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山徑│與自然步步相聚

2015-09-14・生活提案

文。攝影/林佳燕 北南分社社員

炎夏七月,在美國緬因州的阿帕拉契山徑(The Appalachian Trail)區段上,有十多名志工分成兩個小隊,在名為第三座山(The Third Mountain)及第四座山(The Fourth Mountain)之間的山徑邊坡上,每日費力地試圖挖出一顆顆大岩石來,因為,他們要替特定區域鋪上石階,以便登山客行走,更藉此減緩山徑受到人類高密度使用而造成的環境衝擊。行之有年的「手作」阿帕拉契山徑,許多人早有聽聞;最最暢銷的《別跟山過不去》(A Walk in the Woods )一書也翻拍成電影,二○一五年十月將在臺灣上映。只不過,從鋪山徑又能怎麼檢視人類生活的天然型態?

▲無數山行者視阿帕拉契山徑為心靈旅程。(攝影| Danielle Lund)

別跟大自然過不去

阿帕拉契山徑位於美國東岸,於一九三七年完成南北向串聯,從緬因州到喬治亞州,穿越十四個州,全程約三千五百公里,成為「全程行者」雖然得花上近六個月的時間,卻是全世界無數登山客一生的夢想,包括我在內。山徑經過的鄰近社區居民有人年年投入志工工作,或者樂此不疲當起「山徑天使」,悄悄放食物、飲料在山徑上或山屋中,或是免費接駁登山客,是山(自然)與人(社區)凝聚在一起的美好實例。

M-201509-144-p1101-400

▲阿帕拉契山徑修舊如舊,現地取材。即使是搬運百公斤重的岩石,也只用手動機械式鋼纜來吊掛,無石油等材料消耗。

其最驚豔世人的是這數千公里山徑全由來自世界各地的志工手作,而且,無論是疏浚、防洪、造橋、鋪階梯、搭造簡易山屋或自然分解排遺的生態廁所,或將山徑改道重修,幾乎完全就地取材,極少使用外來材料;對照臺灣郊山步道多半是由政府發包工程廠商,大量使用五花八門的外來材料,如水泥鋪面、花崗岩,甚至是廢輪胎、廢棄地毯等等,修築阿帕拉契山徑的核心概念是尊重當地的環境生態,最好的工法是讓人看不出來山徑是人為成果。

以緬因州為例,該州岩石地質遍布;當山徑路段有明顯坡度高低差而需要鋪設階梯時,岩石就是最好的現成材料。如此一來,「找到岩石」成為第一要事!但是,岩石藏在地底,看不見、摸不著,志工的服務時間也有限,如何快速挖出、搬移並堆疊岩石,更加講求方法。探測岩石所在,就讓瘦長又重的岩石鋼棒(rock bar)來吧!先高舉,然後,刺入土壤中,如果聽見「匡噹」聲,就是石頭給你的回應啦。接著鋤開草皮、土層、樹根,以鋼棒撬出上百公斤的大岩石,再以韌性十足的繩網,「一、二、三」、「一、二、三」,數人合力抬移,一寸寸搬運,鋪石階大業已達成功的一半。

M-201509-144-p1102-400

▲志工們和資深指導者萊斯特•肯維(身著紅衣者)在泥濘中與新修築的石階合照。

這種完全靠體能的方法,看似笨拙,耗時又耗體力,卻是人類在自然面前的一種謙遜與尊敬;建設過程全部就地取材,將開挖大石塊的區域縮減至最小,再將取得的諸多岩石重新排列,還給大自然。志工隊只帶了工具來,完成每一段落的山徑專案計畫後,也只帶著工具下山,最多就是雙手指尖和一身工作服滿是泥土。認真一想,即使是眼前覆蓋土壤的每一寸翠綠地衣(moss),都是山林的長住者,人類就算再熱愛登山,也只不過是短暫的訪客。

