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在穀雨 一股溫柔平和的改變力量

2011-11-01・本土農糧 麥田與雜糧守護

文.圖/台大穀雨社

2009年,政府推出「農村再生條例」,以台灣農村陣線為主的民間團體認為,此一法案對於農村發展不是「再生」,而是傷害。於是,開始在台灣各鄉鎮、校園舉辦說明會,試圖讓農民意識到問題,捲動關注農村的學生。

「農村讀書會」是穀雨社的最早名稱,成員來自不同學系、背景,卻都同樣關注台灣農村與農業發展。從在校園裡透過讀書、寫文章、舉辦市集、訪鄉、辦營隊等活動開始,一點一滴地累積對農鄉社會的再理解。或許是彼此在求學路上,都經歷過某種程度的城鄉流動,格外容易凝聚大家對於「真實地重新理解農村/鄉村」這件事的共識。

用多元觀點看待農業議題
2010年末,農村讀書會改名為「農村實踐小組」,從暑假在彰化溪洲的夏耘營隊、七一七凱道上的抗爭行動、環保署前的反國光石化遊行;從都市到鄉村、再從農村到土地,我們用雙腳、雙手觸摸這塊土地、保護這塊土地。

年輕的面孔出現在普遍老化的農村裡,總是特別引人注目,而我們也期許自己能夠真正成為進入農村、推進農業發展的生力軍。2011年,再次更名為「穀雨社」;取自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正值清明播種時,上天落雨、幼穗滋長」,象徵成員的年紀與熱情。

有關農業的一切對許多台大學生而言,是相當陌生的。如何在校園裡讓同學們認識農村,進而引起對農業的興趣,確實是個困難但重要的課題。為此,穀雨社思考過與特定農村建立長期夥伴關係,例如政大返穀社之於苗栗灣寶、清大頭前溪社之於二、三重埔。

有互動、就有了解
在到過不同農村參訪後,考量距離以及社團成員各自的興趣差異,穀雨社暫時無法持續將重心置於某個特定所在。在正視社團的調性後,我們逐步調整社團的運作模式,將社團當作連結校內與校外的平台。一方面分享社會、農村中的相關議題給校內的潛在參與者,一方面將同學們帶出校園,實際進入不同的農村、果菜市場或是抗爭街頭中,打破校園及城市的藩籬。

一年下來我們發現,帶著一群具有熱誠的參與者到農村與農民互動、參與農事、實地了解當地生活特色的這種方式,最能引起參與者進一步投注心力來關心農村。身為學生,我們並不滿足於追求學院內的知識,而是期盼從參與中得到訊息、探求知識,並觀察對話,增進對現實的理解。

穀雨社成員的分殊性,讓彼此在參與社會議題時,能夠有不同領域的激盪與對話。這些對話更因為彼此所擁有的不同網絡,產生更為多元的觀點。這樣的組織特性使我們不僅從專業的農業知識,也能從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及科技面向看待農業議題。

雖然社團運作總是相當「隨性」,每每遇到不順,我們也常笑稱「才剛創社不滿一年,就要倒社」。然而,憑著大家對農村的共同信念及彼此間的信任,社團倒也順利運作著。

期待更多秧苗茁壯扎根
做為一個校園社團,穀雨社最終還是希望在校園裡深耕農業議題,並具體形成校園內可操作的議題。例如,我們認為「食材取自於在地」的想像,可以從台大校園的膳食體系落實,以及未來跟老師合作,把重視農業、農村、農民的概念開設相關通識、實作課程,讓更多台大學生知道「為什麼要關心農業?」「為什麼農業跟每個人都有關係?」

不過目前看來,要和學校的行政體系或是社會主流意識型態對話、使之改變,勢必將是個辛苦而漫長的過程。不論校內、校外,都有太多事情需要、也必須要改變。我們希望社團運作能慢慢累積能量,摸索出最溫柔、最平和的改變力量。

儘管穀雨社下一年度有不少人畢業,透過暑假與台灣農村陣線合作的夏耘營隊,以及和其他農青在地方組織的青年社群(例如苗栗後生會),關心農村的意識已經散發到校園以外的地方。這學期,許多新的夥伴陸續加入,而我們也將繼續行動、理解,期待明年穀雨之時,有更多秧苗在細雨中茁壯、扎根。

原刊登於2011年11月98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