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土地正義,主婦入陣去─灣寶農地保衛戰

2015-08-18・守護灣寶土地

文/主婦聯盟合作社

2010年5月14日,灣寶居民至行政院前抗議後龍科技園區的不當土地徵收,與學生、環保團體共同守護農村的未來。

菜籃子革命:議題篇

熱愛生活、行動派的主婦們,在共同購買運動的路上留下什麼足跡,《綠主張》月刊將系列摘錄《菜籃子革命》各篇精彩內容。

洪箱回顧這一路主婦聯盟的相伴,「我們被徵收,他們可以跟別人買啊,但是卻這樣幫忙我們,出錢又出力。對於合作社,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就親像自己的兄弟姊妹同款。」抗爭過程當中,主婦聯盟合作社除了充分陪伴,不讓農民覺得孤單,更建立了一個讓農民發聲的管道,不斷用各種方式讓都市裡的民眾知道灣寶的努力,感受守護農地是每個人的責任。

身土不二,不是說說而已

「主婦聯盟的支持不是拍拍肩膀、幫忙開個記者會而已。」熟悉社運團體運作的蔡培慧觀察,「他們的支持是有時間脈絡的,非常厚實的,盡可能在他所能做的範圍內做多樣化的投入,這是最令我敬佩的地方。」蔡培慧也提及主婦聯盟參與社會運動的一大特點,「在運動現場,主婦聯盟總能從個人經驗出發來談議題,透過媽媽們的分享,讓更多的人意識到這個議題跟我的食衣住行育樂有關,而不只是停留在硬派的論述。」她認為,就是這樣的務實態度,才能有持續的影響力。

農業之於一國,就像主婦之於一家。樸實無華,勤懇低調,卻是不容動搖的基礎。想像一個沒有主婦的家,就能想像沒有農業的國。「農民和我們不只是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關係,而是共同體。沒有農,何以為生?」創社理事主席陳來紅直言,「身土不二」是主婦聯盟重要的信念,當然有責任與農民共同捍衛家園。她認為在灣寶事件中,合作社充分展現主體性,提出完整有力又生活化的行動論述,是共同購買力量創造與延伸的極佳展現。

搶救西瓜節!

合作社歷經最熱血的一次社運經驗後,依舊持續對灣寶的關心與互動。守住了農地,大家又想起歡歡喜喜的西瓜節了。二○一二年,正當大夥兒盼著六月吃西瓜,灣寶社區卻又傳來「今年辦或不辦?」的猶疑。

原來西瓜節最初是由縣政府補助,但自從居民為反徵收開始抗爭之後,縣府就不再提撥任何經費了。所以,之後每年西瓜節的經費都是居民到處籌措,不夠的就自掏腰包。而活動中的所有餐點、西瓜,都是社區免費大招待,光是餐費就相當可觀,更遑論義務幫忙的社區媽媽們備餐的辛苦。每年來這麼一回,大家著實有些吃不消。

合作社知悉後,決定與灣寶協力舉辦,延續這可貴的地方節慶,也嘗試多元型態的支持方式。「瓜瓞綿綿.重返灣寶遊樂會」於是熱鬧登場:土地音樂會、農友市集、農情開講……。遊樂會中,大家也一起唱歌追思牽成合作社與灣寶緣分的謝麗芬,並邀請麗芬的父母親到場,以共同的力量安慰兩位老人家。

二○一三年一月,張木村猝逝。洪箱哀痛,原本無心再辦西瓜節。然而連續辦了十幾年的西瓜節如果就此停辦,讓人惋惜,合作社社員們也簡直把西瓜節視若一年一度回娘家的儀式。最後,仍由主婦聯盟合作社接手策畫,辦了一個小而美的迷你西瓜節說唱會;關心灣寶的朋友們都來了,場面溫馨愉快。與一路相挺的夥伴們重聚,洪箱也展露笑顏,還開了個小玩笑:大家彼此會認識,說起來很不幸,但也是因為農村出事情,大家才會在一起。

守住土地之後

土地守住了,然後呢?如何恢復農業生產,從事友善耕作,重塑農村價值,讓環境健康永續,才是更長遠的革命目標。為了不讓土地再被覬覦,灣寶農民覺醒,不能休耕。洪箱號召親朋鄰里們,組成了「共耕隊」,十人共耕十幾甲地,重現農家「交工」美好傳統。洪箱笑稱,「我們是一群老弱殘兵」。她的想法是,把村裡比較需要幫忙的中高齡農民叫進來,解決缺工問題,也讓從都市返鄉的年輕人有個工作,不至於孤立無援。

M-201508-143-p2301-600x400

▲2014年5月12日,來到灣寶的西瓜田裡,共耕隊隊員們互助拔草,洪箱陪著小孫子鋤田。(攝影|朱安棋)

聯合國宣示二○一四年為「國際家庭農業年」,鼓勵各國政府擬定方案,支持小規模的家庭式農業生產,重申「小農」對於糧食安全、生物多樣性、環境永續、在地經濟與文化傳承等各方面的重要性。臺灣農民絕大多數正是這種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的小農,而且比世界各國的小農更小,平均每戶農地面積只有一公頃上下。規模小、成本高,一向被農政單位視為臺灣農業停滯不前的因素,因為生產力無法與大型農企業競爭。但臺灣大學農藝學系教授郭華仁戳破這迷思,他認為產值不能只看單一作物,小農的精耕模式,除了主作物之外還能做多樣化的生產,總產出其實更勝大農。

家庭農業更具有產能之外,難以衡量的價值。蔡培慧強調,小農的生產方式不僅能鞏固糧食自給,更能連結消費者對於健康飲食的追求,並維繫農業中的土地倫理、人與環境之間「道法自然」的思維,這些都是永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灣寶共耕隊就是家庭農業發揮力量的具體示範。集合村里家戶之力,胼手胝足,一起以友善方式照顧土地,並維持數家溫飽。而主婦聯盟合作社也集合眾多家庭之力,建立城鄉互信,替這些為社會大眾生產食物、看顧土地的農友提供長遠而堅實的支持,也形成合作經濟的良性循環。這才是真正的「農村再生」。張木村心中「為家鄉找到出路」的願望,正在一步一腳印地實現。

原刊登於 2015年8月143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