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各種面向「食衣住行」,透過食物串連生活的大小事。
「責任消費與責任生產」是主婦聯盟合作社秉持的初衷,產品開發不只關注食安,更慎選包材;合作社不斷嘗試化廢為用,從2+5實驗到蔬果膜袋回收,探尋循環經濟的各種可能。
2013-03-31 生活提案 支持本土農糧
合作社從今年開始,將號召社員、找回「單品集結」的共同購買精神。稻鴨米是首先登場的主力產品。我們請到了住在宜蘭冬山的廖德明為我們就近觀察與紀錄稻鴨米的生產過程。...
2013-03-05 生活提案
水佔人體比例七成, 構成我們生命泉源的基礎;地球的水覆蓋面積約七成,其中近八到九成為海水,可直接取用的淡水僅佔兩成,若納入極端氣候與人為汙染因素,可用水將更少,因此水資源分配與安全攸關人權與環境...
在之前專欄中,我談到了媽媽病中身為家屬的我們的一些心情轉折。從那些分享中可以發現,照顧生病的家人,除了體力勞累,還有沉重的情緒負荷。這時,只靠家人的分擔是不足的。...
近年來,台灣乳癌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在二○○六年的調查報告中,九.三%為二十到四十歲的病友,這時候正是芳華正茂的年紀,身為人妻或為人母,乳房的存在更成為姐妹們生命的重要印記,她的意義不可言喻。但...
2013-02-05 生活提案
四年多前, 當主治醫生告訴我要做切片檢查時,我彷彿穿越時光隧道回到了十七年前,陪著母親到醫院為她乳房的腫瘤做檢查,同樣這位醫師一副嚴謹表情,透露幾許擔心的眼神,一樣的也是要為母親做切片。十七年後...
二○一二年是「食」在不安全的一年:三月爆發H5N2 禽流感,撲殺了近六萬雞隻;六月衛生署公告要修訂「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汙染安全容許量標準」放寬銫含量,幸好經過一連串行動而中止;七月美國牛肉在強...
米袋等於是做生意的重要容器,當時物資缺乏,壞了就得自己補,沒有新的。芳瑜依稀記得裝白米的布袋,是用三層的棉布所製成,母親覺得布袋很有用處,就將不堪用布袋裁製成抹布。芳瑜仍用著這些棉布,蒸麵包、蒸...
《復古食材潮料理》是一部關於日本山形縣當地原生種農作物種植與保存的紀錄片。影片當中主要分成兩大部份,包括當地物種介紹與種植過程、以當地食材為料理,並且探討「為什麼這些農作物會瀕臨滅絕?」、「如何...
快過年了,最近和夫婿討論要去哪兒走走。為了孩子的教育,我們的經費有限,而且我們一向覺得台灣都玩不完了,不急著往國外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心想,這不正是最適合我們的旅遊指南嗎?...
購物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