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興起的時代意義
2022-03-11・合作聯合國
文/于躍門‧臺灣合作事業發展基金會董事 圖/資料圖片
羅虛戴爾公平先驅社帶來的意義,是在人心中永不熄滅的道德心念及永不止息的倫理行為。編按:新年開春,月刊邀請資深合作人于躍門老師,以合作社的源起、演變與發展、組織型態與時代價値為題撰文,於三至五月連載。
合作社興起的背景
中世紀末,已出現公司、基金會、協會等組織。公司以商業活動為主,看重買賣成交後的價格;基金會、協會以公益活動為主,看重完成利他之後的價値。到了14 世紀,文藝復興運動催生出人文主義的思想。尊嚴與價值是人追求現實生活的目的;自由與放任則是人追求現實生活的方法。在目的與方法交互影響下,思想與行為隨之奔放,有了「科學革命」,人類正式進入現代化社會。現代化的社會意味著科學萬能,最終促成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帶來的分配制度,係以驅動「資本」運作、無生命的「機器」為重心,對有生命的人反而不重視,形成資本役使勞工。在此思維下,勞工長期過著工時長、工資低、環境差的困苦生活,淪為社會發展的祭品,不得不採取對抗的手段,遂在自由、放任意識薰陶下開始懂得自我保護,走向互助結社。終於,1844 年英國誕生了第一家經營成功的合作社⸺ 羅虛戴爾公平先驅社,為人類開闢了第三條道路。
合作社創新的分配機制
合作社的道路是一條倫理之路,試圖從「道德社會」建立起新的分配制度,誠如孫中山先生宣講《民生主義》時說︰「分配社會化就是新發明,這種發明叫做合作社……」。2016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也認定「合作社分享共同利益的理念和模式」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無論是「分配社會化」或「共同分享」,意味著合作社的盈餘分配,係在資本主義按「能力」分配、社會主義按「勞力」分配、共產主義按「需要」分配之外,提出按「交易」分配的第四種制度。透過分配制度,宣示合作社不是靠資金,而是靠交易來發展業務,並按照社員購買額分配盈餘。此創新的分配制度翻轉資本主義「錢是萬能」的想法,證明「交易才是萬能」的做法。讓社員藉由自己的「生產」或「消費」來改善生活,不再遭受壓榨與削削,做自己的主人。創新的分配制度告訴世人,「經濟效率」與「社會公平」能同時存在組織運作中。
在創新分配制度下,人人可以認購少量股金取得合作社的「所有權」;人人可以行使一人一票參與合作社的「經營權」;人人可以按交易額多寡享有合作社的「分配權」。合作社的「權」、「責」、「利」建立在人文精神上,彰顯人本的尊嚴。
合作社彰顯的價值
具有人文精神的分配制度代表的價值是什麼?價值來自經營哲理,合作社的經營哲理來自羅虛戴爾公平先驅社自訂的「規則」(rule)︰追求「道德社會」。後人為了彰顯「規則」的重要性,常以「第一法律」(First Law)稱之。「道德社會」來自善(Good)的心念,呈現社員、社區、社會三者生命共同體的關係。除了要自己好,也要社區好,更要社會好。生命共同體的關係具有兩層意義,一是同代連鎖的依存關係,二是代代連鎖的永續關係。現今聯合國推動的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可謂緣自於此。
若要實踐此理念,羅虛戴爾公平先驅社的「規則」已注入了自治(autonomy)、正義(justice)、慈善(beneficence)、不傷害(nonmaleficence)、忠實(fidelity)這五大道德原則(moral principles),讓合作社能在自主經營、民主治理、友善發展、終身學習下,通向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所謂的幸福(Happiness)之路⸺ 即是合作社的倫理大道:透過經營實現善的心念,實踐「道德社會」。
合作社創造的意義
文藝復興運動引發的「科學革命」帶領人類走向現代化的社會,這是人類發展的一次大變革。然而以科學為主體的發展模式,成就了社會上少數的資本家,卻苦了廣大的勞工,須忍受工資收入被壓榨、消費支出被剝削。分配制度失衡造成的嚴重社會問題不亞於今日。面對社會問題,當時資本主義不願自我調整、社會主義無法自我解決,合作社誕生了。透過創新的分配制度,解決了當時的社會問題。28位紡織工人推開的小門,卻是人類向善發展的大門。羅虛戴爾公平先驅社帶來的意義,是在人心中永不熄滅的道德心念及永不止息的倫理行為。相較其他組織,只強調經濟效率或只重視社會公平,這些問題都在合作社內一併解決了。合作社為人類提供了第三種選擇,走出自己的未來;也為社會創新作了第一次榜樣,創造和諧的社會。
歷史,是比大數據還要大的資料庫。今天,想想圍繞我們四周的社會問題,我們是否有道德的勇氣、倫理的毅力,還是僅依賴科技走向「道德社會」? 盼思考之。綠
(下篇預告:合作社演變與發展)
于躍門 以推廣合作事業為終身職志,歷任財團法人臺灣合作事業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系主任、逢甲大學商學院社會事業發展中心主任及合作事業顧問等職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