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基改行動:二0一二 主婦餐桌戰豆報告
2013-01-01・非基改的推廣與行動
文/張雅雲.企畫部推廣課課長
2012.9喜願大豆特工隊之春秋2年,嘉義東石農友蔡一宏採行人工除草,拔草的阿桑,都說這樣除草,不划算,真傻。(圖/施明煌)
去年(二○一二年)台南分社號召社員籌組「南台灣非基改戰豆小組」,文宣中寫著「非基改戰豆小組將反對基因改造直到世界末日為止」,這決心傳達著社員參與運動的熱情。
一九九八年主婦聯盟確立選擇非基改食物, 推出台灣第一塊非基改豆腐,二○ 一二年合作社更進一步把非基改倡議和產品開發結合,推出非基改大豆製作的本土黑豆漿,以及中秋節的黑豆凸和黑豆月餅,也把運動理念揉入產品開發,讓社員透過共同購買把台灣農業的永續力買回來。
農民教育及無基改農區串連遊說
為深化在台灣推動非基改議題之能量,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綠色陣線協會、台大農藝系種子研究室,共同組成無基改農區運動聯盟,呼籲從消費末端拒用、拒食基改作物,到鼓勵生產前端的農友拒種基改作物,推動台灣成為「無基改島」。
二○○八年起發起台灣「無基改農區」運動,歷年無基改農區的拓展如下:二○○八年與花東生產者銀川米合作,成立台灣首座無基改農區。繼稻米農友遊說之後,二○一○年展開對合作社蔬菜小農的宣導。二○一一年設計無基改農區共同的識別Logo,邀請農友共同立牌串連。合作社的蔬菜農友也響應此倡議,農友申請無基改農區登錄者共計七位。
此外,二○一一年生產者喜願麵包坊繼推動本土小麥栽種,也展開雜糧復耕, 種植本土大豆。負責人施明煌( 總兼)認同無基改農區的理念,邀集大豆契作農友加入,這也是二○一一年無基改農區面積迅速擴增的原因。
二○一二年,加入無基改農區有四百二十三農戶,面積總計七百四十五.七四公頃。而台灣無基改農區運動更於二○一一年獲得民間組織頒發的「學學獎」公益行動首獎,來自外部的肯定也代表有更多大眾也關注此議題。
2012.2喜願小麥契作農友苑裡李信武加入無基改農區。(圖/湯正川)
開發更貼近生活的本土大豆製品
二○一二年主婦聯盟合作社更將目光聚焦在台灣本土大豆的復耕及產品開發。喜願大豆特工隊的農友已有二○一一秋作及二○一二春作兩期收成,秋作的收成部份作為來年栽種的種源,二期黑豆收穫總計約十五至十六公噸,黑豆收成較佳,黃豆遇病害較多收成不如預期。也因收成有一定的總量,合作社必須思考, 如何將這些原料大豆轉化為社員容易接近及使用的產品。
一、原豆供應∼本土黃豆、本土黑豆:
社員接觸的非基改大豆以進口居多,為增加對本土食材接觸的真實感,一部份的黃豆和黑豆以原料豆供應,讓社員自行運用。但發現,社員對於黑豆感到比較陌生,因此合作社也開始構思本土黑豆可行的加工品。
二、台灣第一瓶本土黑豆漿
將黑豆轉化成黑豆漿仍是最方便利用的方式,所以黑豆的加工以本土黑豆漿為主,由生產者名豐協力製造,提供社員第一瓶台灣土本黑豆漿。
三、濃濃豆香味的中秋月餅
除了黑豆漿,產品部也構思在中秋月餅餡料使用本土大豆。本土黑豆沙作為月餅餡料不僅是支持台灣本地食材,也讓黑豆的利用更多元化。二○一二年中秋節月餅禮盒,三款月餅有二支以黑豆為餡料,一支以紅豆為餡料。有別於市售月餅以綠豆和紅豆餡為主,合作社供應的中秋綜合月餅,包括黑豆凸、黑豆月餅和紅豆月餅,限量三千盒預購品不到一個月就達成集結,來自社員的支持也大大鼓舞了農友、生產者和合作社工作團隊的信心。
四、用台灣的大豆小麥來釀醬油
以往豆麥醬油的原料小麥和大豆都得仰賴進口,今年喜願施總兼也送了一批本土小麥、黃豆和黑豆釀成醬油。因為試作量有限,這回協助釀造「喜願白醬油」是平日生產酒醋的嘉農酒莊。歷經半年,日前首批打樣的醬油完成時,沒想到把醬油直接淋在白飯上就自然展現甘甜好滋味。大家開玩笑說,有了這瓶本土醬油, 會愛上吃飯配醬油。
改變餐桌就是行動
如果每天社員家庭的餐桌上開始出現一瓶本土黑豆漿、有一瓶本土原料的醬油, 中秋節買一盒本土的月餅, 大家就共同參與了台灣農糧自給的行動。單一消費者或許覺得無力,當合作社有四萬家庭參與就不容小覷。就從主婦餐桌的戰豆行動開始, 呼應合作社拒絕基改、推動無基改農區的主張。
延伸閱讀:認識台灣無基改農區運動。
喜願白醬油採用本土小麥和大豆釀造,將在一月登場和社員見面。(圖/施明煌)
支持非基改的本土大豆很簡單,如果社員餐桌上也多了一瓶本土黑豆漿。(圖/張雅雲)
原刊登於《綠主張》月刊2013年1月1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