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停留角落|與生活理想落地生根
2015-11-04・生活提案
文/林佳燕 北南分社宜蘭社員 攝影/林世傑
在碧霞宮辦市集,孩子們光著腳丫舒服自在的聽大姊姊說故事。
小店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staytravelerbookstore
這是一則從回鄉拉開序幕的故事,得從相愛的兩個宜蘭囝仔說起。決定結婚育兒,促使久住臺中的林世傑和李紋綺在思考人生下一步時,明白城市不再是選項,因為在未來的藍圖裡,小孩該要有家族親人的陪伴長大。可是回家要做什麼呢?憑藉著對文化出版業的熟悉,加上太太喜歡小店鋪式的生活,「Stay旅人書店」於焉而生。
把店開在宜蘭市舊城區,絕對是存心的,會選在一條百公尺內有三家棺材店外加殯葬禮儀社和檳榔攤的街上,則是偶然。單是尋覓店址就花了年餘,卻像是蹲實了馬步好練功夫,一年多裡反覆走訪社區,跟居民問房子問出感情,而那個三不五時在巷弄間穿梭的少年家,漸漸的成了社區的一份子。店確定要開張了,好心腸的鄰居們反倒勸他不要貿然,想清楚才好。仗著這獨特的地利優勢,林世傑笑著說宜蘭市的「出山」陣頭都在店旁集合,連帶他現在對棺材的行情也有較多了解。
▲經過漫長尋覓,Stay旅人書店在宜蘭舊城這間老房子落腳。
舊城,不是形容詞,是地號名。這裡是宜蘭溪北的文明起點,
這也是書店選擇落腳的原因。
與家鄉對話
「Stay旅人」是書店,也是工作室。關於店名,林世傑解釋:「Stay和旅人,有著來去與停留,狹義指我和太太回到宜蘭,指外地遊客走進書店和社區來;更廣義的,我們想以自身的經驗和關懷參與討論返鄉、觀光和文化的議題。」
店內的書,少年頭家選得隨興,「多半是我的閱讀主題到哪,書就賣到哪,基本上和生活、旅遊、美學等主題相關聯。」店內參與策畫或主辦的活動,隨著一張張讓人想蒐集的海報熱熱鬧鬧貼出,本地和外來、年幼和年長、傳統和現代、區域和國際,在舊城裡有了新的對話機會。
第一系列講座即定名為「理想生活」,邀請正過著理想生活的人來分享經驗。講者雖不是家喻戶曉,但是面向很廣、很有趣,有開店的、玩市集的、教書的,臺上臺下互相認識結為夥伴,「要過這類生活,要有夥伴支持。」林世傑接著說:「宜蘭很迷人,在這裡,理想跟生活是並進的,可以一起成長,不像在大城市裡謀生,其中一方是必須被犧牲的。」
從二○一五年九月起,書店活動邁入新一階段,透過空間開放及公眾與談,推出「在地國際」為題的見學講座,有人分享去南歐觀察失業狀況的心得,有鑽研文化資產的老師深談日本古城和在地差異,
「在鄉下談這個議題很有必要性。在城市裡,民間企業、藝術同行等各種資源都足以支持你去延續你在國外的體驗,但是在宜蘭還沒有地方去做、去講,那些宜蘭孩子們在國外看到很棒的事情,如果沒辦法在地轉移是非常可惜的。」
一起做事的概念,能溯及林世傑開店前採訪社員賴碧芬和見證宜蘭友善生活小舖開辦的體會。看見眾人在成立過程中齊心努力,一起討論一起行動,向心力很強,從中學到跟大家一起做事的意義。他強調這個講座不是分享知識,不是遊記心得,是「做」,和有共同興趣的聽眾連結,「聽完一起落地生根,創造機會在宜蘭一起做。在宜蘭的生活品質與觀光發展日漸失衡的當下,我們相信這樣的交流是有意義,也會有延續的。」
