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塑生活│實驗生活的可能

2015-09-07・生活提案

文。攝影/王慧思

小事生活經常參加各種友善市集,販售無塑產品,也推廣無塑生活的概念。

每天九點上班,常常到夜裡兩點才能下班的電影公司職員,面對工作和生活的瓶頸,決定向公司請假,到東部進行十天的自助旅行放鬆自己。旅行的影響卻遠遠不止十天,這就是「小事生活」創辦人洪平珊故事的開始。

不對勁的生活

「在東部徒步旅行的時候,我突然覺得,我幹嘛要回去臺北那樣的地方上班呢?一點也不快樂。」洪平珊面臨人生的重要關口,她想,如何讓自己快樂地生活下去,而不是每天透支自己的健康。自助旅行回來,洪平珊辭職,半年後,去宜蘭南澳種田,之後到澳洲打工,繼續尋找想做的事。

在這段時間裡,洪平珊讀了《環保一年不會死》,並仿效一段時間後,突然讀到貝絲•泰瑞(Beth Terry)的部落格「我的無塑生活」(My Plastic-free Lie),有一種頓悟的感覺,之前想當然的環保生活,好像有點不對勁,於是開始記錄自己的塑膠垃圾,嘗試減少生活中對塑膠製品的依賴,由此開始了無塑生活實驗。

M-201509-144-p0501-600x400

▲洪平珊收集自己從5月1日到8月初的全部塑膠垃圾。3個多月累積的塑膠垃圾量非常少,所有垃圾可以塞進一個B5大小的洋芋片袋子裡。

「其實就是記錄我的塑膠垃圾量,沒有記錄的時候,都不知道會產生這麼多的塑膠垃圾。」洪平珊不買飲料、瓶裝水,也盡量在家煮飯,「唯一放縱的消費是洋芋片,真的很難做到不吃。」二○一三年,自從她將無塑生活實驗放在臉書上,依然有很多人不太理解,質疑「既然無塑,為什麼妳的照片裡還戴著太陽眼鏡?」她覺得這些並非壞事,這個實驗就是想讓大家思考進一步的行動,儘可能減少塑膠垃圾,「所以我的生活實驗口號是『不逞強無塑運動』,我不能逞強保證不吃洋芋片。當然,現在已經比以前少吃很多了。」

發現生活的細節

從澳洲回臺灣前,洪平珊問朋友們是否想要澳洲的竹牙刷,沒想到很多朋友都想要。回到臺灣後,她發現其他人也想要嘗試,心想不如就來開一家店,從竹牙刷開始,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無塑生活實驗。代理一段時間的澳洲竹牙刷,發現製作原料與資料說明並不相符,於是終止合作,促使洪平珊尋找臺灣的生產者。「老一輩的工廠老闆比較不願意做這種新的東西,嫌麻煩。哪怕我都拿照片出來,告訴他們有這樣(製作竹牙刷)的機器,還是不相信,說我騙他們。倒是一些接手家裡事業的年輕人,願意思考和嘗試新的東西。」於是,她找到南投竹山的元泰竹藝社生產。

M-201509-144-p0502-600x400

▲小事生活販售的瓶罐刷以豬毛和馬毛為材料,方便清洗瓶子內壁和底部。

「小事生活現在賣的產品,都是我用過覺得不錯,但是比較不容易找到的產品。」現有的產品不只竹牙刷,還有天然材質的刷子、手工皂、環保洗潔劑及蜂蠟保鮮膜等等。每樣產品,洪平珊都能講出其中的故事。洪平珊介紹起那些大大小小的刷子,「很多人會問可以用來做什麼?我也問過工廠的師傅,多半是用來清潔和塗裝的,其實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想像,把它們用在生活的細節裡。」有些產品還是偶然得來的,洪平珊的先生從澳洲回來後,做了木工學徒,有天她想要飯匙,就請先生做,「我看到那個飯匙,就覺得太好看了吧,這應該可以拿出來賣,於是就叫我先生多做一些。而且,還有方便左手使用的喔。」

