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食聚落:回到自然,回到生活

2016-06-03・生活提案

文·攝影/張怡潔·新竹分社社員

▲水泥叢林的城市裡,讓大部分工作者只有週末才有機會接觸自然。黃仁棟感受到:「人只要脫離了自然,就沒有辦法真正過好生活。」因此,厚食聚落創造了與自然合一的生活環境,居民的日常採買、職人的工作生產,都在大樹下發生,讓人的生活重回大地母親的懷抱。(攝影/ RMOUR Image)

理想的生活該是什麼樣子?一份有熱情又兼顧生計的工作,隨日頭作息,天黑就能休息;在自己的家附近工作,生活中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些生活想像的點滴在厚食聚落共同發起人黃仁棟心中逐步萌芽,於2016年在新竹竹北結出第一枚果實。他指向窗外,隨風搖曳的大樹發出舒服的沙沙聲,職人們在樹蔭光影下穿梭工作著,偶爾與來訪的客人爽朗笑談。「你看,綠意一片、還有鳥的聲音,厚食聚落就是這樣。」

微笑的開始

2008年,黃仁棟擔任主婦聯盟合作任總經理,長期在農業與通路領域的工作經驗,讓他持續思考著生活該是什麼樣子?曾受縣市政府之邀,為當地農夫市集的普遍問題提供建議,因此對聚落的構想更加具體,開始了厚食聚落的建構。

「生態、生計、生活」—三生是厚食聚落的三個要素。「現在的社會對生計的定義是無止境的,收入四萬,之後就要五萬,收入要不斷增加。但在這裡,我們會去思考這樣是不是最好的路程。」回想幾年前,黃仁棟曾拜訪苗栗公館穿龍老屋豆腐坊的生產者吳國楨,每天一大早,左鄰右舍就拿著鍋碗瓢盆來買清晨做好的豆漿, 總是不到中午就賣完。如此受歡迎,黃仁棟好奇地問為何不多做兩桶來賣,只見他一派灑脫地說:「這麼累幹嘛,我下午要騎腳踏車跟厝邊隔壁開講啦!」這回答讓他心頭一怔,開始思考工作的真正目的,應該是要把生活過好。因此,厚食聚落的職人有個共同的默契,收入能滿足自己設定的生活品質就行,而不是以追求高收入為生活目標。例如烘焙坊職人許垚綸,達到每月麵包的銷售目標後,其他時間他都用來教社區媽媽和年輕人做麵包,回饋社會。

「人最後都要回到社區生活。」厚食聚落的目標是讓工作者不用離開家鄉到大系統中工作,可以回到自己的社區,以最小的投資做小型生產,收入就能照顧生活,而社區居民也可以享受在地現做的食物,解決工業化社會下,食物因長時間保存和複雜製造鏈所衍生的問題。黃仁棟談起有的年輕人負債百萬開店,很辛苦地在維持營運,「厚食聚落就是想探索更多選項,不用花那麼多錢,也可以達到生計。」提供年輕人更多選擇。

M-201606-153-p1101-600x400

▲黃仁棟時常遊走在聚落之間,與職人、訪客交流想法。厚食聚落勾勒出一個社區居民與生產者能緊密聯繫的場域,職人有各自的工作坊,訪客可以停留與職人深入交流。(攝影/厚食聚落提供)

美好生活的播種者

那麼如何達到目標?厚食聚落扮演著生產和需求兩大齒輪之間的小齒輪,讓兩端順暢扣接。有理念的小農和小型生產者透過厚食聚落,將觀念和產品傳遞給需求者,需求者享受好的食物和生活時,以消費、參與、回饋去支持生產者,鄰里街坊的關係從信任出發,因相互了解而形成一個循環,讓更多人投入友善生產、擴大友善耕作面積,達到三生的良善。

目前運作中的厚食聚落,以體驗為主, 秉持安心食的三大原則:食物來源清楚、製程透明、新鮮供應。

裡頭聚集共同理念的職人,居民從職人的理念分享和新鮮現做的食物中,能體驗到溫厚人情與食物真味─蔬果坊可預購在地友善小農的蔬果、當天現做的本土豆漿、鹽滷豆腐;社區廚房以友善食材製作米食料理;油坊裡有一臺油壓機,體驗新鮮現榨茶籽油的滋味;烘焙坊現磨與十甲農場契作的臺灣小麥、製作野生酵母麵包;發酵坊以當季食材製作傳統發酵食品;金工坊以金屬為材料手作器皿。

M-201606-153-p1102-600x400

▲思考臺灣風土文化,社區廚房的料理皆從臺灣米食和友善蔬食出發。

此外,未來也能讓有需求的人向職人學習,學成後回到自己的社區生產。「厚食聚落育成出來的社區媽媽,在她的社區用自己的名字開一間豆腐坊,為鄰里提供現做的新鮮豆腐。透過我們的串連,豆腐坊也可以是油品的取貨點,就可以同時幫助其他生產者。」厚食聚落像是個播種者,聚集第一批種子職人,將良善擴散,育成更多友善生產者,遍及臺灣各社區之中,讓更多人享受到美好的生活價值,同時照顧更多生產者,讓社區經濟得以循環轉動,創造共好的生活。

回到自己:我們是誰?

聊到目前這第一批職人,黃仁棟認為他們對於「自己是誰」的探索,成就了聚落最大的魅力。「普遍大家做事,都是盡力去學什麼、為了達成什麼而去做,但後來如果沒有回到『我是誰』的意識去思考工作價值,縱使技術再好,最後還是會飄的、會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談起社區廚房的廚師們,過去是臺北茶藝館的廚師,2013年茶藝館轉型專做茶館,不提供餐點。當時黃仁棟協助轉型,和廚師們一起討論未來的規劃,提出了到厚食聚落發展的想法。「但當時厚食聚落只是個概念,什麼都還沒有。」

這群年輕廚師並沒有慌張,反而開始思考如果自己開餐廳,該做什麼食物,意義是什麼?西餐底子的她們,過去心理上並不願意做中餐,認真自我思考後,從Tapas 到義大利麵,繞一圈回來,決定推廣臺灣米食,找回自己土地的文化。「我們最後還是要勇敢的做自己。就是從這個地方開始,我和這群廚師有了交集。」對職人們而言,工作就是在體現「自己是誰」的價值,熱情便也產生了。

M-201606-153-p12-600x400

▲熱情,是厚食聚落職人的共同特點。黃仁棟說:「因為那是他們真正想做的事,不會輕言放棄。」圖為烘焙坊職人許垚綸正一邊邀請客人試吃,一邊詳細地介紹現磨全麥、低溫發酵的酸種麵包。(攝影/黃名毅)

厚食聚落也是合作社

回想過去五年在主婦聯盟合作社的經驗,讓黃仁棟有了許多學習,尤其是合作社的運作,因此他也選擇成立合作社來發展厚食聚落。一方面是聚落資本並不充足,得靠職人合作協力,這也反而成為職人進駐的原因;再者一般通路中,供應者常無法擁有通路,但厚食聚落是每位職人所共有,就像一家人共同打拼。談起在主婦聯盟合作社的日子,黃仁棟漾起了招牌的溫暖微笑,說:「合作社的人是讓我想念的,也是最有趣的。」即將申請通過的「厚食聚落農食合作社」,是以人為中心組織而成的有機體,在互動中不斷創造著新的可能,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新鮮事正發生著。

店家資訊

電話:03-6582660#55891

地點: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東二段95號

營業時間:10:00~17:00 (周一至周日,周四休園)

網站:厚食聚落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