從書店門口望出去,有堵高高圍牆,牆內有座廟,是走兩步就到的碧霞宮。逛廟會的經驗許多人有,不過,在廟裡逛市集就稀奇了吧!「好好Stay小賣市集」在書店前的公園辦了幾次之後,移師廟裡,廣受外界矚目,更意外勾起廟方長輩們的好奇心,追著林世傑把參加方法問到澈底,然後興高采烈得像小孩要出門遠足,慎重規劃認領了五攤,請在地木匠開糕模、找城裡最好的糕餅廠製作廟方牌宜蘭古早味糕仔,還有拓碑實作等,這些原本「市集不是我的菜」的阿公阿伯們,不僅參與擺攤,也成為市集本身在地化的重要元素。市集上,還有許多年輕面孔,有的是返鄉的宜蘭孩子,更多的是把宜蘭當家的夢想實踐者。
故事的命脈
老人,是舊城的命脈和資產,年輕人,是舊城文化能否傳承延續的關鍵。這城保有著兩百年前的工藝和生活型態,同時也面臨嚴峻的人口外移和世代斷層問題。那就來開個「慢走‧小寫」旅行寫作課吧!一行孩子六人,林世傑與同是作家的母親陪伴走訪社區各角落,拜訪在地工木匠、藝師、百年商號,大人注意安全,小孩們盡情發問,過程中領受的不只是各行業的知識,還有生活的態度。接著回到書店,我寫我見,忠實記錄當日體驗。字限三百,孩子練習表達精練,巷弄散步,則創造了探索社區的趣味。阿公阿媽、小孩、返鄉的青年世代通通交起朋友,原本聲息悄悄的社區,嘈雜了起來,聽見不同世代活潑爽朗的談話說笑。
▲Stay旅人書店作媒,帶著年輕設計師拜訪舊城匠師。
城裡還有一種看不見的寶藏:故事。大學時主修臺灣文學,畢業後採訪寫作,磨練了林世傑看見地方性格與文化的敏銳。落腳舊城後,與當地最重要的社區組織「鄂王社區發展協會」常有共事,最近共筆創作,由宜蘭縣文化局出版了《回味蘭城》,書中以在地美食為引子,但不是一本美食書,寫下的是一則則超過六、七十年的兒時玩伴情誼與宜蘭近代發展史。就拿人人都愛的「魚丸米粉」來說,這個深具宜蘭代表性的小吃,說著從前的困苦日子。「過去,魚丸米粉是大人挑擔沿街叫賣,小孩要在後面提一桶水跟著,客人吃完馬上洗碗,你可以想見小孩多不甘願,多想玩。」苦盡甘來,是在地許多百年老店的共同記憶,這些必須趁著人事還在,趕緊寫下,保留下來。
▲在宜蘭河畔一個叫「開始」的地方,「慢走‧小寫」旅行寫作課跟著年輕陶藝家簡郁文(中)學習認識土。
回來就好,土地會幫你找路
甫過三十五歲的青年,在同時面對自己人生、跨世代以及社區發展中能扮演什麼角色?一個有趣的觀察給了一些提示。由於公共空間的消佚,舊城裡看不到大樹下居民齊聚閒聊、泡茶下棋,也失去了資訊交換、情感連結的場域功能,產生世代連結的隔閡。社區裡有老屋閒置,想返家的年輕人想安居,情報卻無從打探起。書店開張,因緣際會成了平臺,成了草根味濃厚的銜接關節,也成了催化社區新動能的觸媒。把三十、四十歲的人放在世代之間,有社會歷練打底,懂得體貼長輩們的堅持,開創空間讓新世代自由發揮。
回家也需要學習。離家十多年,兒時熟悉的也全陌生了。帶著城市邏輯回鄉,土地給你的教訓就是「這樣行不通!本來計畫要做的,百分之八十都做不到。」因為,那些根本不是在地人需要的。開店之後做的,都是這片土地和居住其上數十載的長輩們教他的。人,是被土地接納的,不是主宰。
然而宜蘭惜囝啊,林世傑說:
「回家來就好,土地會幫你度過困難的。」
在這裡,是不是土生土長無妨,驕傲身為「宜蘭人」是共同情懷,或許,當對土地的愛與意識擴展開來,人人都能返鄉,讓原始出生的家鄉也變得宜居,變得令人捨不得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