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遊的草根思考(下)
2017-08-22・生活提案
文/李宜真 攝影圖文/曾怡陵
凝聚潛在的社區動力
社區做為旅遊發展的主體有甚多優點,一是能將社區資源集中運用,二是能將社區環境與特色進行細部盤點,三則是彙集社區人的意識,開始一個共同且全新的方向。當然,社區的組織者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一個能自發前進的組織者能帶來許多社區未能看見的動力,且能產生極大的號召力與凝聚力,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先從聚集一些社區人開始,慢慢地好的組織者就會出現;有時一個人,也可以是一個團隊。(主婦聯盟合作社不也是這樣開始的嗎?)
組織使命必須非常明晰,尤其是旅遊產業往往牽涉到多方的利益相關者。在旅遊產業鏈中的金錢流動包含了運輸業者、餐廳旅館業者、旅遊設施經營業者、旅行社業者,甚至是銀行、加油站、學校等都間接關聯。如果社區對於發展生態旅遊的方向不明確,很容易在過程中變質而變成圖利少數者。
新竹的司馬庫斯部落明確定位生態旅遊為部落共同經營所得,部落居民領取固定薪資,共同維持部落環境、共同勞力與分享利益,但是還是有少數族人並不同意這樣的使命而不願遵守。組織共同願景的追尋,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認為成就社區生態旅遊的關鍵設計在於組織型態。依照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發表的《生態旅遊白皮書》,提出了辨別生態旅遊的八項原則來看,社會企業將是符合這八項原則的組織型態。
一、必須採用低環境衝擊之營宿與休閒活動方式。
二、必須限制到此區域之遊客量。
三、必須支持當地的自然資源與人文保育工作。
四、必須儘量使用當地居民之服務與載具。
五、必須提供遊客以自然體驗為旅遊重點的遊程。
六、必須聘用瞭解當地自然文化之解說員。
七、必須確保野生動植物不被干擾、環境不被破壞。
八、必須尊重當地居民的傳統文化及生活隱私。
社會企業與一般營利企業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社會企業選擇將部分盈餘重新回饋到具有社會或環境目的的項目上,並且願意積極促進環境維護與在地居民就業。社區型社會企業能夠結合生態旅遊的特性與企業的經營效率,創造出永續的三生產業,效果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組織社區共願
規劃社會企業時,請與社區伙伴們思索以下的關鍵檢核表,也可以舉辦開放空間工作坊進行意見的發想與彙整,是凝聚社區共願很好的一步。
社區生態旅遊社會企業令人期待的當然不只是一個永續的新希望,它還代表了無數熾熱眼神的相互支持與連結,不斷的創新與培力,帶給社區更多在地經濟的可能選項。而真正成功的社區生態旅遊社會企業將帶給臺灣更大的影響力與善意,讓我們的孩子能夠成為真正在家鄉生活的在地人,與土地連結,明晰自己的定位。
○○社區生態旅遊社會企業規劃書
一、我們想要的商業模式
.例如:成立一個社區旅遊平臺,將所有旅遊服務資源統整到平臺上,平臺負責行銷推廣,並向參與店家收取佣金或從公部門爭取預算。如墾丁的里山生態有限公司。
.例如:社區自行設計生態旅遊套裝行程(可以有各種主題,如工作假期、零碳旅行等),選擇交通、飲食、景點等相關合作伙伴,自己行銷與處理報名相關事宜。如新竹司馬庫斯部落。
.例如:成立某項專業達人團隊,如在地自然解說員,與旅行社或公部門配合,進行在地導覽解說,行銷或報名則由第三方負責。如阿朗壹古道解說導覽員。
二、我們想要的治理模式
.例如:合作社模式,出資者就是經營者,將所有利益相關者併入合作社體制,共同管理與討論所有相關事宜。
.例如:社會企業轉合作社模式,初期先招募原始股東及策略型投資股東,並以三至五年時間將員工漸漸轉成股東身分。當然也可以選擇停留在社會企業模式,除非開放認股,員工無法持有股份。
三、我們的財務與資金來源
.例如:以合作社模式經營,股東每人必須出資,出資金額大小須視所需投資額而定。資金來源以股東為主。
.例如:社區群眾募資,可將相關理念帶給認同的社區居民們,共同參與專案計畫。群眾募資金額可以混搭主要經營者的投資金額進行調整。
.例如:以公部門預算或計畫開始,加上個人資金等等。
四、我們與相關網絡的關係
.盤點所有我們手頭上有關聯性的各項資源,從耆老、學校、區里辦公室到相關協會、公部門。
.盤點核心團隊是否具備旅遊相關證照、熟悉相關旅遊法規,如導遊執照。
.關注臺灣與全球生態旅遊相關發展趨勢及議題,不斷進行策略軸轉,找出最適發展之道。
五、我們採取的員工與伙伴模式
.是否以在地居民為優先員工選項?如何吸引與培養他們?
.員工如何轉變成股東?如何讓利益公平地在組織流動?
.志工體系如何建立?如何輔助有社會目的的「商業」經營?
六、操作系統的發展計畫
.如何漸次建立從資訊(IT)到後臺顧客關係管理(CRM)的專業模組?很多新創團隊往往忽略後臺支援,導致當業務量攀升的時候因應不及。經營團隊應在一開始對於業務量進行預測,並依此設計相關配套措施,以免服務品質大打折扣。
▲阿美族人舒米如妮回憶起小時候在花蓮豐濱的港口部落看到整片海梯田的美麗景象,族人費時4年努力奔走,爭取政府資源並串聯族人的力量,在2010年開始修復損壞的水圳,以不噴灑農藥的耕作方式成功復育因缺水灌溉而休耕了30年的海稻田。2014年,鄰近的靜浦部落也加入海稻田復育的計畫,傳承土地的記憶,為子孫留一條回家的路。
▲日本岐阜縣飛驒地區的高山古街,保留江戶時代的傳統住宅,是日本政府指定的傳統建築群保護區,完整延續三生產業。可以人力車代步,由車伕介紹街道的人文歷史。街區商店林立,販售當地名產。鄰近的宮川和陣屋前早市,販售新鮮蔬果及當地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