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內大小事

最新社內大小事 2025-06-20

農糧署訂每月15日為食物日 日期選擇原來是諧音

食物日為每月15日,「15」的諧音就是「食物」,在食物日提倡「三要一不要」的飲食行動,包含「在地食材當季吃、揪人共食快樂吃、原型食物真好吃」、以及「不要浪費食物適量吃」。主婦聯盟從6月16日起推動為期1週的「食物週」,鼓勵採購國產農產品,並透過抽獎、產品組合搭配,推廣國產食材及食物日「食在地,享當令」的理念。

近期文章

2019-08-05 社內大小事  支持本土農糧 

氣候變遷下的農作因應策略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的總社生活材委員會與營運團隊於2018年末進行2019年度執行方向的討論,聚焦社員們著重的數個議題,歸納出4大共學主題,分別為參與式保障系統(Partic...

2019-08-01 社內大小事  支持本土農糧 

夏季蔬菜的生產攻略

台灣位在亞熱帶季風氣候帶,冬季有大陸冷高壓,氣溫較熱帶寒冷,但平地不至於下雪,冬季也是大菜類、根莖類、葉菜類及豆類的主要產期。夏季則有海洋性高氣壓,氣溫與熱帶相似,溫度高且夏季西南氣流和颱風易帶...

2019-08-01 社內大小事 

〈餐桌上的旅行〉台南分社推廣活動紀實

今年夏天,台南分社很異國。人還沒走出去,味蕾倒是領著我們進入遠方的國度,包括斯里蘭卡、玻利維亞、烏茲別克、多明尼加、巴拿馬、阿拉斯加……。...

2019-08-01 社內大小事 

橋梁

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綠主張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等組織接棒推動共同購買運動以來,2018 年邁入第 25 年,曾經一群主婦身先士卒, 嘗試開創有別於資本主義...

2019-08-01 社內大小事 

張月瑩/合作社區 大同世界中眾多獨特小我

主婦聯盟合作社對我來說,不只是共同購買,它是一種合作社區的實踐。參與合作社最大的收穫是,它讓有理想的人能有機會共同成就一些事情。合作社的目標和我的目標是一致的,我想做的事有個能發揮的舞臺,其中的...

2019-08-01 社內大小事 

陳敏香/地區營運陪伴師 專注傾聽社員的聲音只是根本

合作社無私共享丶共學丶共老的境界,是我喜歡的丶嚮往的;人是主角,有共同理想才能實踐。在地區營運,我可以聽到社員的聲音,瞭解他的意見,認識這個人,知道如何識才適所。許多美好改革都由社員提出,例如以...

2019-08-01 社內大小事 

黃素津/共享舞臺則處處舞臺 擴大消費力打造影響力

共同購買支持本土農業,支持更多農友,不會因為收入不穩定或價格不合理而棄農轉業,這是我最在乎的。農友辛苦耕作,霈要更多社員了解辛苦背後的代價,但是有太多社員不在乎丶不了解,只用外觀美醜或價格高低來...

2019-08-01 社內大小事 

當環境運動發展成合作事業, 這不是終點而是和平運動的起點

共同購買運動在臺灣有兩個重要意義,一是從女性環境團體所發起且持續成長,二是與農友、生產者合作生產生活必需品,形成有益於環境及健康的共生關係。將「經濟」從官商手中拿回人民手中,將買賣關係延伸為每年...

2019-08-01 社內大小事 

趙永誠/從站所走入社區 比衝高利用額更能漸速扎根

取貨站是主婦聯盟合作社共同購買運動的重要一環,社員因理念認同而承攬站所經營並自盈虧,最珍貴之處在於理想性與自主性。當站所具有理想性,不會鼓勵社員過度消費,以共同購買精神為先,減少浪費為行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