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連結在地社群與農民的氣候對策
2016-10-01・產品故事
文‧攝影/鍾瀚樞‧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專員
▲苗栗三義農民張恆賓在溫室中介紹悉心栽培的作物。
極端氣候非單一事件
盛夏的午後,主婦聯盟合作社理事主席許秀嬌與主婦聯盟基金會一行人前往苗栗三義拜訪從事有機栽培的農民張恆賓。他提到2016年夏季的超高溫,連習慣與炎熱天氣相處的他,也覺得吃不消。「我逐工攏愛一直灌水摻蜜,若無,火氣太大! 」儘管酷熱難當,還是得長時間投入高溫的農事作業環境中,為了暫解暑熱,張恆賓每天不停地喝蜂蜜水。「偏偏今年的蜜擱變少。」高度仰賴農藥的慣行農業體系在傷害蜜蜂的同時,人類也蒙受其害。
走過高高低低的田埂,我們來到張恆賓搭建在稻田間的溫室,放眼望去,鄰田大多仍採慣行農法。許秀嬌說明,鄰田農藥的防治是一大課題,尤其合作社的田間檢驗並不會特別避開鄰田接壤處。對張恆賓來說,季節時序與溫度的異常變化,對作物的衝擊才是最難解的挑戰與威脅。例如裂果,當果實表面裂開,農民只能被迫放棄這些雖可即食,卻難以進入一般消費者餐桌的作物。
「天氣變熱,你當然可以想出一些辦法來解決,問題是這種作法,會不會又打亂作物的其他生長機制,甚至整個生態? 」張恆賓這句話,既是農民面對極端氣候的無奈對策,也是當代資本主義農業與食品工業體系難以回答的哲學命題。
不僅是張恆賓感受到田間溫度升高,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氣溫報告指出,2016年7月,是人類有史以來氣溫最高的一個月1,以及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 IPCC )的報告乃至於舉足輕重的跨國企業代表的發言,種種的證據已經表明這已非單一極端氣候事件:全球暖化已是難以否認的事實,而非假設。2首當其衝直接面對氣候變遷的困境與危機的,就是千千萬萬個如張恆賓一般在田間拼搏的農民。
▲主婦聯盟合作社與主婦聯盟基金會2016 年共同推動「綠食育議題解說志工培訓」,期待培育出更多綠色飲食教育和食農教育的種子。圖為台中分社學員的上課情形。
以理解為基礎的對策
對於農業的挑戰,一般人認識不多,理解更少。如何讓大眾認識進而感同身受?2016年9月譯介至臺灣的《食鮮限時批:日本食通信挑戰全紀錄》這本書,展現了如何在大眾與農業生產者之間搭建起「相互理解與相互支持」的新鮮嘗試。
《東北食通信》雜誌以北海道地區為起點,每期以農民及其作物為主題,記者實地進駐農民的生產現場,捕捉農民與作物面對挑戰、攜手共生的鮮活歷程,介紹作物與食材的美好特質,向讀者推薦適合這項食材的各類料理作法;此外,每期雜誌隨附一箱農作物,讓讀者得以料理並實際品嚐。最最重要的是,編輯部透過臉書社團等社群平臺,使得社群支持型農業(CSA)得以拓展。CSA,一般譯作社區支持型農業,《食鮮限時批》譯作社群支持型農業,應是強調其所面向的對象,並非僅限於與生產者有地緣關係的在地社會網絡,還包括大量以城市居民為主的雜誌讀者所形成的訂戶社群。
參與社群支持型農業還可能進一步與生態農業的生產者形成進步的團結連帶,共同支持其他遏止氣候變遷,甚至翻轉社經濟體系的社會運動。重點來了,誰來扮演社群支持型農業的組織者呢?《食鮮限時批》提到,讀者與農民之間的社群經營工作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食通信」這樣的媒體確實開啟了兩者之間連結的可能性,然而編輯部本身沒有太多餘力服務社群。最終,編輯部找到了願意肩負組織者工作的讀者,擔任「社群經紀人」,使得社群經營得以持續並深入。
告別張恆賓時,天色已晚,我一邊想著《東北食通信》的經驗,如何與在地的農民產生連結。《食鮮限時批》提到, 美國的CSA著重在成為提供消費者安全食物的平臺,可是《東北食通信》有更大的企圖,期待在生產者與會員之間建立起「溫潤而密切的關係」,甚至「改變會員的意識」。要實現這一點,介於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組織者,便扮演著分外關鍵的角色:我們需要的組織者,不只是安全農產品的社群經紀人,還必須能將消費社會當中冰冷疏離的原子化個人,從散眾變成群眾,從群眾變成社群的一分子,甚至更進一步成為關係緊密且深具進步的環境與社會意識的工作團隊。
我在想,如果能透過食農教育發展出更多的組織者,一方面連結社群,成為友善農業生產者的支持力量,另一方面推動食農教育、綠色飲食教育,就能讓更多人加入社群,進而擴大工作團隊,共同為守護環境、友善農民、遏制氣候變遷而努力。透過合作社的議題解說志工培訓,還有與諸多公民團體共同發起的中部食農教育推動聯盟,主婦聯盟基金會正嘗試踏出小小的第一步,誠摯地邀請您與我們同行!
備註
1.The Earth Observatory. July 2016 Was the Hottest Month on Record . Retrieved September 7, 2016, from http://earthobservatory.nasa.gov/IOTD/view. php?id=88607.
2.娜歐蜜•克萊恩(Naomi Klein)。2016。《天翻地覆:資本主義vs. 氣候危機》。臺北市:時報出版。參考第一章對全球暖化各方論據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