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產地見學】30年後,我們的食物在哪裡?

2017-07-19・社內大小事

▲苗栗三義農友張恒賓

文/林玉珮(北南分社木柵區營委會主委)

「全球均溫升高攝氏一度」、「地球最熱的十七年,有十六年發生在西元2000年以後」、「台北一整年超過35度高溫的天數,在百年前超過10天很罕見,但去年竟多達77天」,一項又一項創高的氣候紀錄,更強烈的印證地球愈來愈熱,熱日子也愈來愈長。每當體表有著難以承受的灼熱,就會思慮起地表田間會發生什麼事?帶著盤據多時的疑問,報名參加07/12生產者見習之旅,或許這一趟,可以實地了解供應我們食物的農友在氣候變遷下的處境與問題。

又濕又長的梅雨襲奪了收成


七月,原本應是見證網紋洋香瓜即將豐收的時節,卻因連續2周又濕又長的梅雨天,苗栗三義的笠園有機農場整棟溫室500株的洋香瓜全泡湯了,掐指一算,本可帶來一、二十萬元的收入盡付流水。跟著笠園主人張恒賓走進洋香瓜溫室,舉目是梅雨肆虐後的瘡痍,落果腐熟的氣味陣陣撲鼻,盡管部分植株上仍有黃花努力綻放,挺掛著又圓又大的瓜果,但張大哥說,「等你們離開後,就要跟這些植株ByeBye了。」

幾年前從介質栽培改作土耕,雖然需要學習不一樣的田間管理,但張大哥認為,「土耕讓作物的根系發達,可以結出更具風味的蔬果。」想讓我們社員吃到更好吃的洋香瓜、番茄等,是張大哥一直以來的心意,然而天不從人願,今年竟下起前所未見如颱風雨般的連日梅雨,幾乎天天水淹溫室,損耗很大,即使倖存外觀完好的瓜果,張大哥毅然決然,「我們沒有把握的,寧可統統不要。」

或許是農人的順天認命,眼前黝黑瘦削的臉龐讀不出一絲的悲怨,但我的心不斷的下沉~~氣候變遷的災難已降臨在田間,在未來,只有愈演愈烈,難道任由農友獨自承擔全球環境共業的代價?匆忙道別前,我問張大哥目前最需要協助的三件事會是什麼?「人力、設施,還有~」他露出微笑說:「希望你們常來農場走走。」



▲梅雨肆虐後,笠園果園500株洋香瓜一顆也沒收成

全球暖化惡化缺工危機


來到下一站彰化埔鹽、供應我們網紋洋香瓜的輝哥(陳慶輝)果園,梅雨重創後,收成恐怕減半,而近年致力栽培的新疆哈密瓜,大多因授粉不全淪為畸形果,今年1000株到最後大概只能收成20顆,但這些還不是最慘烈的,輝哥說他今年也種西瓜,「整整一甲地,一顆也沒收到!」

農友除了要面對氣候異常的衝擊,更要面對日益惡化的缺工危機。輝哥表示,「天氣愈來愈熱,溫室開了電風扇,還是30幾度,早上八點以後就很難在溫室工作,太辛苦了,沒有人要來做。」儘管處境艱辛,但這位拿過神農獎的農業職人仍殫精竭慮尋求突破:他改種耐熱的品種,例如栽培夏季品種的青白花椰菜;他導入自動化,打算讓機器來替代人工收成;他計畫把溫室改建,裝上太陽能板來發電,室內改作栽培竹笙….。這些面向未來的生產轉變及創新若要事竟其功,除了農友本身,還要有消費者(社員)的充分理解與足夠的支持,但現實是,「消費者與產地(農產品)的距離太遠了!」

協助農友從認識農產品開始


就拿這趟見習的果物主角網紋洋香瓜來說,不但種植時間長,風險高,一株通常只能留一顆瓜果收成,成本不菲,而對病蟲害的是否了解也考驗著產消之間的關係。炭疽病是洋香瓜常見的病蟲害之一,麻煩的是,病原菌是在開花期進入,「瓜果收下來時,看不出來是否已受感染,往往要到瓜果轉熟甜食時才會爆發,而病發此時,瓜果已到了你們(消費者、社員)手上。」輝哥強調,友善栽作,多多少少會有炭疽病的問題,理解後就可以有不一樣的對應態度與處理方式,例如里仁的做法是發現後立即切除處理,其他可再作切片來賣。



▲長達兩週的梅雨,讓輝哥的哈密瓜變得奇形怪狀

「我不認為未來有錢就買得到食物。」輝哥說,農民種不出東西或沒有收成,即使有錢也買不到。他建議,我們合作社應把社員關於生產者的見習(時數)入卡(戶)記錄,並制定鼓勵機制,促使社員能到田裡來看看,了解農產品是怎麼生產出來的,而不是只用價格或外觀來看。

氣候的異常與難測,讓一分耕耘卻沒有收獲的風險大增,這也意味著糧食自主率僅有三成二的台灣農業供給能力更加脆弱。返家途中,想著此行拜訪的農友,想著女兒,想著想著,忍不住要問「30年後,我們的食物在哪裡?」「我們該如何來協助農友發展因應暖化的調適能力及生產韌性?」「我們要怎麼轉變社員對食物的認知及期待,重建與生產者合作共生的夥伴關係?」…現在,是到了該回頭好好看顧我們的生產者的時候了!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