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水種回心裡 護水從公民意識耕耘

2024-09-11・能源議題

文/梁以青 圖/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彭桂枝、經濟部水利署、張志宏

人類的文明傍水而生,有乾淨水源才能滋養萬物,吸引人們逐水而居,這是地球亙古以來運行的自然法則。近年來極端氣候的變異,極旱與豪雨帶給世界各地嚴重災情;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產業轉型對於汙水排放的管制不周,造成環境與民生用水的汙染,形成危及生命的隱憂。

台灣也正在經歷這個命題,「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理事長、同時也是主婦聯盟合作社主席的彭桂枝,帶動新竹市民倡議喝好水的公民運動;一個有心理諮商師背景的紀錄片導演張志宏,因拍攝水利署《把水種回心裡》紀錄片,為水發聲,讓大家把護水觀念重植心中。當覺醒水在生命中的重要性,會更有行動力去維護與滋養我們的水源。
 

由公投帶動的公民覺醒

2017年,新竹的地方媽媽們,得知頭前溪上游汙染水源的問題,質疑新竹市民飲用水安全的隱患,於是組織「我們要喝乾淨水行動聯盟」,邀請長期參與社運的桂枝加入,並擔任「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理事長,在地方倡議「喝好水」的各種公民訴求,進而促成2021年通過新竹市廢污水回收公民投票。2024年,桂枝分享一路走來的歷程,一個成功的公投,喚起公民對水議題的覺醒;一個宏觀的視角,更有方向感來推展永續護水的行動。
 
新竹境內竹北市雨水下水道閘門水質調查。(圖片提供/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

親水到護水的行動實踐

桂枝出生在新竹頭前溪的右岸,一個傍水而生的農家子弟,回憶童年時和祖母去溪裡,疊石做水窪,放進捏好的米球,形成天然誘捕的蝦籠,開心捕獲大自然給予的加菜美味,那是頭前溪與家人帶給她最美好的回憶。成家後,定居在頭前溪的左岸,看著新竹的產業轉型,40年來科學園區為新竹帶來繁盛,但快速擴張的過程中,發生上、下游相關加工廠,對汙水排放的管制不周,不只頭前溪源頭有汙染案例,甚至縣內的鳳山溪也有汙染源,面對與自己生命相連的母親河流受到嚴重汙染,身為新竹居民,也是孩子的母親,保護新竹的溪水,爭取居民有乾淨的飲用水,成為桂枝努力深耕的公民議題。

2021年12月18日是全國四大公投案的投票日,唯獨新竹市有第五張「乾淨水公投」選票。公投訴求:「您是否同意,新竹市應訂定,廢污水管理自治條例,明定工業廢水、醫療廢水及其他事業廢水和污水,應以專管回收,不可排入飲用水取水口或灌溉水取水口上游?」高票通過後,成為台灣史上第一個地方公投的成功案例!但興奮之餘,廢汙水管理自治條例,目前仍周旋在地方與中央權責之間,繼續奮戰。
 
新竹的地方媽媽們發起「乾淨水公投」的公民運動。(圖片提供/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
回首過去,桂枝想起童年時,眼看父親不畏麻煩,去警察局檢舉汙染水源的不肖人士,其實是一種深植內心對環境保護意識的身教。經歷1987年新竹市水源里居民圍堵李長榮化工廠,抗議水源與空氣遭受汙染,當時知名音樂創作人邱晨,還因此寫下《水源里之歌》,唱響新竹人的環保意識與抗爭運動,在居民圍廠450天後,李長榮化工廠終於被迫關廠。回看「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的成員們,努力促成公投的成功,再次證明,喚起公民意識的覺醒,就能推動社會與環境的改革,即使緩步前進,也是大家齊心向目標跨進的一大步。
 

童年時父親不畏麻煩、勇於檢舉的身影,是深植內心的環保身教。

 

從教育著手永續水文化

「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在為公投與廢汙水管理自治條例奔走的數年間,走入許多社區和學校,分享「我們要喝乾淨水行動」的理念,與老師和學生合作水議題的教案,發起「一所學校,守護一條溪流」的活動,從教育下一代的歷程,滋長新的公民力量。
 
竹北國小進行「我們要喝乾淨水講座」。(圖片提供/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
這些過程帶給桂枝許多啟發,印象最深刻的是,竹北國小的老師與學生,改編沈文程的小河之歌,唱出「頭前溪之歌」,童真的歌聲正代表大家守護鄉土的心念。另外具前瞻性的案例,是竹北的義民高中,在英文老師的協助下,將水議題轉譯為雙語教案,與韓國仁川高中進行跨國的交流,這不僅成功深植台灣新世代守護水的公民意識,更是未來與世界水公民交流的契機!
 
