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農業的先驅—茶農.北村親二

2018-12-09・本土農糧 麥田與雜糧守護

文.圖/熟年優雅學院提供

茶葉可說是一種類似工藝品的農作物。
「一點一滴匯聚而成的精華,這正是茶葉的真滋味。」

在我曾經遇過的許多有機農夫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橄欖農山田先生,另一位就是北村親二了。

北村先生在昭和四十四年(西元1969年)開始挑戰有機農法。根據他的說法,那是個「沒有人知道什麼叫有機農法的年代」。

同樣在昭和四十四年,有農耕詩人之稱的星寬治,以之前我曾經接觸過的日本第一米農遠藤五一先生所居住的山形縣高畠町為中心,在那附近一帶推廣了有機農法。兩年之後,日本第一個由有機農夫共同組成的團體-日本有機農業研究會-才正式組成。從這幾點來看,在那個時代,的確沒什麼人聽過或知道什麼是有機農法。

我之所以對他印象深刻,是因為這位乍看之下個頭不高、看起來樸實木訥的普通歐吉桑北村先生,讓我認識到什麼才是人類原本具有的能量。並非北村先生有什麼特殊的才華,而是他非常認真地激發沉睡體內的能量,努力使這股能量百分之百發揮作用,就是這一點令我深感敬佩。站在北村先生的人類力量面前,我肅然起敬,同時也感覺到自己體內的能量似乎也受到召喚,滾滾沸騰了起來。

沿著陡峭的山路一路向上,來到頂端時,彷彿一大塊綠色地毯展開般的茶園壯麗景觀,在眼前豁然開朗。

北村先生一家人就住在這個長崎縣北松浦郡佐佐町牟田原開拓地的山頂(標高三百六十公尺),天晴時,甚至可以遠眺至五島列島。可惜當天下著雨,北村先生於是帶領我來到他自己建造的觀景台。

這裡坐鎮了好幾顆巨石—令人回想起六十年前讓他決定在這裡開疆闢地的時刻。我非常能理解那時候為何眾人都不想在這裡開墾,當年這種埋了多顆巨石的土地,誰能料到會有今日的這番風景啊!

「『如果知道這塊地能有今天的成果,我才不想賣呢!』當初將土地頂讓給我的人也這麼說!北村先生雖是笑笑地說,但當時來這裡開墾的三十三戶人家,大部分後來都放棄了,可見這塊地的挑戰性有多麼高。

北村先生出生於昭和九年(1934年),是長崎縣平戶市的農家次男。當時的習俗是由長男繼承家業,次男以下就得離家自立門戶。於是北村先生國中畢業後,先到縣裡的茶葉指導所學習,接著開始尋找自己的土地,最後落腳在這裡。

茶農|北村親二|長崎縣佐佐町

「從我爺爺那個時代,我們家就是跟著當地的工會做茶葉。因為從小看到大,所以我也決定來種茶。原本是打算在平戶做,但實在找不到地。後來去茶葉指導所上課,他們就介紹我來這邊。」

「這裡沒水、沒電,空蕩蕩的土地上啥都沒有。不過我還是很高興能有一塊地可以種茶,畢竟我就是抱著這個目的來的,即便它是一塊荒地也無妨。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在這裡種出茶來。」

於是北村先生就住在這只有六個榻榻米大的搭蓋小屋裡,開始當起了茶農。他沒有錢,也沒時間種一些能當食物的農作物,所以飲食也成了一大問題。實在沒辦法,只好吃一些野生的香菇或薯類充飢,生活狀況只有清貧兩字可以形容。

即便如此,他還是下了一個決心。

「我要賣掛上自己名字的茶葉。」既不是產地名,也不需要別人經銷,他就是要種出掛上北村這個名字的茶葉,然後再以北村這個名字銷售茶葉。他決定要做自產自銷的茶園。

「這一帶如果是像嬉野茶或八女茶這種大型的茶葉產區,我當然可以搭順風車,掛上這塊地的名字來賣茶葉,但這裡就不是個產地呀,所以我才打算掛上自己的名字賣茶。」

寫到這裡,大家會以為北村先生是侃侃而談的人,事實上採訪北村先生時,我提出問題之後,他都會先沉默一陣子,再一點一點地謹慎回答。在這當中,既不見北村先生身為有機農法第一人的自負,也不刻意強調自己的成功經驗。

在這裡開墾三年之後,北村先生與來自鹿兒島的佐津子結婚,他的種茶事業也從單打獨鬥,變成了兩人相互扶持。

佐津子每天都要走四公里路到河邊打水回家。兩個人從清晨五點到晚上十二點都在工作。

「我太太也很辛苦。我會在田裡種一點點地瓜、蔬菜之類的農作物,讓她帶去市場賣了換錢,真的是辛苦她了。」婚後兩年,長男誠誕生了。五年之後,次男正紀也來報到。孩子們漸漸長大之後,也開始懂得分擔父母親的工作。

