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養殖|各安其所的生態平衡

2015-06-01・友善漁業的信念

文.攝影/黃淥.企畫部行銷專員

「每天早上,我大概五點起床,就去魚塭倒飼料,每個池子巡一遍,觀察水的透明度,去看看水色有沒有清澈?陽光照下來,會不會泛光?如果看起來很清亮,就表示水有被充分的過濾,文蛤與馬蹄蛤有濾食水中的藻類,生長得很健康。同時也會撈出一些貝類,觀察殼的紋路,了解生長的狀況。」美信水產負責人曾界崇的一天,從觀察養殖池的水色開始,知曉池中水產的生息,餵飽魚蝦後,才處理其他行政事務。池中的水產採低密度混養,透過貝類、魚類與蝦類之間的相互搭配,達到生態平衡,不須施用任何藥物,也可以讓水產健康成長。

養殖池一隅,曾界崇每日都會在池邊觀察水色,了解池中水產的生長狀態。

警察返鄉養魚蝦

曾界崇唸的是警察學校,就業後卻發現自己不太適合這個工作,決心離職返鄉回到雲林口湖「魚肉鄉民」,飼養鰻魚、虱目魚與草蝦。二○○○年一次與朋友出遊時,曾界崇意外發現生長在沿海紅樹林中的「馬蹄蛤」,馬蹄蛤飽滿結實且大器的外表,讓曾界崇動念嘗試飼養,在自家魚塭孵化馬蹄蛤,同時成立「馬蹄蛤產銷班」。隨著飼養面積逐漸擴大,曾界崇發現若魚塭內僅飼養單一物種,時間久了容易生病,於是在魚塭中放入多種生物,同時降低飼養密度,讓池中生物達到生態平衡,這樣水產比較可以健康生長,降低養殖的風險,不易因為池水中有生物生病而全軍覆沒。

「你們合作社的檢驗最『龜毛』啦,可是也是我改進的動力!」曾界崇回顧與主婦聯盟合作社這兩年來的合作經驗,認為合作社的檢驗規範雖然嚴格,但是在產品專員的陪伴與協力下,也讓他檢討自己的養殖方式,不斷改善生產過程。照片中曾界崇展示測試海水白蝦是否吃飽的工具,只要把飼料放入籠中,沉入水底,過一段時間後再拉上水面,若籠中飼料已吃光,代表蝦子仍然很飢餓,若籠中仍有飼料,就是已經吃飽了。

約有四年的時間,曾界崇在魚塭內試驗不同的生物組合,不斷地嘗試才逐步抓住生態養殖的訣竅。目前,池內生物主要由貝類、蝦類、虱目魚與鯛類組成,每種生物各安其所,在池子中各有不同的職務。底棲濾食性的文蛤、馬蹄蛤與珍蠔,就像濾水器的濾心,以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為食,經過濾食後的池水會更加澄澈;供應主婦聯盟合作社的海水白蝦則是清道夫,會吃掉池中殘餘的飼料,以及附著在蛤類身上的浮游生物與藻類,使蛤類比較不容易生病。池中也會放入些許草食性的虱目魚,牠們會吃掉過度生長的大型藻類,平衡水中植物的生長情勢;若有些魚蝦類生病、行動較為遲緩,就成了肉食性鯛類的大餐,以自然機制篩選出健康的水產。

如同其他的農村與漁村,口湖鄉也有人口老化的現象。曾界崇認為,年輕人普遍不願意返鄉養魚,是因為目前市場上主流的產品幾乎都不是本土魚種,多數消費者喜歡吃少刺的遠洋大魚,如鱈魚、鮭魚等等,但是對本土的魚類卻相對陌生。本土的水產中其實有相當多非常美味的物種,只要讓消費者多認識本土的魚類,懂得如何料理在地的風土食材,有意願去購買,漁民就有辦法養活自己,也讓更多年輕人願意返鄉養魚。

用心理解生物的習性

關於水產養殖的知識,曾界崇都是透過體驗、觀察而得,他認為必須時時觀察池中生物活動的狀況,用心理解生物的習性,才能管理好魚塭。比方說,理解水生動物們是否吃飽了,是管理魚塭相當重要的工作,若魚蝦沒有吃飽,池內便會不得安寧,蝦子會在水中亂竄,翻攪池底的泥沙,干擾蛤類在底層的濾食,影響牠們的生長。曾界崇形容:「就像一個家庭,有一對兄弟,兩個人都吃得飽飽的,家庭就會很和樂,如果食物不夠吃,兩個人就會吵架。」他必須在餵食時觀察池中魚類的活動,若魚類安穩地在水底休息,代表已經吃飽了,反之若魚類仍在水面上活躍覓食,代表仍然相當飢餓。

為了推廣水產品,曾界崇推動設立馬蹄蛤文化館,用蛤類的貝殼製做飾品、妝點建物。

由於飼養密度低,曾界崇至今並未遇到嚴重的災害。若遭遇池中生物大量生病的情況,曾界崇會將池水抽乾,池底的泥土經過陽光曝曬,達到自然殺菌的效果,接著再引進乾淨海水,便可以遏止疾病蔓延,抽水過程中,因為池子設計一個較低窪的區域,讓魚蝦可以暫時在此避難。

善用海水,不抽地下水並不難

關於養殖業的前景,曾界崇充滿信心,他認為只要用心經營,要達到不用藥、不抽取地下水的養殖方式並非難事。目前美信水產魚塭的水源完全來自於海洋,池子設有一個水門,視池水狀況引進海水、調節池中的水量,曾界崇更透過魚池間循環系統的設計,循環使用池水,相當節省水資源。目前臺灣民眾普遍認為養殖漁業超抽地下水,是造成地層下陷的元凶,他認為這其實是刻板印象。養殖業的用水,其實可以透過養殖魚類的選擇、養殖池的設計,以及池中魚類密度的控管,減少對淡水資源的依賴,只要政府加強對基層漁民的教育,臺灣養殖漁業可以發展得永續又環保。

順著海水游入魚塭的野生黑星銀,俗名變身苦,肉質鮮嫩好吃,是大自然帶給魚塭的小禮物。

原刊登於 2015年6月141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