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食農教育法立法 創造兼顧食安、環安及農安的新綠色生活

2021-05-06・生活提案

文/吳碧霜‧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執行長、張玉鈴‧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行政主任 圖/基金會提供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30多年來,因應氣候變遷挑戰及食安倡議後的反思,2012年開始推動綠色飲食教育,逐漸轉向深耕消費者的社區與社群連結,不僅注重食安,更關照農業發展、在地文化與環境永續價值。我們深深體認到守護食安需要有法制層面的保障與重視,才能讓大眾重視最貼近生活但涉及層面複雜的食安議題,這也是基金會持續推動食農教育立法的出發點。

 

疫情挑戰、豬事不安 食農教育是解方

基金會集合關注食農教育的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清華大學李丁讚老師、張瑋琦老師、田秋堇立委辦公室和樊欣佩律師,於2014年成立「食農教育立法推動聯盟」,開始倡議食農教育立法,2015年集結眾人聯署將法案送進立法院,2018年再次推動「食農教育立法」草案,但後續遇國會全面改選而在立法院擱置至今。近兩年來,疫情與國際壓力讓食農教育法的推動又有了新的能量。2019年底爆發新冠肺炎,令各國不得不實施封關政策,限縮人員與貨物的流動。台灣雖然安全度過疫情挑戰,但未來面對氣候變遷加劇下的糧食危機,將是全球共同的課題,「支持在地生產農作物」,將成為保障台灣糧食安全的根本之道。

緊接著2020年的萊豬進口問題,也讓大家逐漸了解台灣不可能脫離國際自由貿易影響。近十年來,萊牛、萊豬或日本輻射可能污染食品叩關爭議持續不斷,要根本解決食品安全的問題,不能單靠法律的禁制或高成本的邊境管理,而應該形成讓食物營養、讓土地水源安全的環境,以及讓農民樂於耕作的農村,國民才能輕鬆辨識健康安全的食物,擁有友善生態的綠色生活方式。

 

《食農教育法》從食品安全切入擴大至關心永續環境

《食農教育法》的主要內涵是面對全球貿易自由化、氣候變遷下可能出現糧食供應不穩定及價格波動劇烈等問題,需要全民支持,才可能提高糧食自給率,減少糧食浪費;同時也需要透過終身學習,讓民眾了解食物、環境、與農業安全議題的環環相扣,才能厚植食農素養。推動上從「食品安全」的視角切入,扣緊人民最關注的健康問題,再延伸導入「綠色食育」的概念與作法,讓民眾慢慢建立與農業、土地的連結,甚至氣候變遷的理解。從關心自己的健康開始,擴大到對整體環境的關心、以及永續社會的建立。《食農教育法》將食育從學童擴及全民,同時也需要觸及各種不同的社會角色,例如:學校、社區、家長、消費者、農民/生產者、廚工甚至企業等等,是長期社會價值的改變,需要搭接更多介面與利害關係人互動。
 
2020年於市集舉辦「繪讀基改-GMO?OMG!」活動宣導非基因改造知識。
 

借鏡宜蘭推動飲食健康權經驗 落實法制創造新綠色生活

我們可從宜蘭縣制定自治條例經驗,了解法制落實推展的影響。2014年宜蘭縣公布「宜蘭縣飲食健康權自治條例」,創全國首例,內容涵蓋食農教育、食品安全、友善農業,也推動餐廳採用在地食材、食品安心標章,國中小校園都需有教育農園,並不得提供有害健康的食品等規範。宜蘭縣許多學校藉由設置校園農場、耕作體驗及料理活動、舉辦教案設計競賽等方式,讓師生體驗農業、飲食與生態之間的關聯性,了解在地食材、認識飲食安全、甚至文化及生命教育等議題,並將食農教育落實於日常教學中。這也激發推動綠色永續農業飲食與旅遊的想像,頭城農場與台灣生態飲食設計中心聯合辦理生態廚師培訓,由14 位台灣各地生態廚師深入拜訪16 位宜蘭友善農友,創造後續更多永續旅遊的創意與行動。

食育法制化成功有賴長期推動,過程中還需要盤點中央各部會食農教育的經驗,突破各法規的界線,如環境教育法、國民營養法、農業基本法、學校衛生法等相關法規,都與食農教育的推展有關,可增修法規進行介面的融合與推展。最後,期望儘速通過食農教育法,發展食農教育互動網絡,刺激民間與地方政府共同制訂具創意的「食農教育行動計畫」,推動全民食農教育運動,創造真正能兼顧食安、農安及環安的台灣新綠色生活模式。
 
2020年11月基金會召開「拒絕倉促開放 破鼎難保食安」記者會,反對萊豬匆促開放進口。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