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保育與消費雙贏 嘉義縣友善諸羅樹蛙蔬果生產合作社專訪

2024-12-17・合作聯合國

文、攝影/謝文綺 照片提供/嘉義縣友善諸羅樹蛙蔬果生產合作社

國際慢城認證的嘉義縣大林鎮,擁有面積數一數二的烏殼綠竹筍林地,經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委託莊孟憲老師的團隊調查後,發現是二級保育物種諸羅樹蛙分布的熱點,但竹林要有一定的條件,才能夠成為樹蛙適合繁殖的地方。因此團隊與有意願的筍農們共同試驗規劃,在111年正式推出以保育諸羅樹蛙的角度來管理竹林的四點原則,符合的筍農就可取得「諸羅樹蛙友善棲地標章」。
 
諸羅樹蛙友善棲地標章。
農友們比出諸羅樹蛙手指姿勢,傳達出與樹蛙共同開創美好未來的願景。

集結眾心 孵育一片蒼翠

取得標章的條件如下:
維持林下落葉層,提供諸羅樹蛙合適的產卵環境。
維持竹林鬱閉度,讓諸羅樹蛙更容易在竹子間移動。
定期灌溉或挖鑿水池,維持足夠的積水區域讓諸羅樹蛙繁殖,讓蝌蚪長成小青蛙。
調整竹林翻新頻率或方式,降低干擾頻度,或留下部分竹林作為諸羅樹蛙們的避難所。

此外,在農產品的檢驗上,以農藥零檢出為基礎,鼓勵農友配合綠色保育標章、有機、產銷履歷等,逐步促成農友轉型。

當時第一批取得資格的共有12位,其中部分筍農已擁有自己的品牌,沒有賣掉的才交給盤商。營運個人品牌的林勝瑋覺得,不如集合這些取得標章、品質優良的烏殼綠竹筍,用共同的通路來販售,因此串聯認同的筍農,在112年4月創立「嘉義縣友善諸羅樹蛙蔬果生產合作社」,目前標章成員已有26位。

擔任首屆理事主席的林勝瑋笑說,當初是因為孩子陸續出生,覺得原本的工作無法負擔日益沉重的家計,決定回來接阿公傳給爸爸的竹筍園,想說靠著自己拚一點,應該可以養家活口,當時雖然採取慣行農法,但已經盡量減少化肥施作與噴灑農藥。
 

農友與生態的共好圓舞曲

108年林勝瑋聽了「蛙趣自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主辦的諸羅樹蛙保育講座後,接受相關的生態資源調查,才知道從前家裏筍園雨後鳴聲震天的「雨怪」(hōo-kuài),不只有特有種諸羅樹蛙、面天樹蛙、史丹吉氏小雨蛙,還有布氏樹蛙、小雨蛙、虎皮蛙等蛙類,讓他毅然決然轉型做有機。

剛開始病蟲害滋生的狀態難免引起父親的擔憂,但在林勝瑋口中的貴人─農業部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斗南分場長黃瑞彰一路協助下,調整土壤、引進有機資材防治,成功讓有機竹園的產量,高於慣行竹園!五月時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特地到他的田區,辦理烏殼綠竹筍友善栽培管理技術示範觀摩會,林勝瑋特別告訴與會農友,今年不但產量增加,且特級筍比例提升。所以友善保育諸羅樹蛙並不會讓產量銳減,造成農業收入與生態保育的兩難。

這樣的成果也鼓舞了合作社夥伴,有信心持續投入,截至九月為止,調查數據顯示共守護了近千隻的諸羅樹蛙。合作社吳勇成經理表示,今年立案登記的一週年時辦理了記者會,宣告全台唯一樹蛙生態品牌合作社推出「好嘉筍」生態品牌,讓民眾品嘗鮮美的烏殼綠竹筍之餘,同時認識竹林中的綠色小精靈─諸羅樹蛙,以及一群熱心於生態保育的農友夥伴。
 
把握機會介紹孩子認識臺灣特有種諸羅樹蛙,讓保育的觀念從小紮根。
進一步在市場亮相,他們進駐無印良品,推出巡迴快閃活動,專櫃上放合作社產品,同步進行食農教育,教導民眾如何剝筍殼與烹煮;另外,烏殼綠竹筍也成為圓山大飯店指定入菜,以及台南晶英酒店「山土地海—永續島嶼餐桌」活動食材;他們頻頻受邀,出席各種友善農業的市集,展售「好嘉筍」、竹筍香菇粥、竹筍香菇調理包,而十月份更是進軍日本樂天市場線上通路。
 
無印良品快閃活動,教導民眾如何剝筍殼與烹煮。
透過在無印良品巡迴快閃專櫃的好嘉筍試吃,與民眾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傳達守護環境的用心。
理事主席自我調侃說:「別的單位這時候都是少量出貨、照顧竹園,我們卻是忙著到處亮相推廣產品。」而經理也笑咪咪地補充:「這是要和消費者多連結,為明年的銷售打下基礎啦!」
 
林勝瑋理事主席(右) 與吳勇成經理(左) 笑容滿面地展示好嘉筍、竹筍香菇粥以及可愛的諸羅樹蛙布偶等周邊產品。(攝影 謝文綺)

不失初衷 引領友善前行腳步

回首來路,林勝瑋堅持合作社的鮮筍包裝內絕不添加保鮮劑,多少限制了銷售的廣度,但這讓人更珍惜每一口清甜的好嘉筍。理事主席和經理不約而同地呼籲:「消費者最直接的行動,就是用新台幣下架合作社的產品,把關的就交給我們。」相信在友善諸羅樹蛙蔬果生產合作社的努力下,必然能帶動更多的農友加入保育的第一線守護行列。
 

 諸羅樹蛙數字密碼 
諸羅樹蛙為台灣特有種,由於在嘉義縣採得標本,所以採嘉義的舊名「諸羅」命名之,其棲息的地點都與人類農耕有關。


❶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
❷繁殖季節3月~8月底
❹夏天時卵粒經3~4天孵化成蝌蚪
❸卵粒直徑2.5公釐
❺每次產卵約400個


(引用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首圖圖說: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於林勝瑋理事主席田區,辦理烏殼綠竹筍友善栽培管理技術示範觀摩會。)


文章留言