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共農│農村是孩子的百寶箱

2015-04-07・共育生活的夢想

文‧攝影/黃子芳 台南分社社員

孩子們每週的例行工作就是燒柴煮開水,透過家務工作訓練孩子觀察、手腦協調的能力。張正揚小時候要上山撿樹枝枯木燒柴,現在通常到山腳下撿拾已乾枯的竹管、廢木,有時則有孩子的舅公送來的一些木材廢料;每週燒火煮茶(煮白開水),每天就燒火煮水(煮洗澡水)。由左而右為張正揚、張穗風、張粲風。

小時候我們時常吟唱兒歌「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但有多少人能享有這樣的田野生活呢?在高雄美濃卻是一個日常的景色。住在美濃人頭山和靈山山腳下,門前潺潺流過的是滋養整個美濃地區的獅子頭水圳,這戶三代人家,住著張正揚、洪馨蘭夫婦倆,以及母親張劉靜英、兩個兒子張穗風及張粲風。

M-201504-139-p1302-600x400

▲美濃人頭山下,冬季常見濃厚山嵐。(攝影 | 張正揚)

大自然中的生命記憶

走進張正揚的家,穿過廚房走到後院,聽到鵝不安的鼓譟,雞和鴨來回奔跑著,張劉靜英正在田裡採收玉女番茄,而張穗風、張粲風則在燒柴準備開水,各自都忙著家務。孩子們用廢棄的木料、撿來的枯枝燒開水以供一週使用,昔日客家人準備燒水前,會先用葉子、細木或稻草綁成草結,張正揚幾天前便讓孩子們幫忙「摶草結」,用最近拾得的椰子葉,將細長的葉子取下綁成好幾團的草結,儲存備用。

接著,燒水第一步是丟入草結起火,然後放入柴火,如果遇到木材太大不易使用,孩子們便將木材鋸短,頗為費力,這樣的家事已經持續地做了三年,除了一週燒一次開水之外,每日下課後,張穗風燒柴準備洗澡水,張粲風則幫忙煮飯,農忙時節採收番茄等等,張正揚說讓孩子倆從小學做這些家務,透過家務實際培養生活的能力。

張正揚與洪馨蘭因為對農村文化的關懷而在美濃相遇,也因此希望讓孩子在農村裡成長,有別於普見於農村的隔代教養問題,身為第二代的他們,讓上下兩代間的生活節奏更為緊密,將上一代的生命思想傳承下來。為了回到故鄉美濃,一九九七年張正揚放棄了中國鋼鐵公司的工作,於美濃愛鄉協進會擔任專職人員,投入了美濃反水庫運動,並進而推展農村的學習運動,現為旗美社區大學主任。洪馨蘭,這位客家媳婦是主婦聯盟合作社的社員,早期因研究菸業文化而來到美濃,對於客家文化的熱愛與認同,讓她很快就融入客家庄,當時美濃社區工作正剛開始,擔任美濃愛鄉協進會的專案研究員,也是美濃反水庫運動的一員,後來加入旗美社大的共同籌備工作,也因此認識張正揚。

M-201504-139-p1502-400

▲現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的洪馨蘭,研究所主修人類學,因研究美濃菸葉產業,而與美濃結緣。她說,農村生活不是一種浪漫的想像,一次、兩次的農作、砍柴生火可能很有趣,但每天的農人生活不是浪漫的,是日復一日的。

洪馨蘭提到傳統上對客家婦女所刻畫出的形象─家事樣樣精通、勤勞能幹,無論是田間管理或是人情世故上的打理,這種勤儉質樸的客家精神,也在婆婆身上體現。她從小在板橋長大,求學時代也一直待在臺北,所以對兩個孩子在農村長大的教育較少能提供實際的協助,對她而言,反而是重新理解農村童年經驗傳承的過程;張正揚這樣的教育方式,其實是自小從父母一輩接觸到農村的記憶,好比燒柴一樣,偶爾燒柴還挺有趣的,但如果這些工作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天天做就不有趣了,因此這些生活能力的養成和記憶都需要長時間地刻印在孩子的身體裡面。

