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食共育—合作人親子聚會最佳入門

2019-04-03・我在主婦聯盟養小孩

文/謝文綺.台中分社三民區會主委 照片提供/林炫亨

2015年,東海站社員楊蕙甄參與合作社賴厝站綠繪本培訓課程,領略到綠繪本的神奇力量,隔年也推薦先生林炫亨參加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綠繪本故事屋的志工培訓,後來在基金會執委林芳如的邀請下加入了「家有猴雞寶共育團」,讓孩子有伴,大人則可以交換育兒心得,也得到喘息的機會。

玩沙坑不稀奇,玩稻穀坑是食農活動的新體驗!

綠繪本帶動親子聚會人氣

不久之後,東海站想增加不同年齡層社員到站利用,首先由具有幼教背景的站務吳秀珍試辦一些適合親子參加的活動,然而總有分身乏術的時候,蕙甄和炫亨夫妻倆就接手辦理。

一開始是先求有再求好,聚會最初是幫小朋友按摩,接著自我介紹、互相認識,然後念繪本,再帶些手作、料理活動或是遊戲,例如逢元宵節就講繪本《劍獅祈福》、手作紅包燈籠、鞭炮煙火立體畫……等等。好不容易累積了穩定參與的家庭,卻在休完2個月的暑假後人數銳減,炫亨嘆了一口氣,解釋道:「原因是孩子上了幼兒園,就不來聚會了。」

但他們並不氣餒,隨著小女兒的年齡漸長,開始有計劃的選擇搭配綠繪本推動飲食教育,把從猴雞寶共育團的學習反饋運用。蕙甄分享:「其實不用特別費心思考,合作社所提供的大多是當季的食材,看看架上有什麼,就設計教案讓孩子去認識。」炫亨補充說:「因為親子一起來,活動結束後孩子就會拉著大人去買。譬如『認識水果』活動我們帶了不少種類的水果,當天小孩們最喜歡的水果是鳳梨,因此站所好幾顆鳳梨就被小孩指定帶回家吃啦!」

同儕力量引導正向學習

聚會將近2年的時光,他們觀察到同儕的力量讓孩子更願意嘗試以前不敢的事物,例如平常不喜歡吃的食物,在大家都吃的情況下,也會去吃,甚至主動請大人回去煮給他吃。

又比如在「一起來吃飯吧」這場聚會,講的繪本是《好多好吃的米飯》,配合認識稻米及飯糰製作的活動,帶小孩捏海苔飯糰,平日不愛吃米飯的小孩,因為大家一起共餐而吃了比平日還多的量,那天每個人離開時肚子都吃得圓滾滾的,而且說回家還要再做給爸爸吃。

親子食育共學聚會中,不論大人或小孩,都深受說繪本故事吸引。

對家長而言,其實內心都明白「體驗」對學齡前幼兒是最合適的教育方式,可是一想到辦活動要大費周章地準備,如果小孩玩一會兒就失去興致又得要收拾,或是擔心玩得太開心事後也得花很多時間恢復環境,往往會令人卻步。

大人參與親子聚會的改變,是願意放手讓小孩去嘗試,而小孩有同伴的帶領,容易進入狀況,不用太費力引導,加上人手多,活動後分工合作一下子就整理完畢,這是親子聚會的一大優點。

在聚會中大人更願意放手讓孩子去做各種嘗試。

蕙甄、炫亨夫妻倆深感親子聚會對於大人小孩都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所以積極地進行聚會的紀錄與整理,希望日後方便更多站所推廣使用,邀請想要嘗試親子聚會的朋友們,一起共學玩食育!

家有猴雞寶共育團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執委林芳如,為猴年出生的小女兒柳丁徵求環境教育共育共學的夥伴,考慮未來可能加入的寶寶生肖而命名,以台中分會的綠繪本故事屋為聚會基地,加上基金會綠繪本小組家中有幼兒的成員,目前成員約7組家庭。

第一次辦親子食育聚會就上手SOP

  1. 搭配節日活動或是時令蔬食,選定主題及繪本。
  2. 依繪本內容或是主題,選定搭配的活動種類,包括手作、遊戲、料理等。
  3. 活動前10天至1週左右於社群軟體(站所LINE群組、FB粉絲頁、親子聚會   LINE群組)宣傳。
  4. 活動前3天與站所站務確認報名人數,主辦人準備活動材料與組數。
  5. 活動前1天再次與站所確定報名人數,並以電話或親子聚會LINE群組公告通知報名社員需要攜帶的物品(若低於2組就取消這次聚會,東海站活動場地大小及主辦者2人的狀態,適合8組親子左右參加,人數再多會影響活動品質,5組左右是最合適的人數)。
  6. 活動時間選擇在上午10點至11點,讓家長陪伴幼兒能在不趕時間的情況下吃完早餐,並處理完其他可能的生理或是心理需求,慢慢過來聚會。人數到齊就可以開始活動,因為幼兒能保持注意力時間較短,講繪本故事5至10分鐘後,就要進入之後的活動,例如手作、遊戲、料理等。
  7. 活動現場主辦方需1人負責拍攝活動紀錄及親子互動特寫,讓前來的家長可以專注於親子陪伴,可於活動後整理照片,上傳社群軟體相簿及網路硬碟空間,提供家長下載分享。

小提醒

  1. 因幼兒的狀況比較多且複雜,可能沒辦法準時甚至臨時無法到場參與活動,所以如果是請專業老師前來上課,費用難以計算(對來上課的老師或是參與的親子都會不好意思),所以親子聚會的活動內容,多由聚會成員中的家長來籌辦。依東海站親子聚會的現況,是由主辦人夫妻倆主辦來給家中2個寶貝參與,其他親子慢慢加入一起玩,期望未來人數越來越多時,可以慢慢讓群組中的家長協同辦活動,然後接棒主辦,讓聚會延續下去。
  2. 學齡前幼兒不需要太複雜的知識,所以活動內容可以手作、遊戲、料理等輪流,但換湯不換藥。例如,玩彩色黏土和彩色湯圓都是加強手部小肌肉訓練;簡單的流程一次次做下來後,幼兒會慢慢熟悉並且加深印象,建立起自信心。
製作湯圓過程中需要揉捏搓,讓孩子們小肌肉的運用更靈活。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