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子共好田:行動改變觀念

2017-04-01・親子食育

文‧攝影/歐陽惠如‧現任第六屆新竹分社社員代表 插畫/達非設計企劃工作室‧Hui

▲在搬自鄰田的稻草堆上,孩子們展示剛完成的稻草玩具,或躺或坐或滾,有時撿拾幾根稻草把玩,有時追逐互丟笑鬧。

二○一六年二月冬陽露臉,早上八點臺中火車站前聚集著一群孩子,準備自行搭公車前往一個只能用電子地圖定位座標的地方:潭子共好田。這天是潭子共好田與大同國•小花園合辦田裡野冬令營的第二天,一路上都是孩子們嘰嘰喳喳的說話聲,隨著窗外高樓林立逐漸更迭為郊區的矮房工廠,下了公車彎進小路曲曲拐拐,經過一塊又一塊的農地,遠遠矗立著一棟橘色貨櫃屋,稻草人倚靠著屋邊,孩子大叫:「到了,到了!」一整天緊湊有趣的野放行程就此展開。

一群人的農田遊樂場

籌備一個多月的冬令營,強調讓孩子在田野裡邊玩邊學,三天的體驗課程包括香草薰香包、回收鐵罐變身木氣爐、友善農耕、農場運動競技、稻草藝術創作、熱堆肥、環保酵素等等。當天的第一堂課先由負責農業實務的潭子共好田主人胡耿逢示範如何種玉米,手拿玉米苗的孩子們好奇又興奮:「為何要自己種菜?」他說:「因為你不知道買來的是誰種的菜,他怎麼種菜。」孩子又問:「因為我們不認識他們?」他回答:「你說到重點了,所以要找認識的農夫,他不會亂種。自己種或買都可以,自己種比較便宜,還可以學到怎麼種。」給孩子一個適切的環境,觸發思考土地與自己的關係,學習親自解決問題,進而友愛大地,是冬令營的最大目標。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潭子共好田農場一隅,貨櫃屋是農具儲藏室,旁邊種植高麗菜、大蔥及百香萬壽菊。

環境教育活動設計、連結親子社群網絡則由大同國•小花園團隊負責,發起人馮雅蕾在臺中市國小、高中推動「永續Maker」課程,她認為永續環境的觀念必須扎根,大人受限於許多因素而難以改變,孩子的改變卻是迅速的,「訓練孩子思考、動手做對地球環境發展有益的事情,並且落實到生活中,這是觀念性的革命,也融入冬令營中,讓孩子瞭解到,在這塊田裡可以拿到所需,我們與身處的環境是共生的。」例如稻草自由創作藝術課程,講師透過繪本故事,傳遞稻米與人類生活的緊密關係,不僅供作食用、燃料用途,也用來製作生活用品如草帽、蓑衣、草鞋、稻草房,或創意童玩如稻草劍、花環、項圈、動物草偶,不過度依賴金錢購買,玩壞了直接回歸大地。

還有「轉廢為寶」課程,孩子以工作人員事先撿來的廢木材,製作個性名牌,馮雅蕾分享:「自己動手切割、寫上名字,這個名牌就與他有關係, 他就知道他有這個能力, 把一個不起眼的東西變得美好。」也請孩子帶來家中不用的鐵罐,製作燃燒木材的木氣爐,利用二次燃燒的原理,獲得不會造成空氣污染的熱能。透過廢棄物材創造新生命,直接以感受影響觀念,她認為:「若只是教條式教導孩子愛地球,是不會有感受的,唯有沉浸在大自然裡,看到身邊萬物是如此有生命力,他才會去思考要好好愛護地球。」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種植玉米前,胡耿逢為孩子講解植物構造及生長原理,以及耕作工具如鋤頭、鏟子。

接近中午,田間有著孩子們奔跑笑鬧的聲音,田邊一座透明塑膠棚內則有五位工作人員忙進忙出準備餐點。工作人員搬來紅磚,孩子圍成一圈,看著講師示範搭建下方放置燃料、上方烹煮食物的高塔型火箭爐,利用田裡的廢木材、稻草作為燃料,當天食材除了潭子共好田自家作物,胡耿逢專程跑了三個友善農場帶回新鮮蔬果,煮成一大鍋什錦蔬菜湯, 大大地滿足了孩子們。透過一頓午餐,引導孩子思考身處極端氣候時,如何尋找及生產在地能源,而不是倚靠中央式生產及隨手開就有水有電的生活方式。

另一頭塑膠棚內,夥伴們分工挑菜、洗菜、顧火候,胡耿逢擔心下雨風大還買了炊事帳,齊心齊力以「自己的孩子要參加」為標準,努力籌備活動,幾位夥伴更拉著自己的大孩子擔任小隊輔,馮雅蕾分享:「一個人想做事,但常覺得力量有限,想創造一個環境讓人聚集起來。」他們正透過每一個活動,體現著:「聚集眾人之力,讓一加一大於二。」

