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食的社區實踐: 香港職工盟的食德好
2018-09-01・減塑減廢
文.攝影/張正揚.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校長
距離台灣飛機航程一個多小時的香港,是國人再熟悉不過的國際都會。若問起國人對於香港的印象,除了港星港劇之外,可能就是高樓、商城和海港等意象。然而,你能想像嗎,香港的綠地覆蓋率竟有七成!
在英國殖民時代,出於戰略考慮,港府讓香港維持了一定農業生產規模,在一九六○年代之前,香港本土蔬菜的自給率甚至能達到三○%;然而,也是在六○年代,香港做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同時間,經濟產值取代戰略考慮,農業的價值開始受到貶抑。經濟發展導致人口激增,在農業重要性一路下滑的情況之下,開發農地做為新市鎮的行動一波一波湧來,蠶食鯨吞,終至農業全面棄守。二○一五年,香港蔬菜的自給率只剩不到二%,稻米的自給率更在一%以下。香港的糧食雖然幾乎全面仰賴進口,但是香港人每天丟掉的垃圾中,卻有三分之一是食物廚餘,這是極大的反諷。面對這樣的情勢,香港的社會如何回應?
金融海嘯後的食物減廢行動
二○○九年前後,香港遭逢金融海嘯衝擊,嚴峻的物價上漲,對許多開支勉強平衡的勞工家庭經濟平衡造成破壞;同時間,大量堪用的食物棄置,佔據各種儲放空間,增加了處理成本。香港職工會聯盟的職工盟教育基金,於是在二○○九年發起「食德好」食物回收計畫,以「減廢(Low Waste)、低碳(Low Carbon Footprint)、互助(Local Network)」的模式,進行減廢和資源再利用,希冀能改善香港社會食物等資源浪費的問題,且讓任何階層的人都能夠「食德好」(食得好)。「食德好」計畫目前在大埔、元朗及葵青三區,各設有一處食物回收中心,這是香港第一次有組織,且是勞工組織有計畫地關注食物浪費和再利用的問題。
「食德好」計畫的回收成員,在週一至週五的工作日,前往大埔、元朗和荃灣區的市場,向菜販回收賣未售出的蔬果,向生產商、批發商及零售商回收未售出或即將過期的餅乾、麵包等食品,經過檢查和分類,直接烹調以團膳處理,或轉贈給區域內的弱勢族群。檢查後無法食用的食物,如腐爛的蔬果,則運送到有機農場做堆肥。剛開始執行的時候,由於這是一個前所未聞的行動,食德好的計畫成員面對店家的冷漠和種種質疑,但他們以最大的耐心,長時間累積互動,最終慢慢爭取到各個店家的認同,並發展出支持計畫的網絡。
兩種食物回收再利用模式
我在不同的時間分別造訪了職工盟在大埔和葵青(石籬)的培訓中心,正好認識到兩種不同的食物回收模式。二○一二年十月,我前往大埔,在當時職工盟組織幹事麥德正和食德好項目主任吳圓珠的解說下,見到大埔培訓中心的夥伴如何對待剩食。他們將市場內回收的生鲜食物,挑選出可以使用的部分進行烹調,提供給職工盟培訓中心的失業學員以及低收入人士,讓他們只要以極低的價格,便可飽食健康又美味的一餐,降低了外出用餐的負擔。那次參訪的午餐,我也跟著大家一起享用了來自「剩食」所烹調出的「盛食」;未烹飪的可食用品,則轉送給有需要的機構。
二○一六年八月,我和新化、北門等台南農漁村社大的工作者,前往石籬,受到組織幹事李凱和食德好項目經理袁德志的接待。參訪當天上午正好有一場食物派發活動,只見時間一到,許多老者陸續來到。食德好的回收食物,必須以會員身分領取,會員則都是弱勢族群,包括低收入戶、身障人士、高齡長者和機構轉介等四種對象,派發時將食物分裝在印有「減廢,低碳,互助和食德好」等字樣和號碼的環保袋以方便帶回,每一戶限額兩名,現場隨機抽號領取,菜量則視前一天的回收量而定。
除了食物回收,食德好也推動各種資源的回收再利用,以及積極舉辦各種學習活動,邀請社區居民關注剩食和環境問題,建立民眾珍惜食物和資源的態度。除了義工,食德好也雇用當地的基層勞動者回收食物,希望透過菜販、食物捐贈者、受惠民眾,以及食物回收工作者,一起建構惜食互助的社區,具體實踐低碳生活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