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瑜的簡約生活

2013-02-05・生活提案

文‧圖/康椒媛

生態四大法則,陳芳瑜譯自“Close of Circle”(中譯《環境的危機》)一書。

自有印象以來,陳芳瑜記得家裡就是經營米行,兼賣飼料與冰,家裡有一個菜櫥子,母親說是陳芳瑜賣冰賣來的。日治時代結束、國民政府執政初期,家裡裝米的布袋是美國援助的麵粉袋,有人叫米,就把米放在布袋裡頭,將米倒入客人家的米缸裡。送米,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米袋帶回來。芳瑜現在仍會用麻布袋裝糙米,「用布裝米,米可以呼吸。」她提及的米,與兒時有別的是多了生命。

米袋等於是做生意的重要容器,當時物資缺乏,壞了就得自己補,沒有新的。芳瑜依稀記得裝白米的布袋,是用三層的棉布所製成,母親覺得布袋很有用處,就將不堪用布袋裁製成抹布。芳瑜仍用著這些棉布,蒸麵包、蒸饅頭、做粿、擦拭等都會用它,用到快可以撕破了,她還是收著,「它很吸水,蒸饅頭不用紙,紙大多有漂白劑就用棉布。」她總會定期清洗棉布、再曬太陽─陽光是最好的殺菌劑,物盡其用是陳芳瑜愛護環境的方式。

M-201302-113-p2101-400x600

陳芳瑜一直延用至今的米袋,她的生活第一原則是物盡其用,並且盡量傳承下去。

M-201302-113-p2103-400x600

小時候家裡用麻布袋裝稻子,脫去稻殼的是粗糠,剩下的是糙米。

認識環境才能愛護環境

原本是景觀環境設計師的陳芳瑜,一直專注於推動台灣原生植物的復育。隨後因為主婦聯盟基金會規劃芝山岩的步道,她加入步道委員會,非常重視步道與棲地的她,每規劃一個地方,「先了解這個地方的原生植物,透過這些物種來規劃,並且可以藉此保存他們。」也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因為「認識環境之後,人們才會愛護環境。」

二○○○年,民生取貨站成立,芳瑜正式加入主婦聯盟合作社的共同購買,不僅是因為更為便利而已,背後的理念其實是來自於她對於整個生命的思考,她慢慢地從環境保護深入農業勞動的實踐。

首先是一九九九年, 陳芳瑜拜訪歐洲十多個國家,參加留德學者曾梓峰召集的「德國都市空間經理考察團」,她提到法蘭克福的都市規劃,展示了四類都市模型─古世紀、一次世界大戰、二次世界大戰、未來都市,「他們規劃時,會先對當地進行徹底地研究,而未來都市是他們希望以後這個都市是什麼模樣,是可實現的未來。」九月,她從歐洲回到台灣,接著發生九二一大地震,當時的台灣幾乎就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炸毀的法蘭克福。

回到故鄉南投竹山,殘破的家園讓芳瑜驚醒:「想做的事要及時做,明天什麼時候要走都不知道。」隨後,二○○○年,年僅三十八歲的陳芳瑜辭職,「我想做我想做的事」─矢志全心推動台灣原生植物的復育,不斷提出復育計畫、尋找各種機會,她對植物的尊敬仿如神祇,「植物是被人們趕到山上去的,就必須好好地請下來。」用謙卑的心,重新對待環境。

M-201302-113-p2102-400x600

芳瑜將糙米泡成發芽米,「發芽後,他就是活的。」裡頭的酵素會甦醒過來,超越原本的營養成分。

餐桌上的感恩

由於推動原生植物復育不易,陳芳瑜轉而投入環境調查,二○○一至○二年,申請了內湖碧山里的社區營造計畫,規劃部分農業教育,拜訪了劉力學與黎旭瀛,開始思考有機農法與自然農法的不同。她對於二者的體悟,也是她後來選擇自然農法的理由─餐桌上的感恩,秀明自然農法提倡珍惜飲食,並且是全食,整株植物都可以食用,「感謝植物賜給我們的力量」,吃飽就好,而不是盡量地吃、吃不完當堆肥。至此,芳瑜立志推動全台灣實踐自然農法,也於民生站開辦自然農法課程,從環境、生產、食品添加物等面向談起,將合作社的計畫生產與消費的精神結合一起。

陳芳瑜清洗自然農法的糙米時,突然覺得「好香」,捨不得倒掉的洗米水,於是留下來當飲用水喝,她平實地說,「慾望越少,就能擁有越多的綠生活。」白天時,陳芳瑜透過自然光閱讀、使用空間,在她的家裡,感受到更多的像是氧化的光線,微黃卻自然,她說:「黃是正常,何必漂白」。

未來,她希望可以有塊地可以好好耕作,以貼近土地的方式,尊重植物的意願,也重新省思生命之間的關係,從消費者、有計畫的生活者,更為珍惜為己捨身的環境。

M-201302-113-p2104-400x600

餐桌旁的牆上貼著她寫的書法字:「享受飲食,細嚼慢嚥」。當你開心地食用,免疫力就會上升,慢慢地咬,感受食物的能量,這就是自然農法,絕對不會生產過量,因為植物生長地很慢,讓植物用自己的力量成長。

原刊登於《綠主張》月刊2013年2月113期。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