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南鹽場─日曬出海的天然味道
2014-11-11・美好晚年
文‧圖/黃淥
收成的鹽,放在竹簍裡,在鹽田邊瀝乾水分。
「曬鹽須仰賴天日條件,『水、地、風、光,人曬鹽』,這七個字是海鹽產曬的關鍵。」放眼望去,鹽田宛如明鏡,海風吹拂之下,閃爍著波光。嘉義縣布袋嘴文化協會總幹事蔡炅樵解釋,海鹽是自然的產物:將海水引進,在土地上緩緩流動,經由季風吹拂、陽光照射,在鹽工辛勤地曬鹽之下,才能順利生產。
用日光找回鹽的風味
傳統的天日曬鹽,與農作一樣須靠天吃飯,台灣鹽業限於多雨的天候因素,產量不太穩定。一九八○年代,台鹽實業推動鹽田改造,在「鹽灘操作機械化」政策之下,兩千多位老鹽工不得不離業,但「台灣鹽」的價格仍不敵低廉的進口鹽;二○○一年,人工鹽田廢曬,隔年機械化鹽灘也結束,台灣的鹽業進入「無鹽的結局」。二○○三年,台鹽實業完成民營化,食鹽專賣制度廢除,進口鹽時代正式來臨。如今台灣絕大部分的農工業用鹽來自澳洲,食用精鹽經由精密的「離子交換膜」電透析技術,生產氯化鈉純度高達九十九%以上的「精鹽」,卻也因此失去了大自然賦予海鹽的多采風味。
▲用特製工具撈起漂浮在水面上的鹽花。
「理論上,今天收的鹽,與明天收的鹽,口味就會不一樣,不同結晶池產出的鹽,也有不同的滋味,只是不是每個人的味覺都足夠敏銳,可以辨識出差異。」二○○八年,布袋嘴文化協會整建廢曬七年的洲南鹽場,復曬海鹽,一步一步找回天然日曬鹽的好滋味。蔡炅樵說明:「海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鈣會帶有一點甜味,氯化鈉帶有鹹味,鎂帶有一點苦味,如果有鐵質,會有一點點的酸味,不同的礦物質會為海鹽帶來不同的滋味。」洲南鹽場產出的天然日曬鹽,味道相當豐富,而台鹽實業經由電離子透析生產的精鹽,成分只有氯化鈉,滋味則較為死鹹。
天然日曬鹽的滋味來自於海洋,洲南鹽場面積約二十公頃,鹽田區僅占兩公頃,另外十八公頃為「淨水池」─一片生機盎然的濱海濕地,以自然的力量淨化海水,再引入鹽田進行曬鹽。
▲海風吹拂之下,鹽田水面析出一層薄薄的鹽花。
洲南鹽場的產曬班長阿亨形容天然日曬鹽的生產過程是「一關過一關」:鹽田內格成一方一方的水池與溝渠,依照不同的區位分成「大蒸發池」、「小蒸發池」與「結晶池」,海水首先引進大蒸發池中,經由風吹日曬,濃縮到一定濃度後再引進小蒸發池,在此二度濃縮,就會成為飽和的「鹵水」,如此循序漸進,最後引進結晶池,經過蒸發,結晶成鹽。採收後的鹽,由洲南鹽場的媽媽們手工挑出雜質,最後進行烘乾與包裝,雜質的挑除相當耗時耗力,需要相當的眼力與耐心,每包鹽都是員工的心血結晶。
▲細心揀出鹽中的雜質。
如同農作物的生長,依據季節與氣候,海鹽會有不同的生產週期。鹽的生產順利與否,仰賴鹽工對環境、氣候的關照,以及對技術的掌握度,小小一粒鹽,生產過程卻需要龐雜的知識。
比方說冬季日照較短、氣溫較低,海水蒸發的速度會比較慢,大約需要十天以上的時間才能夠析出結晶,但在三到五月的春季大汛期,由於日照時間變長,氣溫升高,海水大約經過三到五天就會有足以採收的結晶析出。鹽工靠著經驗,根據當時的風日條件,調配海水的水量、控制水池間海水流動的速率、判斷鹵水的濃度、計算鹽產量與收成的時程。而不同天候形成的鹽,則有不同的特性與滋味。主婦聯盟合作社即將供應的海鹽屬於「霜鹽」,是冬季生產的鹽,冬季海水蒸發緩慢,生產時間長,因此霜鹽的結晶細緻緊密,品質高於其他季節。
保存台灣鹽業文化
除了鹽的生產、加工、販售,洲南鹽場的工作還包括環境教育與文化保存。在復曬鹽田之前,布袋嘴文化協會已對老鹽工進行記錄與訪談,希望留存台灣鹽業的歷史與技藝,鹽田開曬後,更仰賴老鹽工的經驗,不斷調整海鹽產曬的製程。然而老鹽工與文史工作者的思考方向不太相同,經營過程中也發生過不少趣事。
以鹽田中的通道為例,老鹽工希望土地盡可能開闢成鹽田,因此最初開闢的田間通道相當窄小,然而若要舉辦鹽田生態導覽,卻需要寬敞的平台讓訪客可以駐足,經過多次討論,老鹽工才同意將田間通道「拓寬」。而鹽田邊的蘆葦,更是蔡炅樵向老鹽工大力爭取才保留下來的:因為在傳統觀念中,鹽田若長草,代表鹽工不認真勤奮,所以老一輩的鹽工無法忍受「鹽田上長草」這件事,經過蔡炅樵解釋「環境教育」的重要性,鹽工才勉為其難地保留鹽田邊的草地。
洲南鹽場曾經歷七年的廢曬時期,期間雖然導致鹽池龜裂、淡化,卻也因此讓大自然重返鹽田,如今的洲南鹽場,鹽業文化與自然生態並存,處處可見水鳥的蹤跡,紅冠水雞、白鷺鷥、高蹺鴴紛紛前來築巢,相當的熱鬧。海水通過一格一格的鹽田,風吹日曬後結晶成鹽,經由精挑細選,分裝成一包包有海洋滋味的洲南海鹽,滋味豐富的海鹽,撒入簡單的料理中,便可達到「提味」的效果,十二月底將於主婦聯盟合作社上架,邀請社員一同支持難能可貴的台灣本土鹽喔!(作者:企畫部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