M-201504-139-p1401-600x400

▲冬天採收完蘿蔔後,在門前的曬穀場曬著,需要約1個月的大量日照,徹底乾燥後便可長久保存,保留住蘿蔔獨特的風味。

M-201504-139-p1402-600x400

▲「美濃兩代米家」是張正揚一家的農產品牌,目前有紅豆、樹豆、蘿蔔乾、番茄、稻米等等。友善耕作,譬如紅豆未使用除草劑,待豆莢乾枯後採收,用傳統的風車(風穀車)進行第一道篩選,包裝之前還會經過人工細細挑選。

M-201504-139-p1403-600x400

▲冬季正值番茄盛產,張劉靜英正在後院採收香甜可口的玉女番茄,她說美濃現在最炙手可熱的特產是橙蜜香番茄,但其實玉女番茄果香十足、滋味口感更佳。

給孩子一個農村童年

張正揚對孩子在這年齡的教育和想像,一半是來自他自身童年的經驗。這些經驗在成長過程中帶來很大的幫助,雖然時代改變,孩子的成長無法像他兒時的環境一樣,但他還是希望可以給孩子一個真正在農村長大的童年,親身去感受農村環境帶給他們的一切。譬如張正揚提到孩提時代想釣青蛙就要自己找釣竿、釣餌,想吃點心得自個兒打芒果,還差點被蛇咬一口;美濃靠山,午後常有雷陣雨,在曬穀的時節,吃完中飯後大家就會繃緊神經,一旦看似要變天了,就要趕快吆喝鄰居一起收拾稻穀。這些林林總總的童年記憶建構起自己對整個周遭環境的認識,也能訓練應對事物的反應能力,就好比是百寶箱一樣,你不知道何時會用到,但或許某天,這樣的能力會從你的生命經驗中被喚醒!

M-201504-139-p1501-600x400

 

▲張粲風畫的傳統美濃三合院。

除了自身的經驗之外,張正揚在旗美社大工作的緣故,特別關注「人的學習」,學習行為對自己或對社區會產生怎樣的變化,進一步了解如何帶領孩子學習。他認為在兒童時期,其實不須給予太多的「知識」,反而是通過一些作為或行動去喚醒他們的能力,譬如透過觸摸樹皮、家務的勞動去感受身體的存在。

向自然學習

提到張穗風、張粲風兩兄弟名字的由來,張正揚回想結婚前曾到美國一個月,美國所吃的米飯是泰國米,與台灣米嚐起來的口感不同,用餐器具是湯匙、碟子,習慣與用碗筷吃飯也完全不同,整整一個月下來,這才發現自己對米飯的依賴是如此的深,讓他想好好認識所謂的「米飯」。「穗」取自「稻穗」,「粲」是「精米」,來自「稻米九斗而舂為八斗,......則曰粲。」穗、粲都是真實世界存在的東西,而風則是一種亦柔亦剛的力量,也隱含了對孩子們的期許。

M-201504-139-p1503-600x400

 

▲早期張家祭拜祖先沒有專屬的祠堂空間,所以在祖先留下來的田地旁擇了一個空間,蓋成三合院為張家祠堂。

途中,張正揚帶我們去看正在興建中的張家祠堂,路旁有一串串的豆莢掛在樹上,張正揚說這就是客家人常吃的樹豆,用來燉樹豆排骨湯非常美味。在正月前後盛產,大人們忙著採收番茄時,他就讓孩子們採樹豆。一個採收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能力的養成,要學會「觀察」,還要手部的協調配合,其實自然的農村生活中,便蘊含了豐富的資源讓孩子去探索,即便是路旁看起來不起眼的植物,都能成為孩子收入百寶箱的能力。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