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抵抗外在食品誘惑,先讓孩子懂得區分食物好壞
2019-04-01・我在主婦聯盟養小孩
文/莊佩珊.北南分社社員 攝影/阿春
週日午時,新店站社員蕭婉君正在呼喚著孩子們來吃飯,一會兒老大要靠近泡菜炒黃豆芽,一會兒老么吵著上高腳椅,一陣騷動、小小混亂。餐桌上,有孩子們一起動手做的馬鈴薯沙拉,有已經被老二小手捏走不少的海帶,還有用合作社調味料輕輕拌過的爽口涼粉,再平常也不過的家庭光景。
家有3個寶貝的婉君,加入合作社5年。因某次在捷運站,被身旁菜籃車飄出的韭菜香吸引,趨前一探,看到諸多簡單包裝的蔬果,又瞄到菜籃車中「綠主張」的字眼,方知有合作社這麼一個所在。成為社員買了3年菜後,參加解說員培訓,之後又成為綠繪本推廣員。
食育 玩中學做中學
婉君家的小孩從小就在廚房轉來轉去,孩子坐在媽媽腳邊鋪上的浴巾,玩豆子、掏米粒,灑了一地也沒關係,撿起來洗一洗還是可以煮來吃。跟媽媽一起「工作」久了,對食材用途也有體會。3歲的弟弟曾問過家裡沒有黃豆為什麼有豆腐,「但我們其實沒特別講過,很訝異他怎麼知道的?」婉君回想。再長大些,小孩就加入動手做的行列。喜歡吃麵食的老二,跟著媽媽一起擀水餃皮、做餅乾,「這就是玩黏土的概念。」食育其實可以像遊戲。
玩著做著,小孩對於處理食物都不陌生,2個大的孩子都可以自己煮飯煎蛋,「有辦法自己餵飽自己」,甚至還可以幫媽媽發想料理方式。才小學3年級,愛吃辣的老大就曾經「教」媽媽把合作社的豆花,加上豆瓣醬、蔥花做成很有創意的「麻婆豆花」。對於小孩有這樣的sense,婉君自己也很驚訝,「食育怎麼教,其實也就是看著媽媽的背影吧!」她笑著說。
實踐 在不經意中
合作社的食材、餐桌上的料理就像一本小百科,讓婉君得以跟孩子們談食材從產地到餐桌的漫漫長路,雞蛋就是婉君最喜歡的食育素材。「雞蛋可以談飼養方式,籠飼,平飼或放牧……小小孩想像自己是雞的時候就不想被關在籠子裡。」而跟更大的小孩就可以談「非基改飼料」,孩子們就能瞭解合作社理念的由來。不用考試,不需背誦,一點一滴孩子就有了概念,知道要珍惜環境,愛護動物;外帶食物時自備容器,買蛋時會看蛋盒上面標註的雞隻飼養方式,在生活中不經意地實踐理念。
婉君從來不特別限制小孩在外面吃零食、垃圾食品等。食材接觸得多了,孩子自然會有辨識的能力。前一陣子高麗菜盛產,看電影拿票根可以換高麗菜,孩子一吃就說:「這不是合作社的,有一個味道。」外在的誘惑很多,對於孩子是一個
不斷拉扯的過程,爸媽不可能時刻盯著,但有什麼是比用自己的舌頭尋找好食材更讓人放心的呢?
食育不是空洞地講述書本裡面的知識,而是在過程中用不同的方式增加對食材的感覺,讓孩子理解:吃得好,不是追求高價位的精緻美食,而是體會食材從產地到餐桌,每一份堅持與安心感。這一點都不難,就從日常的每一餐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