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參選人,您知道守護農業的願景嗎?
2016-01-27・本土農糧 麥田與雜糧守護
▲圖說:守護宜蘭工作坊於2014年10月17日舉行「守護宜蘭心價值,搶救農田地景」連署行動誓師大會。守護宜蘭工作坊提供文╱詹武龍‧ 新竹分社編委會主委
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在短短的50年內從超過百分之百跌到剩下百分之三十二。很多人以為這是社會發展必然的結果,然而若對照先進國家來看,就會發現他們的糧食自給率很少像台灣這麼低的。要瞭解這個情況,就必須從台灣現代化的背景開始說起。
第一階段:美式工業化的陷阱
二次大戰結束,美蘇兩大強權在全球各地互相角力畫分勢力。東亞第一島鏈成為美國防堵共產勢力進入太平洋的重鎮。為了確保盟邦政治穩定以免遭受共產主義滲透,美國輔導日本、南韓、台灣、菲律賓推行了土地改革,將地主的土地釋放給佃農。緊接而來的綠色革命中,以雜交種子、農藥、化肥、灌溉、機械等協助這些地方邁向農業現代化。
這一方面讓糧食產量大增以穩定政局,但在另一方面卻造成了糧價大跌,農民難以生存而紛紛離開農村走向城市及工廠。在都市化及工業化的過程中,將這些國家導入以美國為首的產業分工體系。從早期重化工業、加工出口到科學園區,都是按照著這個藍圖將台灣逐步打造為代工之島。在此同時,美國為了解決國內糧食生產過剩的問題,便以平衡貿易逆差為由,將大量的農產品傾銷到這些國家,甚至迫使台灣農業休耕,以消化更多進口食物。
我們認為以工業賺到的錢去購買廉價的進口食物是非常划算的,因此在自由貿易談判中,我們將農業利益棄若敝屣的出讓,以爭取工業的優惠。但在美國的算盤裡,他掌握了工業系統中最賺錢的關鍵技術和品牌,而讓台灣去賺辛苦的代工錢。他深知糧食才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命脈,在缺糧的時候,人們將會願意付出高昂的代價來換取食物。
第二階段:土地開發風暴
台灣在不成熟的民主化過程中,政客習慣用政策買票的方式討好特定選民,不斷開出越來越大張的支票造成財政嚴重的負擔。另外政客藉由權力和資訊落差得以在各項政策的執行上中飽私囊,將國家的財富收歸私人所有。然而卻沒有人敢去面對問題,只能藉由不斷舉債或是挖東牆補西牆來延緩問題爆發,這讓台灣原本厚實的國力在短短的十幾年內迅速耗竭。
長期以來,守護台灣農業最關鍵的保命符就是農地農有、農地農用。但台灣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過程中,徹底出賣了農業的利益,為了平抑農民的不滿,政府開放農地自由買賣及限制,只要農民將農地賣掉就不再是農民,也就不會有農民運動了,但這卻造成了農業無可彌補的浩劫,民間爭相購買農地興建農舍,就像是癌細胞一樣不斷在農村擴散。
但更可怕的,是政府做莊下來開發農地。台灣在五都之後,縣級政府所能獲得的資源變得越來越少,導致人口流失更加嚴重。而對政客而言,如果沒有資源發包工程綁樁,將會危及其政治命脈。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政客們找到了一個妙方,那就是土地變更。地方政府主要的稅收來自於房屋稅和地價稅,而農地是免稅的,因此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縣將會變得非常窮。如果可以將農地變更為建地,不僅可以增加稅收來建設,也可以透過土地變更的龐大利益來餵養樁腳。因此全台灣不分藍綠的地方政府都熱衷於都市計畫,徵收農地變更為工業或住宅用地。都市計畫所到之處,周圍的農地因為受到汙染和影響也都等著徵收,很快台灣將會失去所有農地,當然也不再有農業。
根據統計,台灣現行都市計畫區可容納人口已超過2500萬,而都市人口是1800萬,人口最高峰將於2025年達到2365萬人之後下滑,而台灣勞動人口比例將於2016年開始下降,這些都是不利於房地產的警訊。但台灣房價居高不下,空屋率這麼高,政客卻還不斷要推行新的都市計畫,建商也樂此不疲。他們所著眼的都是中國的市場。但對中國政府而言,此時購買台灣房地產等於幫台灣解套,不如等台灣房地產崩盤再來買銀行,我們正在蓋一隻特洛伊木馬等著被統一。
農業重生
在政府眼中,只有大規模農業才是農業,小規模農業都只是玩玩。但是跟國外相比,台灣的農地成本太高、農地和住家雜處,根本沒有條件發展大規模農業,造成務農成本居高不下無法跟國外競爭,所以政府就乾脆放棄農業。
然而如果可以換個角度來看,台灣其實是一個非常適合發展CSA社區支持型農業的地方,我們農村和都市的距離非常接近,若是採行友善環境耕作,就更有利於生產消費雙方的連結。此外,進口食物在長途的倉儲運輸過程中,都必須經過許多殺蟲、滅鼠、殺菌的處理,因此進口食物要維持有機等級的倉儲運輸成本將會變成非常的高,這才是台灣農業能夠戰勝進口食物的戰場。如果用友善環境種植就可以提高產值,這都是對小農非常有利的條件,這也是台灣農民必須要有的覺悟。
當然消費者也許會說,有機農產品那麼貴怎麼買得起。 現在我們把最多的錢給房地產業者,讓他出賣我們的未來,把錢搬到國外。卻捨不得付錢給農民去生產好的食物。如果反過來,讓房地產價格下降,讓農產品回歸合理的價格,當農民賺錢之後,這些錢將會持續留在國內消費,而讓大家都有錢賺,想想哪一條路比較好呢?
本文原刊登於網氏╱罔氏女性電子報第464期農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