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青農攝影師 用創意翻轉農村價值

2022-08-07・社內大小事

文‧照片提供/黃名毅

《綠主張》月刊特約攝影師黃名毅,以影像創作紀錄農業場景,返回故鄉種植小番茄、並跨足農產品產銷、農業創業諮詢,走出多條斜槓路。想用不一樣的方式為農村注入活力,一定要來看看他的故事。
 

返鄉務農 心理卡關

我2002年在台南讀完大學後,留在當地做業務銷售的工作,累積了一些業務的經驗。但幾年後工作疲乏,回到家鄉嘉義朴子,一方面跟家人輪流照顧生病的阿公,一方面全家決定將家裡的水稻田改種植高經濟價值的作物──溫室玉女番茄。其實我們是完全外行,完全靠在鄉下從事農業生產,經驗豐富的叔叔嬸嬸義務指導我們種植、管理、採摘及出貨等知識。

一開始不太能適應鄉下生活,小時候爸爸要我們努力讀書,不要務農,所以走到回老家務農這一步心底是非常掙扎的。前兩年收入也很慘,因為沒有經驗,加上我們太過樂觀,以為把番茄種好就能賣好,到了拍賣市場,看到價格比想像低很多,覺得十分訝異,與我們認知的差異很大。朴子的農地大多是傳統慣行種植水稻,部分田區配合農委會產銷履歷政策,但算是少數。我種植小番茄時曾進修一些相關課程,當時也主動加入產銷履歷驗證,以及採不用藥的觀念,只是與家人一起種植,在種植理念、帳務及分工方面觀念不同,時常發生爭論,狀況實在不是我自己可以掌控。
 

相機成為務農的出口

那時候臉書正當紅,我又喜歡往外跑,想說不然拿相機記錄分享自己的務農生活,也可以加減推廣家裡的小番茄。於是我每天工作空檔就拿著相機東跑西拍,記錄自家小番茄種植過程,也記錄家鄉附近的田園風景、人物、種植生活;也與農友交流我不懂的田間知識。邊拍照邊進行網路銷售及宅配的工作,過程中其實是非常辛苦的,幸好家人還算體諒我,讓我做我想做的事情,我也漸漸從興趣業餘拍攝到可以有一些兼職收入。
 
要怎麼讓番茄賣得好呢?不是只有種得好,還要學習行銷。
2016年我參加國家地理頻道的人像組攝影比賽榮獲第二名,是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當時採訪邀約不斷,也受邀講課,也是在那時有機會到主婦聯盟合作社總社分享攝影技巧,並與合作社結下長久的合作緣分。
 
黃名毅在培訓課程中講述手機戶外拍攝技巧實務。

青年回鄉創造機會 扭轉農業弱勢角色

實際務農的這幾年,我對於拍攝對象的處境更能感同身受;農友們遇到的產銷困境、難以克服的天候因素、或是外在政策等等影響讓他們更顯弱勢。我回想起自己一開始賣番茄時被市場低落的價格嚇到,也注意到傳統農民大多以生產為主,只能依靠拍賣市場和通路業者銷售,其實非常被動。因此,我想透過宣導農業政策例如產銷履歷、食農教育或是爭取農業相關補助等作法,幫助農民獲得更多提升品質或知名度的機會,藉此打開更多元的通路或合作。
 
黃名毅的鏡頭下,農村勞動的美感躍然紙上。
這兩年,因農委會的補助案,我協助了近50 位的農友、產銷班或合作社。近幾年地方創生議題方興未艾,我希望多一些年輕人回來鄉下,把他們在外面所學的經驗帶回來,為地方帶來不一樣的做法;主動創造更多機會,而不只是回來找尋機會。更重要的,從我自己的經驗中,我也希望能讓回鄉的年輕人了解,如果是一份事業,需要有計畫,有專業,有未來性。農業不應該只能「被幫忙」,不能永遠只靠說故事做銷售,不是只能當弱勢,應該要更積極運用新科技、智慧農業,或是專業經營管理思維來規劃農事業。
 
農村職人用全身之力成就的手作堅持,圖為手工蒸籠製作。

孩子,希望你以農夫爸爸為榮

農民在社會上時常被以低估的眼光看待,其實社會的價值觀是需要改變的。2019年,我在家鄉成立「幸福肥整合行銷企業社」,除了拍攝、影片剪輯,還有活動執行企劃,包括影像課程、創業輔導、媒合資源,以及產品開發行銷等。我曾連續三年擔任農委會培訓計畫攝影講師及輔導師,也因執行台北市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地區亮點產業計畫,把朴子及週邊鄉鎮的農友集合起來,成立了「硬漢農作」品牌;目前也在籌備小榕光農產電商平台。

二年前女兒出生,我希望可以給小孩正確的觀念,包括不要浪費食物、重視環境生態,從這些很基本的觀念出發。有了好的環境,不管是對農人或是生態,我們努力做的事情才有意義及永續的可能。


(首圖圖說:黃名毅從農村影像出發,希望藉由多元的方式協助農民找到產銷出路。)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