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與風的對話─居家節能的思考
2014-03-06・光與風的對話─居家節能的思考
文/康椒媛 圖/台灣綠適居協會提供
▲2013年新搬遷的雙和站。
二○一三年三月九日,至少二十二萬人在街頭相會─以「個人存在」支持非核家園的社會共識。《環境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政府應訂定計畫,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並應加強核能安全管制、輻射防護、放射性物料管理及環境輻射偵測,確保民眾生活避免輻射危害。」我們維護的僅是二○○二年立下的決心,然而,當我們正從集體遺忘的時代掙脫出來,卻不得不面對另一個集體記憶的真實─在爭取住的安全這基本人權背後,以及當這股熱潮退去前後,我們著實擔心,能源的使用方式若未曾從生活中仔細思考,回到日常生活中仍無可避免地耗費。集體之間記憶體的過渡,國家權力依然決定了大部分生活的基本需求容量,或暫停或壓抑,而終如主婦聯盟合作社社員在廢核大遊行之後,問自己也問合作社:「那麼,我們自己做了什麼改變呢?」
舒適的居家節能
今年二月農曆年過後,強力的冷氣團造成多起猝死意外,有一個說法,認為追求舒適的生活普遍等同於花錢與耗能,例如常有老人家捨不得在寒冷的冬日裡打開裝置多時的暖氣機,習慣於忍耐而忽略溫暖的適溫需求。在台灣最為一般的住宅結構是鋼筋混凝土造樓房,以夏季西曬的樓房為例,白天外部的表面溫度經常高達六十幾度,熱慢慢傳入室內之後,晚上的室內牆面已有四十幾度,而平均五十度的混凝土牆也開始向內外散熱,加上頂樓曬,熱量集中到室內,一進入就會想開啟冷氣。通常說明冷熱的界線,夏季為二十六度,冬季為二十度。若冷熱平衡的狀態,還需要冷暖氣嗎?有時候並非主觀需要有所不同,而是客觀環境並未達到舒適的設計。
二○一三年十月,主婦聯盟合作社委託台灣綠適居協會(以下簡稱綠適居)現勘並診斷位於新北市三重區的總社建物體質─夏季悶熱、通風不良、隔熱不良、西曬嚴重、冬季潮濕、耗電量大,而這些也是常見的住宅問題。綠適居理事長邱繼哲提出,「如果可以證明個人與產業用電持續下降,事實上就不需要核電。」
他以自家與社區空間以身作則,自家保留之前的天花板與櫃子,加上隔熱的雙層牆、雙層窗、自製的木製家具、空調設備,相對於前屋主,同樣是兩位在家工作者,簡單的裝修之後,同一期用電量即減少六十%,「家家戶戶的節能潛力其實很高,並非真的必須使用綠建築的手法,綠是一個觀念,每個空間都可以執行。」邱繼哲認為,應先思考遭遇了什麼問題,為什麼這麼耗能?
