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女力共建社區防災防護網

2025-10-08・秋日,為了更好的生活

文字/于有慧 攝影/王永村 圖片來源/企畫部、總經理室

當極端氣候不再只是新聞標題,而是日常隨時可能面對的挑戰,防災不能只靠少數專業者,更要深入社區與家庭。近期主婦聯盟合作社受內政部委託,在全國舉辦十場「防災士培訓」課程。9月4日,首場課程於新北市林口消防局登場。以女性、合作教育為主軸的防災訓練備受關注,包括副總統蕭美琴、內政部長劉世芳,以及消防署、新北市副市長等中央與地方長官都到場,活動在「合作互助、韌性守護」口號聲中揭開序幕。
 

越多培訓者 就越有社區韌性

課程講師之一,主婦聯盟合作社理事主席彭桂枝表示,合作社承辦此次活動是因為「(社區) 韌性是要靠大家一起練習出來」,當更多人願意學習、伸手幫助他人,台灣就會成為更安全、更強韌的所在。此次率領合作社理事、社員,與營運團隊夥伴承辦並參與,除了過去女性對防災議題較陌生,也因女性常被視為災害中的弱勢。但在家庭扮演照顧者角色的女性,透過培訓也將是災害發生時的重要支持者,與韌性社會的重要支柱。

內政部從2018年開始推動防災士培訓,目前全國防災士已突破六萬人,但是女性僅四成,佔比數較少。蕭副總統肯定台灣第一場以女性為主的防災士培訓,「防衛韌性不只是國防,更是讓社會整體更安全的力量,很需要像主婦聯盟這樣的『社會力』,把安全真正帶進每個角落。」

內政部長劉世芳,則以過去在高雄副市長任內經歷了氣爆災難的震撼,來訴說社區民眾彼此支援的可貴。「希望國人都有韌性,先保護自己,再保護家人朋友,有能力時也去幫助他人;互助是台灣最難能可貴的精神。」希望透過主婦聯盟合作社主辦的訓練,提高女性防災士比例,向著五成邁進。
 

平時吃什麼,就準備什麼當防災食品

台灣防災士培訓主要是學習日本經驗,透過日常的準備,建立不只是個人,更是社區、全齡都具備的防災韌性。在合作教育課程中,桂枝講師提醒,防災食物並不是隨便囤積罐頭餅乾,是要符合家庭飲食習慣,「平時吃什麼,就準備什麼」。合作社架上的燕麥高纖蔬菜香菇粥、全魚利用的茄汁虱目魚罐頭、胡蘿蔔綜合蔬果汁就是兼顧營養均衡的極佳防災糧食。
 
透過情境題,學員們共同思考解決方式。
除了物資,災害中的心理支持與社會互助同樣不可或缺,現場分組討論熱烈。有人分享「物資分配不能只是規則,更要有智慧與人道」,也有人提出「如何做到共融式救災,讓包括肯納兒、老人家在內的每一條生命都被看見?」防災士培訓,不僅是知識傳授,更是社會價值的對話。
 
不一樣的合作教育,學員分享「物資分配不能只是規則,更要有智慧與人道」。

安全網建構 合作社精神觸及社區角落

本次活動由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協助講師與場地安排,有專業知識分享、也有討論與實作,課程報名可以用秒殺來形容。50位學員有老有壯,女性略多於男
性,包括社員、社區民眾,也有人專程請假來學習。「防災準備太重要了!」兩天課程中,學員除了認識到防災士的職責與任務,也學習到急救與 CPR實作、個人與居家防護以及地震的防災應用,可謂收穫滿滿。
 
學員們進行CPR實作練習。
林口市議員蔡淑君也到場參與頒奬給兩位最年長學員,分別是佘靜儀、以及以守護肯納兒為宗旨的杜格納合作社代表何素麗,突顯防災準備不分年齡、不分性別,學會自助,才有能力保護他人。台灣位處多災環境,沒有人能置身事外。從檢視家中風險,到學會互助合作,這些看似細瑣的知識,正是未來在災害來臨時,最可靠的安全網。

合作社主辦防災士培訓,不僅是課程,也導入合作教育呈現社區防災韌性的重要性。讓我們把合作社的精神「自助、助人、關懷社區、連結彼此」帶入防災教育,並在面對災害時化為實際行動,共同讓台灣成為更安全、更強韌的所在。
 
(圖片來源/企畫部、總經理室)

搭配你的防災救難包!合作社版

❶ 飲用水
❷ 主食:提供熱量、碳水化合物,如燕麥高纖蔬菜香菇粥、鹹酥鍋粑、稻鴨米餅。
❸ 主菜:蛋白質,如茄汁虱目魚罐頭、阿薩姆茶葉蛋。
❹補充:有機巴拿馬濃黑巧克力80%、胡蘿蔔綜合蔬果汁。

還可以放哪些產品呢?動動腦著手開始準備吧!
 


(首圖圖說:全國第一場以女性為主軸的防災訓練備受關注。)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