佐津子說:「這兩個孩子成了我繼續撐下去的動力。當時工廠還很小,熬夜工作可說是家常便飯。」

「我跟孩子們說:『明天還要上學,快點去睡吧。』但他們就是不肯去睡覺,繼續留下來幫忙。我如果累了或者身體不舒服,他們就會說:『媽媽,等我們長大了,就會更努力地幫忙,妳不要哭,要加油哦!』」現在已經擔任北村製茶董事的長男誠,說起了當年的故事。

「其他農夫收成好時會說:『收成好還是窮得要死啊,真沒勁。』收成不好時就說:『今年收成慘淡,真沒勁。』一天到晚就把『真沒勁』掛在嘴上。但我們家遇到收成不好時會說:『明年一定會更好。』,收成好的話就說:『有這麼多的收成可以賣,真好。』」

「我們雖然窮,卻深信總有一天能過上好日子。像這樣說著說著,漸漸覺得開一間茶行似乎也不錯。」

「『想想看哦,一百公克的茶葉也許只能賣一百日圓,但也有可能賣一萬日圓,能夠這樣賣的東西也只有茶。所以,茶葉可說是一種類似工藝品的農作物呢。』」

「所以,我想幫忙父母親,並非是覺得他們可憐,而是希望有一天能獲得他們的認同,跟他們一起工作。總之,我從不曾向父母親抱怨,也不會示弱。」

「茶葉可說是一種類似工藝品的農作物呢!」從北村家大兒子說的這句話當中,我看見了北村先生從未在我這個採訪者面前展露過的、不屈不撓的態度與氣魄。同時我也非常訝異,原來早在四十多年以前,北村家就已經擁有傲人的茶農專業技術,如今則是以生產者的角色,在地方上發展小型企業。

北村先生告訴我,用心栽培的茶葉收成時的喜悅,將一家人緊緊地結合在一起。「與其悲觀地想:『怎麼只有一點點收成?』不如樂觀地說:『能有這些收成,真是太好了!』

總之,我們凡事都抱持著感恩的心,全家人一同分享收成的喜悅。一直以來都是如此。」

對於這樣的父親,次男正紀的形容就更直白了:「我父親簡直就跟神一樣啊。即使屢受打擊,他還是能夠屹立不搖,實在了不起。一般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應該不會想來這座山吧?而且就只能靠著自己的一雙手與一把鐵鍬。」

就這樣,北村先生的種茶事業,又從兩相扶持發展成為四人同心協力。一家人一起種茶製茶,生活也開始穩定下來。之後,一個新契機來了:之前就認識的當地消費者合作社提出一個新的委託。

「可以試著種無農藥的茶葉嗎?」

沒有一家茶農敢接下這張訂單,除了北村先生之外。

消費者合作社提出種植無農藥茶葉的委託,是在昭和四十四年(1969年)的時候。

「在那個時代還沒有『有機農法』這個名詞。要怎麼做,我們真的毫無頭緒,但還是得想辦法把茶種出來賣出去。無論如何,我們都得迎合客人的要求,不然生意就做不下去了。所以我跟對方說:『如果你們會買,我就種。』我畢竟還是得想辦法過日子嘛,所以並不是基於『為世界或為人類』之類的偉大志向,而是為了自己著想。」

當時當然找不到任何關於有機農法的資訊,就連肥料也得靠自己從頭嘗試。一切只能靠摸索,而且誰也不敢保證一定會成功。換成是我,絕對沒那個膽量放手一博。面對這空前的挑戰,北村先生卻依然沒有放棄身為茶農的堅持。

「要實施有機農法,當務之急就是先養土。所以我去割了麥草或稻草製作堆肥,再加進土壤裡。不過,跟使用化肥時不同,得等上一段滿長的時間,才能產生效果。」

自從開始有機農法之後,收成量比以往大幅減少了三分之一。不過北村先生還是堅持下去,就這樣持續了五年。之前好不容易有點雛形的安穩生活,這下又煙消雲散。一家四口再度陷入貧困之中,只能靠著田裡的莊稼勉強餬口。

「我們省吃儉用,把錢攢下來買米糠、豆渣之類的有機肥料。那段時間可以說簡直是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啊!」佐津子說。

北村誠也說:「走在街上,路上的人都指著我們笑說:『那個人只會買農藥跟肥料啦!』」

當時,拉北村先生一把的是委託北村先生以有機方式栽種茶葉的消費者合作社,以及消費者們。

「甚至還有客人帶來米、味噌、醬油送給我們呢!所以,每當我覺得洩氣時,腦中就會浮現出這些人的臉龐,我就覺得自己不能這樣認輸。既然答應要種出有機茶葉,我就不能食言。」

