業很不一樣,支持NPO是無法獲利的,所以ETIC開始支持「社會創業家」(或微創企業),當初採取的模式是,爭取企業中編制的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社會責任)預算以支持,但資金並不多。
他們也發現,年輕人真正需要的並不是資金,而是給他們鼓勵和支持。因此針對年輕創業者想發展的行業,分別介紹該領域的專家、有豐富經驗者讓他們相互認識,交流請益,獲取資源。另外,有些希望解決社會課題而創業的年輕人,則會與他一起討論,「你為什麼要做這個?」、「你希望將來對社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目前ETIC媒合的實習人數已達2,500位學生,當中有10%在實習後自行創業或成為企業合夥人。2014年,日本34間上市公司中有2間是由ETIC中OB所創立的企業。2005年,日本政府希望派遣制度能擴及地方,ETIC也接受政府補助,將人才媒合的派遣制度擴及全日本,包括營利與非營利組織。目前ETIC與20個以上的組織/企業、50所大學進行合作,可以將東京的學生派遣到北海道的公司,或將北海道的學生派遣到東京。
從2001年起,ETIC每年支持並協助五到六位社會創業家,至今已超過十四年的時光。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創業家大賞」有一半的得獎者都曾參與過ETIC的計畫或培訓。
派遣輔佐型人才進駐災區
在日本,不論鄉村或城市,所有優秀學生的目標都是往都會區前進,最終目標就是到東京。而在311大地震遭受海嘯衝擊的地方,則是連大學都沒有的偏鄉。當地,幾乎沒有想自行創業的年輕人。但他們發現,在地有一些能力極佳的領導者,關心在地的重建與發展,且都是行動派。
所以ETIC開啟了「輔佐型人才派遣方案」,招募東京地區30歲左右的年輕人,並且是能夠成為災區領導者的「左右手」型人才,前往東北支援,展開當地的重建工作。ETIC也提供派遣人員每月生活費,但只能領一年。一年後,如果想繼續留在當地,必須自己創業,或是和該組織的領導者合作,一起發展新工作。災區真正需要的是「能創造工作的人」,而不是「工作」本身。
在東北,ETIC已經派遣了187名輔佐型人才,前往支援117個專案(至2014年5月),也建構了新的照護體系架構,例如,這些年輕人去教導當地的孩子們IT知識,以及如何運用當地資源,建構安全、安心且能獲利的農業事業等。
他們營運的經費從哪裡來呢?經費來自政府、美國、ETIC組織裡的人脈網絡(個人贊助),還有日本企業的贊助。有些ETIC早年派遣的學生已經成為新一代的企業家,現在也成為接受派遣實習的單位,甚至提供經費來支持他們,形成非常良好的循環。(作者: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參與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