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的行動:彰化站主委張維文
2016-09-08・我們的地區營運
文/張怡潔·新竹分社社員 攝影/賴淑雅提供
▲2015 年5 月的反孟山都行動,彰化站的綠繪本小組、彰化在地組織小蝸牛劇團受主婦聯盟基金會之邀,在街頭快閃演出。彰化站地區營運委員會結合在地NGO,如野鳥學會等共同舉辦活動,讓彰化市民一起參與合作社所關心的議題。由左至右為彰化站社員汪莉紛、員林站社員賴淑雅的先生林嘉洲、賴淑雅、員林站社員詹曉萍、張維文、詹佳育。」
「作為媽媽,你天生就該一個人去戰鬥。」2016年7月出版的《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作者蘇美細膩描寫生了孩子後,母親的心志如何被砥礪得更加堅韌。張維文說,來參加主婦聯盟合作社的大家就是這種感覺,想好好保護孩子的心,讓母親變得非常有意識和行動力。尤其,努力不懈地溝通後,家人們逐漸轉向認同與支持,會更加堅定勇敢。「以前也知道生活中充斥著食品安全、環境問題,但不會有強烈的覺知要好好照顧自己或是做出行動。有了孩子後, 總不可能看著他往懸崖跑,媽媽的力量是很大的,為了家庭和小孩就會出來奮鬥,合作社給了我們一個這樣的地方! 」
如實的體驗
結婚後,張維文隨著先生搬回彰化老家至今將近10年,兩人利用閒暇在自家的休耕土地上,向公婆學習種植番茄等簡單作物。時常聽公婆分享過往農家種植水稻的辛勞,讓她深感得花許多心力觀察和照顧,才能有所收成。「不用農藥和化肥、自然長成的蔬菜, 不是菜市場上看到的樣子,有病蟲害,才是正常的。」尤其想更為友善耕作而與別人不同時,還得面對鄰里壓力。因此夫妻倆聽了合作社的入社說明後,便決心加入支持農友。「我很佩服這群農友願意做不一樣的事,即使遭受壓力還能為了理念繼續下去。」
由於工作忙碌,張維文剛入社時並沒有很常參與站所活動,直到2014年彰化站開辦綠繪本故事媽媽培訓。這之前,孩子就讀的幼兒園推行林真美創辦的小大讀書會多年,由參加的家長共同繳納基金建立繪本書庫,每週一次輪流念故事給孩子聽。從那時起,她深受繪本的迷人魔力所吸引,念繪本的方式,不以誇張語調或加油添醋,而是如實句句表達。林真美老師認為,每張插畫、每個字句都是作者再三斟酌、精心設計,飽含心意才會出版,影響著張維文:「媽媽們不用擔心自己表達不好,就是慢慢照著念,孩子一樣會接受、一樣會被吸引。」孩子的感覺敏銳,光是看插圖就有豐富的感受,不須再給予過多的刺激。她的兩個孩子一、兩歲時開始聽繪本, 從小習慣父母的聲音, 一聽到媽媽開始念繪本, 就會放下手邊的遊戲, 主動地靠過來, 深怕錯過。「念一本繪本才5分鐘, 應該每天念, 也不用多念, 孩子的定力會慢慢培養出來。」透過繪本共讀,更能增進親子間的話題與默契。
▲張維文種植當令蔬果,預計於彰化站舉辦週年慶小市集時,提供自家栽植的草莓苗盆栽擺攤。(攝影/張維文提供)
參加綠繪本故事媽媽培訓後,更開啟了張維文的育兒視野,認識許多孩子在家自學或是參加共學團的媽媽,這對她來說是育兒路上不可或缺的堅實幫助。「一個人從外地嫁過來沒有什麼朋友,在合作社可以認識有共同理念的人,真的很好。」媽媽們聚在一塊兒各展所長,綠繪本活動除了單純說故事外,還含括產地見習、親子料理課,甚至發展繪本小劇場,創造了多彩多姿的共育生活。
我們需要合作社
