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新希望 社運前進政治

2014-03-06・反核運動

文/楊佳羚 圖/傅志男

▲ 2013年高雄廢核遊行,由小朋友共同拿著「世代正義」標語領隊。

開工的週末,綠黨在高雄舉辦了「二○一四綠黨前進政治培力營」。身為綠黨黨員,同時也是其中一堂課的講師,我參與了前兩天的活動。

第一天「自我介紹」的活動中,學員要寫下四個台灣最嚴重的問題,他們一邊介紹自己,一邊依嚴重程度介紹四個問題。此時,一位跟著媽媽來參加營隊的小朋友說:「核電廠!」之後她也寫下「基改食品」等問題。當時我心想:來參加綠黨營隊的小朋友真不簡單!

回家後,我也問我們家路比「台灣最嚴重的四個問題」。她第一個是「核四」,再來是「空氣污染」。小朋友所反映的,都是生活中最基本的問題─如果核電廠發生任何危險,台灣的人躲到哪裡去?如果吃的食物不健康、吸的空氣不乾淨,如何能健康生活?

M-201403-126-p2102

▲密密麻麻盡是台灣的嚴重問題。

《我庄》裡的美好世界

營隊第二天晚上,邀請林生祥和鍾永豐來談唱《我庄》。在這些歌曲中,似乎可以看見許多生活中小人物的臉孔:在秀貞的菜園裡,有因產後或失業而憂鬱的人們、有在學校適應不良的孩子、有來到這土地上的新移民女性等,一片良田,就可以成為村裡勞動的地點,也可以養活村裡的人,重新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在庄裡,總有一大早就拿著掃把從庄頭掃到庄尾的唐氏症孩子,或是每到半夜就會拖著拖鞋出來巡庄的人;也有每天早上會固定到各家撕前一天的日曆的人,或是常出現在各大辦桌場合幫忙,一定要在第一道菜與第二道菜之間演說的人。由於農村的人情味與包容力,讓這些人成為庄內的「仙人」,恣意遊庄。這些仙人,總帶給庄內一些趣味;而可以自在遊走的庄內環境則讓各種不一樣的人都能好好生活。這才讓人發現:原來所謂「回歸主流」的特殊教育理念與「在地老化」的理想就在此處─有些疾病的人不被特別標示或禁錮在機構中,而能以其特別的模式和社區的人共處;而這些人就在社區中生活、變老。

M-201403-126-p2103

▲《我庄》音樂聲中溫暖的人情。

工人鎮長的政治決心

在營隊第一天,屏東縣潮州鎮長洪明江也來了。他以身為工人為傲,至今仍是工會成員。當一個出身貧困的工人主政時,他更能體會小地方孩子們的心情:他讓小朋友參觀鎮長室,讓小朋友坐鎮長的椅子,和鎮長合影;他帶著小朋友到台北遊學,讓很難出鄉鎮的小孩有不同的觀察與體驗。當幼托整合後,許多鄉托紛紛關門之際,潮州的鄉托依舊存在,只因鎮長認為,不能以「盈虧」來計算鄉托是否「賠錢」。以潮州鄉托為例,每年約花兩千萬在鄉托上,但收入只有一千萬。因此,並非因為潮州特別有錢,才能讓鄉托存續;鄉托之所以能繼續,原因在於主政者認為這筆經費本來就必須用在鎮內小孩與家庭,不能因為入不敷出就關閉。這正是「政治決心」(political will),如果政治人物認為這個政策是對的,就應該力守、就應該去做。

這位工人鎮長展現的正是社運的視野─當鄉托的老師們因新法上路而工作不保時,工人鎮長已經先讓她們成為合法老師(同時,我們也不妨想想,是什麼奇怪的幼托整合政策,讓既有的偏鄉托育消失,小孩無人照料、教保人員失業?)當人民生活並沒有變好時,他拒絕調高薪資。他關心的是潮州的空氣污染、人民沒有自來水可用,而這些正如文章一開始提到的,正是連小朋友都會關心的生活問題。

M-201403-126-p2104

▲營隊青年發想社運前進政治的可能性。

結集社會力,參與政治

現今台灣社會,很多人都不滿政治現況,只能對藍綠兩黨搖頭。但也有許多人認為政治就是「金權遊戲」,不願同流合污。然而,如果我們的政治人物沒有任何「願景」,對其政策也不負責,我們每次的選舉只能「含淚投票」,選「比較不爛的一個」。其實,只要我們不再以人脈關係來決定要投給誰、都開始要求政治人物履行政策,才能真正讓民主政治成為代表人民意志的政治實踐。

我們最怕的是大家被「無力感」打敗─例如,我總在百元理髮店和老闆聊「服貿」的問題,並且試圖跟她說,不是「我們不能拿這些政治人物怎麼辦」。當政策打著「自由」、「競爭力」的名號,卻是保障大財團在兩岸的投資與利潤,拉大貧富差距,讓升斗小民更覺生活益發困難時,我們更要仔細看是哪些政治人物在向財團與既得利益者靠攏。這次營隊中有學生已經開始關注大學校園裡「外包」的清潔人員的處境,也有人開始在商店街讓大家了解「服貿」簽訂後對各行業的影響。當我們民眾開始關心政治、討論政策,並且緊盯著選區中的政治人物在議會、立院的一言一行,我們才有可能創造改變。

當工人成為鎮長,不再以地方派系或利益分贓作為得到政治權力的手段,我們看到他如何了解人民的需求,站在弱勢的觀點看政策。新的一年,將是我們集結社會力的重要時刻,讓我們帶著社運的視野,參與政治,眾人的事,眾人來管。希望未來,我們的孩子詢問時,我們可以這樣回答:「當台灣政治倒退到不得了的時候,正因為我們民間社運的力量前進政治,所以,我們才能繼續在這片土地上安居,讓你們健康地長大!」

(關於作者:高師大性別教育所助理教授,著有《台灣女生 瑞典樂活》。

原刊登於2014年3月126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