心態的減塑

究竟哪個區段要怎樣建設,會由各州代表當地阿帕拉契山徑俱樂部的資深山徑維護人員先行探查:時常積水的路段,須埋設引流樁(water bar);已顯脆弱不堪的路徑,內移一公尺,同時在舊山徑埋設尖銳立面的亂石(iceberg),阻絕山客繼續使用,讓生態養復;長年無法排水的山徑,透過土壤顏色得以判斷,改道高築新的行走小徑後,再以現地取得的中小型石塊堆疊防護牆,確保新的山徑禁得起起碼五至十年的使用,就這樣不厭其煩地反覆維護復健。

M-201509-144-p1103-400

▲緬因州「狩獵山徑」(The Hunt Trail)的石階如發包訂做,出自志工之手,全取材自幾公尺內。建造石階時,志工以童軍繩測量距離與定位,有時隨手抓根平直樹枝也能當尺。

緬因州阿帕拉契山徑俱樂部資深管理人萊斯特•肯維(Lester C. Kenway)花了一輩子時間在修復山徑,甚至自行研發免用燃料的機具器械,幫助施作工程更順利,例如拖吊巨岩。他說,如果石階建造過程工法夠細膩,可以耐用百年以上;而我們也必須謹記,每一次在山徑上施工,挖開地表,都是對自然環境不同程度的干擾,卻也是不得不為的建設,因為縱使我們置之不理,山行者的使用並不會停歇,所以面對現況,採取行動加以解決,保護自然環境、進行損害管控,其實更為積極。而這樣對山林熱愛的心與行動,臺灣也在深深努力著,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就是深具代表性的例子。我也是此行的志工之一,萊斯特聽說我從臺灣來,告訴我:「以前教我這些山徑知識和實作技巧的老師,也是一個臺灣人。」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明知木棧道不如塑膠水泥耐用,為了減少生態環境破壞,甘願每數年重新修復一次。(攝影|Glenn Daily)

放眼阿帕拉契山徑三千多公里的長度,跨越十多州,如此面積、距離,遠遠大於臺灣島,要謹守同一施作原則,維持高水準的施作成果,既能夠在地化又能讓整條阿帕拉契山徑完整一致,難不難?難,當然很難,可是高品質的施作成果持續在這條山徑上發生,也讓山徑獨特且無可取代。在每個段落的山徑修護上,不會遺留任何一點塑膠材料,不圖一點方便,不取巧便宜行事,就是老老實實的把當地的東西留給當地,把大自然還給大自然。

山徑全由志工參與實作,每州每年累積下來的成千上萬名志工,每雙手都在改變山徑面貌,這麼龐大的參與人數,從來不是山徑維護不力的藉口。山徑與大自然是主體,在地性是前提,施作的手只是遵奉環境養護信念與價值觀的行動者而已。

決定行動的內涵

在翠綠群山綠樹所環抱的一片空地上,我們紮營、設帳、炊煮食物和清潔鍋盆餐具。每天工作結束後,不難看見已經連續四年投身山徑志工的喬侯(Joe Hall)靜靜坐在湖邊沉醉自然景致中。

M-201509-144-p1201-400

▲自然分解式的生態廁所,化學藥劑止步。

喬侯從康乃狄克州來,本身也是一個小農,耕種蔬果、牧養牲畜,二○一五年買了大片的農場,就是為了讓動物們可以自在奔跑。他說:「我和我太太盡力把生活過得簡單,因為一個人真正需要的並不多,然後,我們就有餘裕可以來享受生命、跟人們交談、欣賞身邊各式各樣的美好。而阿帕拉契山徑總是帶給我久久不息的寧靜,這也讓我每一年都忍不住想再加入志工工作;為山徑和環境造橋鋪路,予他人便利,正如我們在行山時也獲得了許多來自他人的協助一樣。」

M-201509-144-p1202-600x400

▲志工與其新建造的石牆,用來保護山徑邊坡。

知而後有行動。我們也能說「信念」是抽象空虛的,藉由人的詮釋才有了具體意義,於是,你與我個體的認知將決定行動的內涵,以及我們將如何影響這個世界與各個生命。

山徑資訊

阿帕拉契山徑保育協會 http://www.appalachiantrail.org/

緬因州阿帕拉契山徑俱樂部 http://www.matc.org/

原刊登於 2015年9月144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