去菜市場買菜自備購物袋裝菜、帶保鮮盒裝肉;但去麵包店買麵包,她還是覺得有點麻煩,「為了很輕的麵包,我要帶一個超重的玻璃盒去。」她恰好看到新聞介紹蜂蠟保鮮膜,與塑膠製保鮮膜大不相同,「主要的原理是在有機棉布塗上蜂蠟,經過處理具有密封的效果,可以包覆容器,或直接包食物。」原理很簡單,但臺灣居然沒有,於是她積極聯繫取得了蜂蠟保鮮膜的臺灣代理。然而,小事生活一年半來的經驗,讓洪平珊認為若只強調產品的販售,把銷售額等同於顧客對產品理念的認同感,這是本末倒置的。小事生活接下來會透過手做編織等課程,分享無塑生活的概念,開啟大家對生活樣貌的思考,審視自己的內心,嘗試找到真正必要的需求,從源頭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量。

簡單的開始

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深刻的反思前需要一個開啟思考的媒介─一個方便的環保生活方式,就要從日常必需品入手。牙刷,是簡仲威實驗的第一步。

一個年輕人離開熟悉的工作和城市,跑去鄉下種田。慢慢的,心裡有一些想法:一般人可能並不排斥環保生活,只是不如既有生活方式的方便。多數情況下貪圖一時方便,而暫時放下心中那個環保生活的理想。簡仲威想要給人們一個方便的選擇,降低環保生活的門檻。

動念簡單,對牙刷這種產品的想像也很簡單,實際做的時候卻打開了看世界的另一扇窗。簡仲威堅持產品從製作到包裝都要環保,而開始了異常麻煩的製程。首先是尋找牙刷的生產者,「原以為臺灣有很多竹產業,發現行業發展到現在,都是在做附加價值高的工藝品,很少做日常消費品了。」考量產業分工現狀及成本,目前未能在臺灣生產,簡仲威將持續尋找願意合作的臺灣生產者。此外,天然材質和機器間的關係須慢慢調整。竹子做的牙刷柄不像塑膠製的那麼整齊劃一,在開孔和植毛的時候,機器需要一些彈性,柄的尺寸和孔的位置都沒有那麼精確,稍有偏差,整個竹柄就會裂開,變為廢品。

M-201509-144-p0503-600x400

▲簡仲威想要優化牙刷的製程,並且儘量轉為臺灣生產,現階段他自己負責為牙刷柄打孔的工作。(攝影|好日子永續生活家提供)

「雖然我已經選用豬鬃這種目前找到最軟的天然材質,但有人用過之後覺得太硬,繼而放棄使用。這樣的問題現在還是難以避免,但在這個過程中,使用竹牙刷變成了他的一個選項,或者說他考慮過是否要用更環保的產品替換掉現有的塑膠產品,我覺得這樣就夠了。」簡仲威希望給大家一個可能性,一個選項,一個以環保永續的想法思考生活的契機。

M-201509-144-p0601-600x400

▲好日子永續生活家的環保竹牙刷以孟宗竹、豬鬃為原料,為方便外出攜帶,以孟宗竹製作收納筒。製程不使用石化合成材料和防腐劑浸泡,代之以碳化和蟲白蠟防腐。(攝影|好日子永續生活家提供)

把產品變成服務

簡仲威創辦了「好日子永續生活家」,出發點是「方便的環保生活」,比如說環保洗潔劑,「當然我想要做的洗潔劑是純天然的配方、沒有石化合成原料。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跟顧客之間並不是快速消費品的消費關係,而是一種服務。」為了拒絕一般洗潔劑大規模生產、快速消費、用完即棄的形式,希望消費者堅持使用環保洗潔劑的方法,「就是把這個使用變得簡單。我的計畫是從消費到回收,到再次消費的整個循環我都做。消費者根據使用情況訂購,在固定的週期內,將用過的容器寄回,我再寄出新的產品給消費者。而回收的容器,會在工廠裡清洗再利用。」簡仲威不斷嘗試設計符合這種消費週期的產品形態,「既然要回收清洗再利用,容器就要統一規格,避免回收後還需要人力分類清洗包裝。另外,因應物流配送的需要,希望把容器做成方形,不但可以緊密放置、節省包裝的空間,也減少相關的資源消耗。」

好日子永續生活家還在起步階段,簡仲威表示現在還沒有想過要發展多大,只是想把目前的產品做好,計畫中的產品也可以按時推出,希望消費者可以喜歡並持續使用下去,讓好日子永續生活家成為一個「小而美」的企業。

店家資訊|小事生活 http://simpleecolife365.blogspot.com/

原刊登於 2015年9月144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