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公平貿易的

2012-05-01・我的最愛 喜願麵包與本土小麥

文/小蘇 插畫/池依林

三月二十四日天氣雨,台北。

今天參加了桃園區解說員培訓的小旅行。雖然期待,自從二○一一年十二月底開始上課以來,同學們每週見面、由陌生到熟悉,隨著不同主題的課程,也讓自己愈來愈了解合作社的精神,人與環境、食物的關係,而今天小旅行著重的主題是─公平貿易(Fair Trade)。

一杯咖啡、一份力量

第一站我們踏進了生態綠OKOGREEN,曾經為大家上過「消費改變世界:公平貿易」的徐文彥先生在門口迎接我們。生態綠販賣的產品是經由公平貿易取得的咖啡。

不說不知道,咖啡豆的交易量僅次於世界排名第一的石油,但是咖啡的價格卻不是農民可以決定的,全世界約二千五百萬的咖啡農僅能賺取微薄的報酬,公平貿易即在於讓農民可以獲取合理的利潤,除了照顧咖啡農及其背後的家庭,並為當地社區建立社區基金,支持社區發展、協助農民採用可持續發展的技術等等,背後有一連串對於土地與環境的影響。

想想看,當我們喝著香醇的咖啡時,咖啡豆是來自哪裡呢?如果因為一杯公平貿易的咖啡,幫助了遠在他方的農友及其家人,這真的是以消費改變了世界。

勞動價值v.s.市場品牌

接著我們走到位於永康街的「地球樹」與「繭裹子」,同樣都是標榜公平貿易的商店。手工布包、各式手工印染的棉織品、手作飾品、遠在不同部落的特色樂器、陶器。仔細看著每樣商品會發現到:用雙手做出來的手感不是用機器快速製作能比擬的。看著繭裹子店內的明信片~一位非洲婦女正用手一針一線縫製布包上的壓線。這樣的布包,與名牌皮包動輒上萬元起跳的價格,哪一個比較吸引人呢?我思忖著活在世界不同角落的女性消費力與不成對比的生產力。

最後一站來到位於西門町紅樓的洋嘎。洋嘎的花布充滿了非洲原始風情,老闆娘同時也是設計師,與非洲當地部落合作生產的花布,在台灣變身為充滿設計風格的服裝,獨特的創意讓人一眼看出非洲味。當下已有同學滿意的試穿。

站出來,支持令人感動的夢想

這場用公平貿易串起的小旅行,讓我發現到原來消費行為可以包含更多對生產者的關心,人與人之間透過金錢而建立的關係不再是冷冰無意義的。看著年輕的老闆們,心裡也有很多感動,兼顧理想與興趣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一定要大力的支持啊!(作者:中壢站社員)

原刊登於2012年05月104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