根據佐津子的形容,當時那些「只有苦味與澀味,毫無鮮味可言」的茶,客人們還是很捧場地一直來買。因此北村決定要以實際的行動來回報這些客人的支持。

這樣的劇情,都可以拍成一部電影了。可惜大自然並不會照著人類的劇本走,大量的病蟲害依舊纏著茶樹不放。

「種茶葉最怕的就是炭疽病。茶葉會泛紅枯萎,一夜之間,整片茶園就毀了。我還曾經遇過眼看茶樹就要收成,卻染上了炭疽病。」

曾經不知有多少次,北村先生很想乾脆噴農藥算了,樂得輕鬆。

「可是,有機栽培這種事是騙不了人的。我是跟你說真的。」北村先生只好繼續自立自強,也把日常生活中的智慧應用在茶園裡。

「當我在茶園裡噴醋時,其他茶農都笑我『頭殼壞掉囉』。可是,我們夏天時吃的醋漬品不但對身體很好,也不容易生病呀。除此之外,以前的人拉肚子時不是會吃魚腥草嗎?所以我也試過把它熬成汁,噴在茶園裡。還有啊,接骨草拿來洗鍋子可以洗得亮晶晶,所以我將它來當成消毒用。」

令人驚訝的是,如此大費周章苦心栽種的茶葉,北村先生的茶葉單價,卻依舊維持與他剛開始從事有機栽種時一樣的價格。北村先生非常在乎那些在他最艱苦的時候,依然不離不棄的客人們,所以從沒想過要提高金額。

「這一切都是為了答謝那些長期支持我們的客人,他們甚至比我的家人還重要啊。對我來說,努力種出滋味不輸那些標榜無農藥的名產區茶葉的茶,要比賺大錢更重要。」

負責掌控茶葉滋味的人是佐津子。直至今日,烘焙茶的後製作業,依舊是由佐津子一手包辦。

「不論日子過得再苦,只要開始烘茶葉,我就不再胡思亂想。因為我整個心思都放在這上頭了。用手觸摸茶葉,記住每種溫度下茶葉的香氣,還要一再地試喝呢。」佐津子說。

剛開始北村先生只種植藪,等到能種出滋味不錯的藪北種茶之後,才陸續增加茶樹品種,也以三種不同的品種來混合。同時全家人還不斷地提出見解,交換意見。

烘焙茶葉時,北村家捨棄通用的深蒸方式,透過火候的掌控,創造出別具特色的「專屬北村家的味道」。於是,除了著眼於有機栽培,因為喜歡茶葉滋味而來購買北村茶的人,也慢慢增加了。

北村誠去東京的百貨公司推銷時,有人這樣形容北村家的茶葉:「沒有坊間常見的濃澀與茶腥味,而且有股太陽的味道。」漸漸地,人們都稱呼北村先生的茶葉為「北村貨」。

「我們家的茶有明顯的炭火味,跟我小時候喝的茶滋味非常類似。我不想做當今市面上常見的,只喝得到鮮味的茶。我自己做堆肥,摻入土裡,慢慢地把土壤養肥,最後才終於有了這些茶葉。一點一滴匯聚而成的精華,這正是茶葉的真滋味。」

北村從事有機農法以來,已經過了四十五個年頭。佐津子從茶園摘下茶葉給我看。「葉片長成這樣了。(跟一般栽培的茶葉相比)大了將近三倍呢。看到這種茶葉片,我就知道『終於抵達終點了呀!』」

現在主要是由長男北村誠負責營業銷售等對外的工作,茶樹園則交給了北村正紀照顧,兩位媳婦與孫子也一起加入了製作「北村貨」的陣容。北村家的產品後來也獲頒包括農林水產大臣獎的諸多獎項。平成二十四年(2012年),北村先生甚至榮獲了鮮少頒發給農業項目的黃綬褒章,也承蒙天皇與皇后兩位陛下的當面鼓勵。

「當初聽到(得獎的)消息時我整個人都傻了,一句話都講不出來呢!」北村先生笑著說。接著他又靜靜補上一句:「家人一直是我的心靈支柱。回到家,家人就在身旁,對我來說這就足夠了。」臨別之際,佐津子說的話實在令人難忘:「這樣就很好了。」

BOOK INFO 《都市屋頂上的農夫-在澀谷造田》|太雅出版
農業具有改變人的力量。看著眼前的蔬菜,體內熱血也跟著沸騰!
透過順應大自然的農作、細心栽種的蔬菜,能咀嚼出生活的意義及重要性。接觸農業及農地之後,心境也逐漸變得純淨了。
即使居住在都市叢林裡,也想在住家附近種種菜、吃自己種的農作物,這樣的人世界各地都有。
澀谷農田竟然坐落在愛情旅館街內的大樓屋頂,爬樓梯來到屋頂時,三百六十度的明亮天空頓時豁然開朗,真是個超乎想像的異世界啊。
經過自己思考、自己行動、自己打造棲身之地後,小倉崇的想法漸漸改變。這個曾經只是工作與遊樂的場所,他看待它的目光變得不一樣了。當下,他覺得自己就是個澀谷的在地人。這個意識開始在他心中萌芽。
欲了解更多,請至熟年優雅學院博客來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