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需要「共生力」?
2018-10-01・地區營運,一起走!
文.攝影/五十嵐祐紀子.財團法人好家宅共生文化教育基金會、SPC都蘭醫食農研究中心共同代表
我在二○一八五月、七月去了日本富山縣南砺市,那裡有很美的散居村、被指定為世界遺產的合掌村,雖是偏鄉農村,但卻有很濃厚的人文氣息,自然資源也很豐富。市政府鼓勵年輕人舉家移居,幫新移民介紹空屋,鼓勵他們創業,同時鼓勵在南砺市生育小孩,比起我這幾年來參訪的日本各個城市,南砺市的政策對有小孩的家庭很有吸引力。
但很意外地,我拜訪從事育兒支援事業的「誰都可以來的家『惠』」[備註],負責人是退休保育園(托兒所)園長田中女士(化名)。進行訪談時,她說當地一個班級三十個孩子中,有三個孩子患有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發展遲緩等,需要特別支援,另外三個孩子則可能是處於邊緣、也需要特別協助的孩子。整體來看,大概兩成的孩子無法正常上課。田中老師說,這十幾年來孩子的狀況越來越嚴重,甚至需要利用工作時間之外的時間支援家長,比如老師下班後去孩子的家,替父母幫孩子洗澡。
各地孩子都出現身心失衡問題
這樣的狀況並不是只有發生在富山縣的偏鄉。我們一家人兩年前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從日本中部到九州,拜訪十幾所日本在宅醫療診所、牙醫診所、老人機構、重症身心障礙兒童的日照中心等。我在廣島縣福山市認識一位牙醫媽媽,她也說她女兒就讀的公立學校裡,大概有一成的孩子需要在特別支援的班級上課。最近閱讀美國整合小兒神經科瑪雅.施翠特-克萊恩所寫的《大地療癒力》一書,就知道美國的孩子也出現問題。
書中寫道:過去十年間,罹患發展性障礙的孩童(三到十七歲)有雙位數的成長,孩童罹患自閉症、被診斷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學齡兒童和青少年皆大幅增加,同期,接受興奮劑或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的孩童人數也大增兩倍以上。書中引用近期一項研究顯示,在美國,每五名孩童就有一名被診斷出精神疾病。
另外,這本書的作者也有跟我一樣的發現:「一般人認為的『正常』不見得正常。」比如當醫生問家長:孩子生過病嗎?「沒有。他幾乎從沒生過病,他真的很健康。」再問他們的孩子有沒有服用例如抗生素之類的常見藥物?卻發現一年會需要用好幾次抗生素、冬天要擦類固醇、春秋都要吃過敏藥物等等。這些都是孩子身體失衡的警訊。
講求競爭力的社會價值觀
我認為,如果家長真心為孩子培養競爭力,應該先努力地幫他們培養出健康的身體,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健康的大腦。但也許大家有疑問:這跟培養「共生力」有什麼關係?
不管在台灣或日本,我常常遇到心靈受傷的年輕人和孩子們,有的人很明顯需要醫療的介入、或特別的支援。為了讓自己和周遭的人好好活下去,我們的孩子是不是需懂得跟有各種疾病而感到痛苦的人共同生活?
是不是身邊有很多人根本無法參與競爭,如果孩子只懂得競爭、打敗別人,那麼,那些根本無法加入競爭的人怎麼辦?
我們的孩子將來打敗別人,把被打敗的人推到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就可以了嗎?
繼續談「競爭力」。拼命叫孩子參加比賽拿第一名、教孩子打敗同學、讓孩子只嚮往「先進」國家、大都市的教學方式,會害死孩子。因為台灣跟日本一樣,急速邁向少子高齡化社會,政府、大人都沒有準備好,社會將有巨大的變動。如果繼續強迫孩子學習人口成長、經濟成長時建立的價值觀、學習方式與生活模式,等他們長大時,會完全不知所措。
不管在日本或台灣,不健康的孩子越來越多,他們連最基本的「能夠參與競爭的身心」都沒有。如果沒有營造出能夠讓孩子身心健康長大的環境,我們還要繼續逼孩子提升「競爭力」嗎?
經濟不再高成長的社會,孩子需要培養「共生力」
這次我們到了日本最「先進」、「前衛」的「偏鄉」,再次確認少子高齡化、人口減少、經濟不再高度發展的社會裡,孩子要學習具備的是「共生力」,也就是可以與自己身心狀況、年齡、國籍、人生經歷完全不同的人建立互助的關係、共享有限資源的能力。
前厚生勞動省年金局長香取照幸在他的著作《社會保障概論》(教養としての社会保障)中也提到,未來的社會需要的不是競爭力,而是與他者共生的能力。提升國民的共生力、營造共生社會,已經成為日本國家政策。生活在台灣的我們,要培養孩子的「競爭力」還是「共生力」呢?值得大家好好思考。
[備註] 詳見〈長照有限、社區無限:一起創造自己的居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