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現代社會需求 合作社的復興之路

2020-12-28・合作聯合國

文/洪敬舒‧台灣勞工陣線研究部主任  圖片/ Shutterstock

關於合作社,普遍聽到的疑問是「這麼好,數量為什麼這麼少」。這個問題不只反應當前合作事業的現狀,也直指合作社跟上社會步伐的必要與迫切性。因此,復興合作社的最優先目標必須是促進社會理解合作社的現代意義與功能,才有機會為增加組織與社員數量撐出空間。

超越需求服務 重思社員共同所有

傳統認知中的合作社是由共同需求所產生,以致談論或介紹大抵不離「合作社能為社員做什麼」,突顯以服務社員為主體的合作關係。然而,以現今市場的多樣與多元性,能夠提供服務的管道眾多,只重視滿足需求的合作社不易形成區隔。況且個人需求會變動,只依靠需求將無法維持穩定的社員關係,而且需求也會被誤解為「要求」他人提供服務,以致原應同質的社員權利義務及責任流向由他人承擔,形成「我們、你們、他們」的內部分化。

只建構在需求層次的合作社,內部將無法維繫長期及穩定的合作關係,因為合作社充其量只是一種協調集體行動的工具,真正的組織靈魂是社員,若社員集體將自身視為使用者,無法產生參與決策及運作的意願。所以復興合作社需要重新理解合作社的現代價值,使社員脫離「使用者邏輯」,轉而重建「所有權人觀點」,也就是「共同所有」的集體意識,才能在權責一致的關係中形成合作行動,集體思考組織發展如何符合現在與未來的共同需求,如此一來,內部才會生成長期且穩定的利他主義。

合作社必須具備市場生存能力,並切實履行合作社七項原則,才能創造出有
別於資本主義的多元選擇。

面對市場 創造資本主義的另類選擇

復興合作社不能不思索市場的必要性,從歷史脈絡來看,合作社原本就是從社會需求中誕生的市場產物。在社會及商業保險尚未出現的年代,合作社以互助式保險的組織型態有效降低個人的意外風險;工業革命時期,礙於物資取得不易,以共同採購的消費合作社成為勞動者自保的主流行動;跨入二十世紀,拜全球化之賜,發展巨輪轉到了農業生產與包括信用合作社在內的合作金融,不僅歐洲的農業合作社出現大型化乃至跨國發展,信用消費的擴張則讓遭到金融市場排除的弱勢者得到了信用資本,可見合作社的發展機會一直跟隨社會需求而進化。

合作社的市場關鍵不只是發掘需求,還必須符合定義中的「enterprise」(企業)身分,也就是具備市場生存能力,才能在穩定狀態中創造出有別於資本主義邏輯的多元選擇。所以必須有更多合作社獲得市場成功,才能搏得社會認同,但是只有市場成功並不代表合作社的復興,還必須能在商業市場中切實履行七項原則,也就是實踐市場與民主的雙重成就,才足以稱為合作社。

原則是所有合作社不可妥協的共同責任,也不是任憑挑選的口號,正如學者Daman Prakash主張「應該要評估合作社如何堅持整體原則」。七項原則分開來看,是逐一檢驗合作能力的指標,但透過整合性理解就是解決發展難題的重要工具。例如所有合作社都面臨到的資本困境,若能有效結合運用第五、六、七項原則,合作社就有機會開拓出三種資源管道:從強化社會宣導中增進社會信任感,有助於開拓市場(原則五:教育、訓練與宣導);從緊密的社間合作之中發展出相互扶助的合作融資(原則六:社間合作);一旦能夠發掘並穩定滿足社區需求,社區就不只是合作社服務的使用者,還能夠轉身成為更多合作社的育成基地(原則七:關懷地區社區)。

社運連結 支持地區再興合作運動

社會渴望一種可同時滿足分配正義與民主參與的新型態組織,若我們相信幾個人的合作行動可以形成集體的增權,同樣的數個組織的聯合也必定可以建構出強大的市場網絡。

合作的優勢不僅覆蓋成員,也包含社區經濟的建構,但是過往的合作運動只專注在單一組織的發展,而忽略了外部的社會變化,以致錯失從社會結盟中凝聚運動能量的契機。當代的社會運動普遍擁有青年化、在地化與多元化趨勢,這些特質與合作運動的發展路徑完全一致。因此合作運動的機會之窗,除了強化社間合作與社會宣傳,還必須轉軌為社會改造運動的參與者和支持者,並且展現出有別於其他組織的社會能力,例如輸出民主對話的團結概念與實作,協助各種社會運動強化內部參與式民主。

合作的根本性力量來自於自立產生互惠,合作社的復興力量也必定是如此。唯有重塑價值認同,符合現代社會需求與功能。也唯有如此,合作社才有機會由小而大的自立實踐中形成網絡化的合作運動,重新被看見與理解,成為市場認同、接納與運用的選項
 
洪敬舒,現任台灣勞工陣線研究部主任,長期關注勞動貧窮、合作組織、團結經濟等議題。相關研究請搜尋〈貧窮經濟研究室〉
※ 本文不代表本社立場。本單元歡迎投稿,共同深化合作社的內涵與實踐。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