▲(改善前)綠適居改善社區密閉狀態的採光天井前,僅有兩側裝設通風百葉。
▲(改善後)自然通風器完工後,改善了外面的風倒灌進浴室與住戶之間污濁的空氣互相干擾的問題。
早期主婦聯盟合作社運用空間以倉儲為主,慢慢地發展成具有展示服務功能的站所,隨著綠色意識的加深與社會上更多關於綠建築的對話與資源,空間的物理性能是現階段重要的課題─關乎了節能、安全、健康與舒適,與我們所關注的食的安全一樣,建材如何生產、空間如何與自然永續共處、正確的用電安全觀念、是否添加化學成分等。綠適居主張追求舒適是人的基本需求,而人喜歡群居,更需要能源來改善環境,因此「從人的基本需求開始,檢視生活環境中造成不舒適的原因在哪裡,改善了問題的源頭,之後自然就能節能減碳。」
首先,透過光與風的協助進行空間調整是第一步。「太陽可以給我們很多東西,善用太陽給的,就是用綠色手法改善你的生活。」邱繼哲以總社為例說明,北邊的會議室在冬季時因為面迎東北季風而特別寒冷,加上大面積的鐵皮屋頂使得散熱過度而造成冬冷,就建築設計而言,「北邊採自然光,南邊採熱量,東邊早上遮陽,西邊下午遮陽。」
而台灣受到冬季東北季風與夏季西南季風影響,有效通風必須先規劃出通風路徑,一般較常產生不良空氣的廚房與浴室為出口,客廳與臥室為引入口(如圖1)。現今房價居高不下,能買到或租到一間合宜的房子,往往是有歷史的老房子,綠適居正在推動的是「平民綠建築」,在既有的空間裡面,透過適當的規劃與改善,住得舒適又節能。
▲機械通風路徑示意:規劃通風路徑,讓家裡有效通風。以邱繼哲的住家為例,藍線為一年四季都相同,黃線為夏季,紅線為冬季的風向。客廳書房的空氣從窗戶引進後,必須從廚房排出,夏季容易,但冬季因為風向不對,必須藉助排氣扇;臥室則有兩種模式,一是夏季夜晚開窗引進新鮮空氣,髒空氣從浴廁抽出;二是冬季從房門引進客廳較新鮮的空氣,再從窗戶旁的排氣扇抽出。
適地適性的節能設計
以雙和、淡水、木柵三站為例,租下時大門處原為鋁材的密閉落地窗,重新設計改用活動窗與自然材,主婦聯盟合作社庶務課長廖建宏說明這些改善有其意義:「台灣環境高濕高熱,不通風的空間就像進入一輛密閉的汽車,會立刻打開空調讓空間舒適,並不環保也不自然。而我們正在做這件事:把它打開,讓空氣對流,否則不好的空氣與熱就會在裡面循環。」原本的鋁框導熱性很快而且耗能,木頭與土材對於溫濕度的控制較好,如以前的土角厝,這些設計也集合了合作社特有的理念與優點。
今年,主婦聯盟合作社將持續導入節能設備、進行替代能源太陽能與風能、雨水回收系統的試作與評估,空間改善將配合節能減碳行動標章的規範調整,希望合作社的空間可以有別於一般店面的設計─朝向三類減少。廖建宏說明,一是減少建置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盡量保留或再利用,例如東門站保留原有的馬賽克牆,木柵站保留原本的玻璃門片作為隔間牆的利用;二是減少空間運作時的耗能;三是減少搬遷時所須要拆除的部分,重覆回收再利用,例如門面使用木窗與土磚,木頭是回收材,即使不能再利用,回到大自然也不會造成負擔。
今年初,主婦聯盟合作社總社的「合作好自然鞋區」落成,從細節中專注體現合作社的節能思考,設計者王韻雅說明:「透過通風路徑的設計,打開鞋櫃,空氣就在裡面交換流動了,而森林意象的鞋櫃帶入合作社的美感與風格。」
▲(改善前)位於總社二樓的鞋櫃使用一般系統櫃。(圖/王韻雅)
▲(改善後)合作好自然鞋區,新增了森林意象鞋櫃、扶手隔屏、穿鞋椅、合作大小事公告欄、室內外鞋分隔等設計。(圖/康椒媛)
原本預算只能考慮系統櫃─「集成板貼上塑膠皮,完全沒有透氣性,耐久性不見得特別好,結合劑也有化學揮發的問題」,為了更為友善的設計,庶務課自行尋找板料、合組櫃體以省成本,廖建宏說明,新鞋櫃使用實木板以吸濕調節, 耐用性高,以自然塗料臘漆(亞麻仁油加蜂蠟)取代透明漆,保留木頭原本的透氣性。除了節能之外,合作社也一直希望逐漸改善成健康的空間,讓人長期下來感到舒適─吃得安全,住得健康。
非核家園的未來正待努力,而「綠色電價制度」議題也尚未可行之時─「真的能買到綠色的電嗎?電的來源?」在電網可以公開透明且提供多樣選擇之前,我們可以從居家節能開始思考,與安全的日常能源─光與風,進行空間革命的對話。
▲邱繼哲說明雙層窗的設計,當熱空氣往上飄、冷空氣從低的地方進來,就在兩層玻璃之間進行散熱。(圖/康椒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