2014年,合作社更換作業系統, 轉換的過渡期比預估要久,使站務人員無法有太多心力照顧社員。張維文看見他們的勞心勞力, 也看見其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與社員的信心。長期從事外商行政與業務採購,過去曾有配合公司轉換系統的經驗,她清楚系統建置預備期需要大量溝通與評估試行,正式上線時才能將突發狀況減到最低。希望為合作社提供協助,也是她加入地區營運委員會的初衷之一。
當初,從組織架構到社務,許多名稱都還不熟悉,只要一提出疑問,開會時大家都很願意停下來細心解釋。例如在台中分社營運委員會討論ERP系統時,她說明彰化站遇到的問題,才發現大家早就發現了問題,一起共同努力解決,原來自己不是孤島。「最重要的是,開會認識了許多人,真正開拓了我的視野。」過去,只能單純從《綠主張》月刊上得知社員或農友正在實踐的理念和行動,她現在有機會真實地與這些人、事交流,看見了台中分社理事與社員代表們用心深入了解議題的各個層面,願意與大家溝通,深有同舟共濟的感覺,「合作社對新聲音的包容度是很大的。」
2016年2月,張維文開始擔任彰化站地區營運委員會主委,是因為對站務人員們的情義相挺:「站務對我們來說,是好朋友一般的存在。」開始積極參與合作社,也是因為他們親切地解釋和招呼,不只交流做菜和育兒的想法,更會分享彼此生活的點滴。
▲與張維文(左)同期的綠繪本故事媽媽培訓成員賴淑雅是小蝸牛劇團的負責人,將繪本與戲劇巧妙結合,編排生動活潑的劇場故事,讓綠繪本小組增添許多創意與活力。
合作社是一個可以參與、做出改變或是創造的地方,議題的寬廣卻也造成實行的難處,當事情沒有即時改變,社員的熱情往往就會被澆熄,張維文時常告訴自己,得失心不要太重。當士氣低迷,她總會自許:「是我們需要合作社, 而不是合作社需要我們。」社員們加入地區營運,是因為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實現自我,「帶小孩的繁瑣之餘,生活還有個出口。」
尤其,社員總是互相幫助,是最感動張維文的一部分─志願擔任活動志工;幫忙站所大掃除;站所人力不足時,志願排班幾小時,或主動向社員介紹產品,分擔站務人員的辛勞。「一般人會說等我老了、等我有空再來當志工,但在彰化站只要可以付出,大家隨時開始,隨時願意。」社員把彰化站當成一起共同擁有的寶貝。
「加入地區營運不是為了要推動什麼,而是我能付出的,我就來幫忙。」張維文談起,過去站長由台中分社分派,2016年有了第一位在地人站長,社員對遠道而來的站務人員一直懷著深深的珍惜與感謝。因此,「協助站務讓彰化站順利運作」,自然成為地區營運最大的目標。有了共識,即使彼此偶有爭執,最後也都願意各讓一步,回到地區營運的目標, 攜手為彰化站的將來,穩穩地走下去。
▲除了繪本故事外,綠繪本小組讓孩子完整體驗從產地到餐桌的食物歷程,曾與溪州尚水友善農產合作,帶孩子見學水田濕地復育,也參與料理實作課。(攝影/張招治)
體制外或體制內
在合作社認識了許多家中有同齡小孩的社員,張維文認識了教育的可能性。當時,她花了半年時間研究在家自學或共學,先生對於體制外教育仍抱持許多質疑,與多位社員媽媽、幼兒園老師及家長多方討論後,她了解到:「家庭才是影響孩子成長最重要的因素。」家人一定要有一致的想法,「最後我自己想通了,與其花這麼多時間與先生溝通,還不如一起好好陪孩子。對於體制內有這麼多懷疑,其實自己根本還沒試過。有時候無法適應(體制內)的反而是家長而非孩子。」體制內學校其實已有很多不錯的選擇,她選了一個重視推廣閱讀的小型小學,家庭生活的步調慢慢地和諧穩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