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遊的草根思考(上)

2015-09-14・生活提案

文‧攝影|李宜真

生態旅遊的解說除了美景外,土地的破壞也是整體感受的環節之一。對比位於臺中和平武陵地區的七家灣溪,思源埡口的景色不論好壞,仍然都留在我的心底。

對於許多擁有好山好水卻苦無穩定工作機會的地區來說,觀光旅遊業是發展地方經濟很重要的推手。理想的「永續旅遊經濟生態圈」讓「錢(觀光客在當地消費)」、「人(居住在當地的居民)」、「好山好水」永續地留在地方,豐盛地方三生志業(生活、生命、生態)的可能,是為地方永續經濟實踐的領頭羊。因此,生態旅遊絕對是不容錯過的永續經濟具體案例,藉由當地居民獨到的解說與引導,使來訪者得到身心靈的享受與成長,同時地方的人文與自然景觀得以被適當保留與維護,一舉多得。

M-201509-144-p2402-600x400

旅遊的環境責任

永續旅遊經濟生態圈的觀念看似直白,但執行起來卻是相當不容易。這裡包含了幾個關鍵的要素:

一、永續旅遊是什麼?

二、觀光客來訪所消費的金錢是否真的能留在地方?

三、當地居民與利害關係者能夠扮演什麼角色?

四、旅遊產業如何融入當地居民的生活?

五、地方環境維護與旅遊發展的衝突如何解決?

六、如何創造穩定長期的旅遊關注?

一九六○年代開始,因應全球經濟所得的起飛與累積,歐美旅遊觀光業開始茁壯發展,旅客人數大幅攀升,一九九○年代亞洲接續此股風潮,以此為持續成長動力。當今世界最具權威性的非政府國際旅遊組織世界觀光旅遊委員會(WTTC),於二○一五年發表二○一四年全球旅遊相關收入約為美金七•六兆元(約占全球GDP的十%),旅遊相關從業人員為兩億七千七百萬人(全球約每十一位受僱人員就有一位從事旅遊相關行業)。WTTC的地區報告則指出,二○一四年臺灣觀光旅遊業對GDP總貢獻約為新臺幣一•二兆元(約占臺灣GDP的五•六%),創造近七十萬個相關就業機會,吸引相關產業投資新臺幣一千六百多億元1。

龐大且不斷成長的旅遊產業已經成為許多人安身立命飯碗的此時,許多結果顯示旅遊行為有時卻帶出更多的環境議題,如運輸需求大幅增加所產生的排碳量、旅客因旅遊行為所產生的廢棄物與噪音、觀光地區對於維持原貌與觀光發展的衝突等等。

最早,歐美觀光客在非洲或中南美洲獵捕,追求異國冒險與文化刺激,後來開始轉變為到第三世界國家觀賞野生動植物或特殊祭典,並逐漸貼近當地居民生活的旅遊行為。生態旅遊(Ecotourism)一詞或可追溯至一九六五年,對於旅遊帶來的負面衝擊,學者赫茲特(Claus-Dieter Hetzer)建議進行文化、教育以及旅遊再省思,倡導所謂的生態旅遊,並在墨西哥猶加敦半島舉辦史上第一次的生態旅遊活動,發展至今生態旅遊已是國際保育和永續發展的環節之一。

如以生態旅遊聞名的紐西蘭,每年賞鯨相關的經濟貢獻就超過新臺幣四百億,其他如哥斯大黎加、厄瓜多爾的加拉巴歌群島、肯亞的馬賽馬拉保護區等都是經營生態旅遊的指標個案,雖然在地社群一開始在生態旅遊的參與程度並不高,甚至是完全被排除在外的,但這種情況漸漸有了轉變。

一九九一年國際生態旅遊學會(TIES)為生態旅遊下了一個廣為各界接受的註解:「生態旅遊是一種具有環境責任感的旅遊方式,以保育自然環境與延續在地住民福祉為發展生態旅遊的最終目標。」二○○二年聯合國訂定是年為國際生態旅遊年,重新審視與聚焦一九九二年《里約宣言》,討論生態旅遊在永續領域的相關政策、法規與規劃、旅遊產品設計與行銷,以及建立能夠平等監測所有利益相關者關注的成本效益角度。

在地的永續計畫

臺灣政府在二○○○年也開始擬定與推動生態旅遊,二○○二年宣佈為臺灣生態旅遊年,二○○五年發佈了臺灣第一次的生態旅遊白皮書。二○○五至二○○七年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的決議則是優先推動「高山型」的生態旅遊,選定參山、阿里山及茂林三條路線。二○○八年後將生態旅遊列入持續推廣開發產品,如主題性生態旅遊資源勘查與規劃、輔導或補助旅行社業者推展生態旅遊產品、建立產官學合作機制培訓人才,以及授證、規劃國際生態旅遊行程等等。

但是,臺灣生態旅遊的理念與施行,真的開始了嗎?

首先,掌管臺灣觀光資源的單位非常多,從一般人較為熟知的交通部觀光局、內政部國家公園管理處、農業委員會林務局,以至行政院退輔會、體育署、大專院校等等,甚或幾個鄰近地區卻隸屬不同單位管轄,如觀霧、阿里山、武陵地區等等。各個單位對於地區的經營有著各自「經營效率」的盤算,有的在意遊客來訪的人數,有的在意當地利益團體的收益情況,有的在意保育課程的推廣度;但是生態旅遊的操作在意的是公平性、永續發展性,比較屬於在地計畫、在地開發與在地經營的小規模旅遊團體,這便與掌管觀光資源所要的大數字很難連結。若真的有所連結者,事後也往往證明是場災難(如清境農場、新竹內灣、大雪山)。

再來,公部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帶動觀光人潮,更重要的是進行社區組織與培力。但這往往是非常耗時耗力的工作,短期績效很難彰顯效應。雖然社區居民應該更為主動地整合社區旅遊利益相關者,以形成永續的旅遊經濟生態圈,彼此滋養成長,但對於長期缺乏資源的偏鄉來說,實際是有困難的。況且,在形成經濟生態圈之前,可能就已經為觀光利益分配彼此反目,更遑論大家還能不隨金錢起舞,對於生態永續採取堅持不讓的態度。

因此,生態旅遊應結合自然與草根文化發展,以及分散多元和小即美的原則才是真正的永續之道,「社區型的生態旅遊」是臺灣應傾力組織與培養的未來,下次將介紹社區進行生態旅遊的組織方式。

備註

1 Travel and Tourism Economic Impact 2015 (Global/Taiwan). WTTC.

原刊登於 2015年9月144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