社群連結生活的想像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透過講師示範搭建火箭爐,孩子們理解不用瓦斯也能煮出美食,而且柴燒食物別具風味。

身為主婦聯盟合作社后庄站社員,胡耿逢清楚看見團結合作帶來的希望。二○一六年六月租下農地之後,嘗試與不同的親子團體合作農耕共學或舉辦農業體驗,不僅僅是提供活動場地,其實是為了實踐心中醞釀許久的計畫:「串聯在地社群力量。」

當農民,為何還要認真經營社群?「之前在逢甲大學圖書館從事數位學習,做了十三年,每天與電腦接觸,拍(數位學習)影片的生活越來越缺少成就感,直到多年前一趟自行車環島行程,發覺自己是大自然的一環,大自然讓我覺得身心舒暢愉快,農夫似乎是能夠生活在這種環境裡的工作。」胡耿逢於二○一三年參加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民學院課程,二○一六年八月離開工作,成為專職農民。目前四分地種植馬鈴薯、玉米、番茄、高麗菜、白蘿蔔及香草作物等等,其中一百廿坪出租予業餘農民。

在農民學院裡學到,農業最重要的是產銷經營,而友善農業的產銷模式不同於慣行農業,必須採取社群經營。二○一五年,他為了臺灣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走上街頭,「空氣這麼差,經濟又不好,這不是該給下一代的環境,我想走出一條與傳統經濟不一樣的道路,籌組合作社,發展社群支持農業。」自行透過社群銷售同樣能支持生活,為何仍要組織合作社?「就是支持這個理念,要農民團結起來。」

據胡耿逢觀察,臺灣缺少一個強大的農民團體,農會良莠不齊,易受政治力影響,改革不易,唯有良性競爭才能驅使其質變,一起變好。參考日本合作社經驗,消費、農業類之間的合作相當緊密,臺灣的農業類合作社太少,因此他積極推動農產運銷合作社,組織臺中地區友善農場,集結社群力量支持,並推廣源自人智學、強調順應宇宙運作法則的生機互動農業。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臺情商農友出借的中耕機,胡耿逢用以解說農耕用途、示範操作及翻土,最令孩子興奮的是能夠近距離觀察與試乘。

潭子共好田起步後,胡耿逢向外尋找社群團體,融合各項專才促成合作。二○一五年認識大同國•小花園,慢慢理解馮雅蕾所推動的樸門永續生活設計,認為人們種植、購買作物皆是求溫飽,供需兩端若是互助就能改變經濟模式,一塊田足以供養一群人;此外希望找回人與人的情感交流、人與土地的生命連結,分享多餘讓彼此圓滿。雙方共鳴於推動永續生活,落實社區共好;最特別的是,皆認同合作經濟,分頭籌組台灣食在安心農產運銷合作社(已於二○一七年二月十八日成立)、共好生活勞動合作社,未來將以潭子共好田為永續生態村的示範基地,以親子為對象推動食農體驗教育,連結學校、社區, 號召大人、小孩成為彼此的「農學伴」;同步建立糧食自主網絡,繪製生產到消費的共好圖像。

共同展開的第一波活動是二○一六年十一月的「來種馬鈴薯工作坊」,孩子們親手種下馬鈴薯,直到二○一七年三月成熟期,邀請他們回來協助採收。胡耿逢發現:「年幼孩子的父母對環境的警覺性較高,會多花時間煮給孩子吃,也較有動力帶孩子來參加這類活動。」除了持續舉辦冬、夏季營隊,也計畫於週末開設為期兩天的體驗課程,讓孩子有個長期固定接觸農田的場域;並規劃食農小旅行,將市區居民帶到農場,直接認識農民;以及增闢一小塊水稻田,親身體會插秧與收割的農作辛勞。讓腳踏土地的柔軟,成為孩子生活記憶裡的美好。

生活中體驗生態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農場運動競技中,孩子們分組進行馬鈴薯接力、丟木棍及生態池投擲石塊比賽,學習團隊合作,體驗大地遊戲。

農業往往為求大量生產而對土地及資源過度壓榨,因此潭子共好田推行的友善農耕以復育土地為核心,一邊生產照顧人所需的食物,一邊照顧土地上的萬物。為了永續照顧的初衷,透過社群協助耕作、購買農作、參與活動,讓農民有安穩的生活,生產好的作物。規劃中的永續生態村概分為七大區,包括「工作屋」、「體驗廚房」、「生態廁所」、自給自足的「食物森林」、保障農夫生計的「經濟作物區」、「資材區」、貯存水資源的「生態池」等等。未來將建置一組總計約十五坪的貨櫃屋,可供住宿休憩、上課、工作、展售、烹飪及用餐,其中體驗廚房讓短期住宿的旅人能夠在農場裡摘取作物及烹飪,體驗真實的農耕生活。一組完善的貨櫃屋需要二、三十萬元,因著人力與經費的侷限,預計逐年逐步建置完成。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