帶領高中生認識豆子埔溪。(圖片提供/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

一部爬梳台灣水文的護水紀錄片

《把水種回心裡》是一部經濟部水利署講述台灣水價值的紀錄片,不僅記錄水利工程與技術,也是一部傾聽台灣萬物為水發聲的紀錄片,尤其透過有心理諮商師背景的張志宏導演,細膩爬梳各種水利人和水公民與水的連結,並且與民間NGO共同合作,追本溯源,回到台灣山川水域,回到每個護水公民的日常,記錄屬於台灣的獨特水文,從而喚起人們心中與水的連結。當有意識去覺知水在心中的意義,發心守護的意念與行動就會更有力量!
 

為水發聲 傾聽大自然的訴願

當張志宏導演接到經濟部水利署委託拍攝紀錄片後,首先面對水利人執掌各項水利工程的事務,是一個龐大且複雜的拍攝主幹。導演思考如何用柔性說故事,取代嚴肅講道理,闡述自己與水連結的經驗,透過爬梳不同領域水公民的分享,為這部片注入人文關懷的元素。同時,導演也善用心理諮商師同理感受的引導技巧,從詢問每個人童年經驗與水最愉快的回憶開始,循序挖掘與水共事得到的領悟,像是訴說故事般淺顯易懂,讓社會大眾了解水利人對管理水資源的貢獻。
 

童年對水最美好的記憶,就是阿公的陪伴,從美崙散步到海邊。


例如在農田最前線的掌水工,保留日治時代傳承下來,管理灌溉水分配的經驗,無畏風雨守護農田,成為豐收背後的無民英雄;石門水庫旁有一座「水文化館」,現為經濟部水利署北區分署的江明朗分署長,以感性的開放思維表示,希望從水文化觀點介紹石門水庫,讓民眾認識水庫,進而愛護水資源。其中,讓導演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致力護水活動的水公民,嘉義市道將圳文化學會理事長楊清樑,盡一己之力重現道將圳的原貌,他認為把環境中的水文找回來很重要,把水文還原,順著水文的脈絡釐清,自然減少水患,水文順了,環境景觀就會漂亮,人與生物的生命力就會被找回來。

掌水工,在嘉南平原執行用水調配的工作。(圖片提供/經濟部水利署)
嘉義道將圳文化學會理事長楊清樑,致力重現道將圳的原貌。(圖片提供/經濟部水利署)
片中有個特別的橋段,導演記錄「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2022 Mattauw 大地藝術季」其中「萬物議會」的活動,由台灣各地的水利專家、水職人、水公民等參與,有趣的是,與會的每個人都代表一個物種,模擬其對水議題的看法,為其發聲,反思過往的水利工程,讓人類傾聽大自然的訴願。像是達邦部落鄒族獵人暨傳統文化保留者的安孝明,代言「水獺」的角色,他先從水獺的食物—鰻魚說起:「這條溪曾經生態非常豐富,一直到攔砂壩建立,我的生存環境被破壞,沒有了鰻魚,就沒有了食物,我也就跟著消失了。」現為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分署的謝明昌分署長回應,許多類似的情況,假設有個跨域的平台,將不必要的工程透過陳情平台擋掉,跨域的共學將是未來可期的新方向。
 
達邦部落鄒族獵人暨傳統文化保留者的安孝明,在萬物議會揣摩水獺的心聲。(圖片提供/經濟部水利署)

從生活做起 耕耘下一代的環境觀

影片的尾聲,許多環境保護的工作者,分享如何把水種回心裡,其實最根本的是,從耕耘下一代的環境教育著手,讓孩子們願意親近水,長期認識生活中的河川與自然環境,對於生態的公共議題不再事不關己,等到他們長大成人,就會有意願對保護環境做出有力量的改變。

在花蓮出生成長的張志宏導演說,童年對水最美好的記憶,就是阿公的陪伴,從美崙散步到海邊。返鄉成家立業後,也成為常帶孩子親近大海的父親,海對他而言,充滿與家人回憶的連結。拍攝完這部紀錄片,對於生活中的水有更深層次的覺知,意識到孩子們從小親近海洋,自然不畏懼海,所以一到海邊,可以立刻脫掉衣服,下海嬉水。導演說,未來會更常帶孩子們親近水,讓大自然成為他們的老師,從生活中培養愛護生態的觀念。
 
張志宏帶孩子們回到大自然嬉水。(圖片提供/張志宏)

來自桂枝的推薦閱讀

 大 人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慢水:災異時代我們如何與水共存》
 小 孩  《奔流之河》、《山上的水》
 小小孩  小小孩 《小水滴之歌》
 動 畫  《神隱少女》

關心台灣河川的「流域學校」
 

來自志宏的推薦閱讀
柯金源 臺灣環境記錄工作者
其著作、紀錄片與報導等,皆值得一讀。

《把水種回心裡》紀錄片
 


(首圖圖說:桂枝與先生,一起帶孩子們到頭前溪出海口淨溪。(圖片提供/彭桂枝))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