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改產品再進化—台灣新一波食安風險

2019-06-05・利他的美好 公平貿易

文/郭華仁.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榮譽教授 繪圖/WANQIAN

我國沒有種基改作物,但大量進口基改大豆與玉米,主要作為黃豆油及飼料,部分流入食品市場供國人食用。過去國人直接食用的黃豆製品僅1成是非基改黃豆,經過台灣無基改聯盟的努力,以及田秋堇等立委的堅持,總算於2014年立法,強制要求建立基改食品追溯制度及標示規定。之後,消費市場對非基改黃豆的需求逐漸增加,目前非基改豆已佔食用黃豆4成。

第二代基改作物出現 馬鈴薯不長黑斑

消費者購買含有黃豆、玉米的食品,最好養成看標示內容的習慣,避開安全與否仍未有定論的基改食品。至於其他2種可以進口的基改作物—棉花與油菜,都是進口作為食用油,與黃豆油一樣,較沒有健康上的風險。不過這些基改作物對於生產國仍有環境上,以及農村社會上的風險。

這些第一代的基改作物是透過基因轉殖分子技術,產生外來蛋白質。但是這幾年第二代基改作物悄悄出現,目前雖然大都尚未進口,還是需要提高警覺。

第二代基改作物有2大類,一類是透過基因轉殖分子技術,產生外來的「雙股RNA」,另一類是透過基因編輯分子技術,處理特定基因。

農作物本身不會合成雙股RNA,需要透過基因轉殖技術才可以形成。這種雙股RNA會干擾特定基因,阻礙某種酵素的合成。這類新基改作物在美國已經上市的主要是蘋果與馬鈴薯。

美國優秀基因生技公司(Simplot,已來台設分公司向我國申請許可)研發新基改馬鈴薯,主要特點是天冬醯胺酸以及還原糖含量較低,高溫烤炸時比較不會合成具毒性的丙烯醯胺,薯塊碰撞破皮後也不會產生黑斑。我國食藥署還在審查該公司所申請的兩個品系—E12與Y9。E12在美洲已有美、加、墨3國,在亞澳地區有日、紐、澳、馬4國核准上市;Y9目前只有美、加、紐、澳核准。而美國、日本與韓國麥當勞都已先後表示,不會販賣基改馬鈴薯。

基改專家Dr. Caius Rommens幫優秀公司用RNA干擾術做出基改馬鈴薯,他離職後於2018年出版《潘朵拉的馬鈴薯:最糟糕的基改作物》(Pandora's Potatoes: The Worst GMOs)一書,揭露E12基改馬鈴薯並未妥適地進行風險評估試驗,其未知健康風險更高於其他基改作物。

「北極Arctic」基改蘋果由加拿大公司開發,透過基因轉殖產生雙股RNA,干擾褐化酵素的合成,因此蘋果切開後不會褐變。美國、加拿大於2015年核准生產上市後,現今只有華盛頓州種了560公頃,佔美國蘋果栽培面積的0.42%。市場上只有亞馬遜網路公司販售包裝的乾燥切片,而美國嬰兒食品公司嘉寶與速食業者麥當勞則在未上市前就宣告不會採用。

這類新基改作物最引發疑慮的是其產品中含有人類所沒有的雙股RNA,這種物質尚未進行長期性風險評估。澳洲研究機構在2012年用類似技術發展出低升糖指數的基改小麥,但紐西蘭生物安全學者J. Heinemann 博士就指出,該基改小麥被抑制的酵素,與人類製造肝醣的酵素類似,若該基改小麥的特殊RNA傳到人體而表現其作用,可能導致肝醣製造功能受損。

基改或非基改蘋果從外觀上難以判別。(Designed by Freepik)

基因編輯爭議大 政府面臨進口壓力

此外,基改蘋果與馬鈴薯切開後或破皮也不會變黑,曝露在空氣中可能產生其他有害物質或雜菌滋生,卻無法從外表判斷新鮮與否,誤食的機率大為提高。

基因編輯是新興科技,用於人類胚胎已引發全球非議,號稱較容易操作、成本較低,因此若干小公司用來改造農作物。目前已有抗硫醯尿素類除草劑油菜及高油酸大豆上市,將來可能出現抗除草劑水稻、抗病馬鈴薯等。

研發者說基因編輯很「精準」,也沒有產生外來蛋白質。美國、日本政府接受這種說詞,認為基因編輯不是基因改造,因此不用審核其健康風險,上市也不需標示。但是歐盟、中國等則基於預警原則,列入基因改造的範疇並加以管理,畢竟不少研究顯示,基因編輯仍會產生意料外的表現,不能掉以輕心。

去年台灣無基改推動聯盟與日、韓組織結盟,擴大東亞對抗基改的勢力。今年台日韓3國民團也發表聲明,反對新興基改食品進入食物鏈。

目前食藥署還在審查基改馬鈴薯,也正在考慮是否要將基因編輯視同基因改造。我們建議食藥署基於預警原則為國民把關,守住防線,不要因為貿易壓力而進口有食安疑慮的食物。同時也呼籲消費者勇於向食藥署提出建言,要求不要核准基改馬鈴薯,將來基因編輯產品也須經過審核,通過後上市時也需要標示。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