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的堅定:鹿港班長張素蕙
2016-05-10・社內大小事
文·攝影/歐陽惠如·新竹分社編輯委員會委員
走進彰化鹿港菜園路上的早市,正午時分人潮稍減,聽不見攤販的叫賣聲。沿著門牌遍尋不著鹿港班,想起當日是主婦聯盟合作社的配送日,憑藉著門口排列整齊的配送籃, 直直走進店裡,看到剛接完菜的班長張素蕙手拿話筒抄抄寫寫,原來是遺漏了班員的訂單,下午要專程前往彰化站補買,就是這種認真負責的態度,獲得班員信任,班員逐年增加,成為台中分社最大的班。
堅持的希望
多年前開始接觸有機飲食,認同琉璃光養生世界創辦人雷久南所提出的生活觀─整體健康根源整個地球的健康,陳常富、張素蕙夫妻倆開始調整飲食方式,偶然接觸主婦聯盟,因理念相合而加入。1995年臺中成立綠色生活共同購買中心,張素蕙必須開車1小時到臺中取菜,路途遙遠卻堅定不移。直到成立主婦聯盟合作社台中分社,改為個人配送,有幾次和同為媽媽的朋友聊起買菜心得,志同道合的她們於2004年決定組班,取菜點就在自家經營的飼料行─富豐行。
瞭解自己個性中有種特殊的執著,張素蕙曾抱定不婚主義,覺得沒遇到對的人就不結婚,一個人生活也自在。29歲緣分到來,離鄉背井從員林嫁到鹿港,生活封閉苦悶,想起從小喜歡拈花惹草,高職畢業後持續研習插花,當時懷著5個月身孕,在公婆支持下勇敢地在富豐行一隅開了間小花店。
花店生意益發興隆,陳常富下班後常須幫忙補買花材,但孩子接二連三報到,顧店同時也得承擔大小家務,張素蕙陷入兩難抉擇,「家庭還是最重要的,小孩童年只有一次,想要給她們正常的生活,做過也就滿足了。」毅然決然收掉花店,回歸家庭。
2016年入社的陳怡馨是鹿港班最年輕的社員,也是張素蕙的么女,自小看著班長媽媽忙進忙出。「她是讀植物病理學系的,對有機農業很有概念,也喜歡動手煮食,跑去聽入社解說也沒告訴我。」言語間透露出做媽媽的欣慰。從孩子年幼時就餵養糙米飯,孩子曾大哭著拒絕,她轉而變化出十穀米加堅果打成米漿的美味飲品,讓孩子吃得營養又開心。
▲擔心鹿港在地點心過油,張素蕙端出自製大理石巧克力戚風蛋糕,使用合作社的四方鮮乳、雞蛋,細緻軟綿且風味十足。
由於擔憂外頭販賣的點心含過多添加物,張素蕙報名參加慈濟開辦的烘焙課,心想:「要做就要成功!」沒上幾堂課就購入專業攪拌機、烤箱,剛開始老是失敗,整晚想著哪個環節出了錯,連續不斷嘗試終於成功。例如做蛋糕最困難的是蛋白打發、掌握烘焙時間, 前者是為使空氣進入,讓口感膨鬆軟綿,打到呈乳霜狀才是成功,否則烤出來的蛋糕會過硬。「我自己沒有很愛吃,就是很享受做出東西的成就感。」如此堅持為家人料理有機飲食,卻曾被朋友揶揄,直到爆發食安問題,她知道當初的堅持是對的,「不是有希望才堅持,是因為堅持才有希望。」
點燃班的熱情
班務的繁瑣,十多年來張素蕙一手包辦,樂此不疲。每週一次的取菜日,班員陸續來到店裡取菜,順便寫下下週訂單,繳交當週菜錢, 所有紙本作業井然有序,遇到產品問題或送錯貨時,班長即時反應,扮演合作社與班員間的橋梁,亟需耐心與溝通。她憶起有次訂單組重複下單,收到兩份一模一樣的菜,趕緊動員其他班員幫忙認購,充分發揮互助與惜物精神。她總是默默推動理念, 受到影響的施淑華於2004年加入鹿港班,說:「我很喜歡合作社支持小農的理念,農友願意友善耕作,社員利用支持農友生計, 這些都是善的循環。」
目前張素蕙是鹿港地區唯一的班長,班員人數已達23人,過年期間利用額曾高達10多萬元,平常每月約有6、7萬元,訂菜、對帳、收款皆由人工處理,耗費時間與心力,2014年7月訂單電子化,大幅提升班務效率。陳常富提到,擔任班長必須有時空的優勢,要能長時間等待班員取菜,也要有空間儲放菜箱,否則彼此都無法安心利用。
▲每到週二取菜日,門口排成長龍的配送籃,張素蕙等待班員取菜繳錢,店面營業到晚上八、九點,讓班員下班後也能方便取菜。
過去張素蕙一度考慮推動鹿港成立站所,實際評估後發現,即便加上鄰近員林地區社員數與利用額,皆離目標太遠,而且以往鹿港班班員多半單純利用,醞釀地區營運也須費一番工夫,「以前孩子小,每天顧三餐,工作又忙碌,沒時間參加,雖然每年都有班聯誼活動,但大家興趣缺缺,最後不了了之。」2015年在前任班專員劉玫君的積極鼓動下,她才體會原來班不只是做共同購買,還可以這麼共學、共玩。
印象最深的是,台中分社舉辦生產者面對面,邀請油品生產者金椿分享,示範苦茶油料理,班員反應熱烈,進而催生一場生產者之旅。十餘位鹿港班班員,聯合員林地區社員,一同參訪位於苗栗的金椿工廠,邊玩邊學,不僅學習油品知識,也深化共同購買的意願,班的熱情慢慢點燃。之後策辦饅頭教作、班聯誼聚餐等共食活動,參與多次的施淑華明顯感受到,班變得不一樣了,「班員拿菜時間不同,遇到也只是打個招呼,大家都不熟,一起做饅頭後就有機會聊比較多,班長邀約活動就會比較願意參加。」
合作社強調經濟參與,「班」是推動共同購買的基礎。張素蕙家中物品幾乎來自合作社,她相信,「我們共同經歷過蕾絲菜的階段,理解農友種植背後的辛苦,遇到問題就願意包容。人都有種與生俱來的良善價值觀,所以才聚合在一起,一起支持合作社理念。」
▲夫妻倆加入慈濟志工團,每週整理、回收紙箱,落實生活環保。
因捨而得的美好
婚後回家接手富豐行,陳常富運用生意頭腦,成為鹿港第一家販售寵物飼料的商行,也曾販售小量有機產品,顧守家族事業20多年;張素蕙侍奉公婆,養育三千金成長,堅持守護家人健康。此外,夫妻倆也是體制外教育的先鋒家長;1996年與一群相同理念的家長共同推動蒙特梭利教學實驗班,促成彰化縣政府制定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辦法,之後組織彰化縣全人教育協會,成立苗圃彰化社區合作學校,現為苗圃蒙特梭利中小學。生活放慢了腳步,夫妻倆也逐漸體悟到生命的真義,「人不是只有賺錢而已,要捨更多,要力行不求回報的付出與服務,這樣才會快樂,看到人生的價值。」未來他們計畫投入更多的時間在志工服務上,存續更多能量,繼續傳遞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