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仔粿

烘焙.點心

食譜設計者/林足芬(板橋站社員) 照片/企畫部

材料


★粿皮食材:
圓糯米400公克、蓬萊米100公克、糖 50公克、油20公克

★天然色素食材:(擇一使用)
1.紅麴粉或艾草粉2大匙
2.冷艾草泥110公克(新鮮艾草60公克洗淨,汆燙5分鐘後撈出泡冷水,接著取出擰乾,用調理機加80公克水打勻即可,所添加量會影響粿皮顏色及香氣)

★內餡食材/鹹芋頭
絞肉100公克、乾香菇15公克、蝦米15公克、芋頭(切丁)600公克、糖 1大匙、鹽 1小匙、油蔥酥3大匙、胡椒粉&五香粉適量、醬油1大匙、香菇蝦米水3杯
(所有食材先炒香,再加香菇蝦米水小火燜煮10分鐘至芋頭熟,放涼備用)

★內餡食材/甜紅豆泥
紅豆600公克、奶油 40公克、糖200公克、糯米粉40公克、水1800公克
(紅豆不浸泡,放入電子鍋,加紅豆重量3倍的水蒸煮至軟爛,接著放入奶油、糖、糯米粉攪拌均勻再蒸5分鐘,放涼備用;如電子鍋較小可減少紅豆重量,如200公克紅豆,加600公克水蒸煮)
 

步驟


 古早版草仔粿 
1.圓糯米、蓬萊米洗淨後浸泡水中6 小時以上,放入調理機,以機器可轉動的水打成米漿。
2.米漿放入布袋中,以重物或重量壓實瀝水,約2到3小時成乾的米糰(粿粞ké-tshuè),成品約800 公克。
3. 把壓乾的米糰均勻搓散;另取1/10重量米糰,剝成片狀放入滾水煮製,浮起即撈出成為「粄母」(粿酺kué-pôo)。
4. 搓散的米糰加入粄母、糖、油以及色素食材,反覆搓揉均勻至米糰有延展性,完成後以每份60 公克平均分切。
5. 分切後米糰包入預備好的餡料30公克,合口塑型,表面刷上少許油防沾粘,下墊竹葉或烘焙紙,放入蒸籠中。
6. 取一大鍋加水燒滾,放上蒸籠,上蓋以中大火蒸煮15到20分鐘即完成,放涼會更Q 喔!

 簡易版粿皮作法 

糯米粉 200公克、蓬萊米粉 50公克、糖25公克、熱水 125公克、冷水(或新鮮艾草泥) 65公克、油 10公克
(取一容器放入所有食材沖入熱水攪拌均勻即形成「粄母」,放置稍涼再加冷水或艾草泥適量調整米糰柔軟度,最後加入油搓揉均勻即可)
 
烹調時間10小時 古早版(含餡料製作)
烹調時間90分鐘 簡易版
 

料理撇步:

Tips1 
米糰要均勻搓散,後續製作外皮時才能與粄母充分混合。而米糰加入粄母後要耐心搓揉均勻,一開始別因太乾就加水,米糰會過度濕軟。

Tips2
蒸煮約10分鐘時開蓋略為降溫,再蓋回繼續蒸,可避免草仔粿一直膨脹,保持完成後的圓潤形狀。
 

你可能有興趣的食譜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